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两种纯合中芥酸基因型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从中国高芥酸甘蓝型油菜品种华油8号与加拿大无芥酸品种Altex杂交的后代中,分离和鉴定出了两种不同的纯合中芥酸基因型,它们在一个基因座位上具有纯合的有芥酸基因E.在另一座位上具有纯合的无芥酸基因c,其基因型组成可分别用E_AE_Ae_Ce_C和e_Ae_AE_CE_C表示。二者的芥酸含量均为27%左右,基本上等于双亲的平均值。这两种基因型的杂交后代和回交后代的分离结果表明,其遗传行为与无芥酸和高芥酸杂交后代的结果相同,这再次证实了芥酸的遗传假说,同时也证实了这两种基因型的遗传组成。文后讨论了这两种基因型的可能用途。  相似文献   
2.
秋水仙碱处理油菜离体小孢子的染色体加倍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秋水仙碱对52份甘蓝型油菜品系(种)和它们的杂种离体小孢子的单倍体二倍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花药中分离出的单核晚期小孢子接种在含10-800mg/L秋水仙碱的NLN液体培养基中处理16-90h后转入无秋水仙碱的相同培养基诱导胚状体。结果表明,用10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48h,10份材料的双单倍体植株变幅为37.10%-90.12%,平均为65.44%。50mg/L处理48h的8份材料是48.72%-97.81%,平均88.86%。100-800mg/L处理16-48h的试验,多数加倍率在90%-100%之间。但该处理药用量大,费用高,而且对小孢子毒性大,胚状体再生率低。试验还表明,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诱导的二倍体植株所产生的花一般均能结籽,带有不孕花的嵌合植株极少。用秋水碱处理水孢子再生的植株的根或芽所产生的二倍体植株多是可孕和不孕花共生的嵌合植株,自交后产生的单株种子很少,难以达到遗传和育种所需的群体量。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遗传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华油8号×Altex)正反交 F_1、F_2、回交一代以及相应的杂交亲本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研究了芥酸、廿碳烯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遗传以及这几种脂肪酸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中的芥酸、廿碳烯酸和油酸含量都是由胚基因型决定的,这三种脂肪酸含量受到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4.
以显性核不育基因Ms为异交媒介,用75个具有期望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甘蓝型油菜育种材料,配制了含有12种细胞质类型的杂交组合,将这些组合在隔离条件下随机交配2次,合成了供轮回选择用的基础群体。随机交配群体各代有约40%的不育株。群体内稳定的低芥酸基因型频率表明,各代个体间随机交配是充分的。基础群体的可育、不育亚群体间单株种子重和品质性状存在差异。首轮对品质性状的选择进展明显。S1家系评价表明,C0群体  相似文献   
5.
油菜多室角果是一种高产相关性状,本研究对桑日白油菜(srb)多室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性状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具有稳定的多室角果表型,单株多室角果比例为94.7%~100.0%,每角果平均3.5个心皮。遗传上srb突变体中的多室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比较测序分析发现, srb中BrCLV3基因的CLE motif中存在一种新的单核苷酸突变(C/G),可导致其保守结构域的第12位组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将该位点命名为Brclv3Asp12。利用SNP标记进行分离群体的鉴定,证实Brclv3Asp12中的C/G单核苷酸变异与多室表型共分离。转基因互补测验和体外多肽的处理试验进一步证实,该材料中控制多室性状位点Brclv3Asp12突变导致了CLV3多肽活性的减弱,是形成多室角果性状的原因。本研究初步阐明了白菜型油菜srb多室性状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7.
踏上距德保县城区约200米的峒奇村对面山坡上的盘山公路,不少人会问:这条公路通往何村何屯?国家投资多少钱?知情人回答:这条公路并非通往哪个村屯,是开往一个家庭办的林场,国家和集体都没投资一分钱。这公路从那胜村旁到该场场部总长1.5公里,路面宽3米,可通行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是一位今年67岁高龄的退休工人,独自一人利用4年时间开掘的。他就是德保县东关乡百胜村龙胜屯的“当代愚公”———韦兴文。身高1.6米左右的韦兴文,身体结实,看不出已有67岁的高龄,是德保县公路局退休工人。他退休不退劲,继续发挥自…  相似文献   
8.
以相对发病率和相对病情指数(RDI)为指标,比较了三轮半姊妹(HS)家系和全姊妹(S1)家系的油菜菌核病抗(耐)性水平。病圃诱发(菌丝体喷雾)条件下,HS家系群和S1家系群的平均RDI为116.8 ̄172.2,家系间RDI变幅为40.2 ̄408.5。在96HS和96S1家系群中分别有30.6%和39.0%的家系RDI小于100,其中有些家系的病情指数仅为抗性对照的40%。单株表型选择可为选择提供较  相似文献   
9.
以相对发病率和相对病情指数(RDI)为指标,比较了三轮半姊妹(HS)家系和全姊妹(S1)家系的油菜菌核病抗(耐)性水平。病圃诱发(菌丝体喷雾)条件下,HS家系群和S1家系群的平均RDI为116.8~172.2,家系间RDI变幅为40.2~408.5。在96HS和96S1家系群中分别有30.6%和39.0%的家系RDI小于100,其中有些家系的病情指数仅为抗性对照的40%。单株表型选择可为选择提供较大的变异基础,但以HS和S1家系病害鉴定为依据的选择,能更为显著地改善群体抗性水平。相同年份田间和病圃条件下的RDI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年度间RDI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草甘膦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广谱性除草剂,目前我国还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草甘膦油菜品种。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油菜下胚轴遗传转化方法,将新型抗草甘膦基因I.variabilis EPSPS转入甘蓝型油菜品系J9707中,获得了126株阳性转化株,阳性率为97.0%。这些转化单株中的T-DNA插入以单拷贝为主(占44.8%)。通过反向PCR确定了EPS-2、EPS-6和EPS-7等油菜转化体中T-DNA插入位置,并设计转化体特异性引物对它们的T0~T3代材料进行检测,证明了它们的T-DNA在基因组水平上整合的稳定性。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分析证实,I.variabilis EPSPS转基因及其蛋白产物在各转化株系不同世代能够稳定表达。苗期进行不同剂量的除草剂喷施处理发现,EPS-1、EPS-2、EPS-5、EPS-6和EPS-7等株系可耐受4倍田间推荐使用剂量的草甘膦。本研究所创建的新型抗草甘膦油菜种质资源将为我国抗除草剂油菜品种培育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