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日泰优质稻米的外观及食味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中国、日本和泰国有代表性的6个主栽水稻品种,对其稻米外观、食味特性值和品尝评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国家的稻米品种间在外观、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蛋白质含量和淀粉糊化特性值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直链淀粉含量和最高粘度、最低粘度以及最终粘度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但与崩解值以及消减值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食味品尝评价方面,中、日、泰3国稻米除硬度外,米饭的外观、香气、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值均存在显著差异。日本"越光"稻米品质综合评价为最优,中国"稻花香"、"隆粳香1号"和"津川1号"稻米品质其次,而中国"津原45"及泰国"Hom Mali105"稻米品质处于第三档次。对中日泰代表性稻米品质的综合评价为水稻品质育种及稻米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微博、移动电视、云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方式出现多样化趋势,当今社会传播环境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的广泛应用使传播成为日常生活状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作用、网络即时性传播对传播界限的模糊,信息效用的最大化都为社会的传播效率及社会组织结构提出了不小的压力,这实际上暴露出技术理性与社会环境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4.
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具体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系统评价了1997~2002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所产生的各种不利与有利影响,并对未来5年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从而为制定减轻土地利用规划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综合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变化与效应,为制定低碳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灰色理论和生态承载系数,利用1980—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个县区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强度变化及效应。[结果] ①碳排放变化量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其中,建设用地与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为0.95。②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净增加了5.24×107 t,增幅625.43%。建设用地面积以年均4.42%的速率增长,碳排放量增幅达2 385.85%;草地面积减少了2.95×105 hm2,碳汇量减少了5.80×104 t;林地对碳汇的贡献超过75%,且随林地面积的不断增大而增加。③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以年均0.25 t/hm2的速率增大,中度及以上等级覆盖面积逐渐增大,在空间上形成沿黄城市碳排放强度高于中、南部的分布格局。④宁夏各县区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空间差异明显,碳生态容量表现出北弱南强的分布格局。[结论] 1980—2020年宁夏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逐渐增大,北部沿黄河各县区碳生态容量逐渐减小,中南部县区碳生态容量增大,但减排压力较大。建议优化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增加混交林面积,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青海云杉林、油松林以及油松和山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每种林分内设置去除凋落物、自然状态和加倍凋落物3种处理,采用LI-8100A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混交林、油松林林内和林窗土壤温度月动态在不同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同一凋落物处理下均成极显著的月际性差异(P<0.01)。在不同凋落物处理下,林窗的土壤温度均大于林内。3种林分林内、林窗土壤湿度在各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同一处理下存在显著的月际性差异(P<0.05)。3种林分林窗在3种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成极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P<0.01),3种林分林窗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之间成显著的线性关系,3种林分在不同处理下双变量模型的解释度均较高,且土壤温度、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共同作用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大于土壤温度或土壤湿度单个因子。青海云杉林、混交林、油松林3种林分去除凋落物、自然状态、加倍凋落物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Q10值之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且所有的Q10值...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