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莎多伏(Setoff)对水稻安全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进行了莎多伏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插秧田和直播田20%莎多伏水溶性颗粒剂用药量150-450g/hm^2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在安全性上,用药量250g/hm^2时对水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现有稻田近1700万亩,其中化学除草面积在98%以上,两次以上施用除草剂面积超过30%。可见,化学除草在水稻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长期使用某些除草剂和水稻耕作方法的改革,使稻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演变,过去的杂草防除体系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放必须建立与当前水稻生产相适应的新的除草体系。1稻田杂草群落的演替杂草群落的变化受耕作方式、灌溉条件、防治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50年代后期开始稻田使用除直剂,使敏感性杂草明显减少,而抗性杂草却大量繁延。耕作方法的改变,对杂草影响也很大。过去,稻田多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邯郸地区蟋蟀发生严重。1985—1987年,每m~25头以上的农田在200万亩以上,一般20—50头,高者在300头以上。优势种为油葫芦、棺头蟋和姬蟋。若虫期为害禾谷、蔬菜等幼苗,严重地块可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成虫还为害作物的蕾、花和果实。为寻找取代六六六防治蟋蟀的农药,笔者于1986年7月中旬(若虫二至四龄期)在曲周县的张庄、油贺和麻庄村的玉米田,用E605、溴氰菊酯和甲胺磷等,分别以毒土、喷雾和毒饵等方式进行药效试验,前2种药剂效果极差。1987年同期,又以甲胺磷等3种药剂进行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见表)。试验小区面积0.5亩,3次重复,药后5天根据残虫量计算防效。 相似文献
7.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研究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LD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99,标准偏差为0.08.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进行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重要结构参数,建立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以对该类新化合物的LD50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9.
23%满穗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 (shirai)S.]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秆”"花脚秆”"烂脚瘟”等.近年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宁安市、海林市、肇东市、肇源市、哈尔滨市等南部稻区大面积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hm2,危害十分严重.纹枯病主要影响水稻灌浆,一般产量损失6%~25%,严重时水稻植株倒伏,产量损失50%以上.目前生产上防治纹枯病的常用药剂5%井岗霉素水剂,在黑龙江省已经连续使用近10年,药效不稳定,另外5%井岗霉素水剂冬季储存不方便.故生产上急需新的对水稻纹枯病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经试验、示范证实:快杀稗25%SC每hm~20.8~2.5l于稗草2.5~3.5叶期喷雾法施药除稗速度快,效果好,较快杀稗50%WP活性高,对水稻安全,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