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伊犁河谷14种野生观赏植物种子特性,探究其种子保存方法及休眠破除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1)低温干藏和超低温干藏处理后,所有种子的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顶冰花、喜盐鸢尾的种子休眠破除均对赤霉素响应不敏感;马兰、天仙子、菥蓂、团扇荠、花葵、锦葵和欧夏至草在0.1mmol/L赤霉素处理时萌发率最高,而酸模、毒芹、白芷和夏枯草在1mmol/L赤霉素处理下萌发率最高;3)低温干藏和超低温干藏后,顶冰花、白喉乌头、喜盐鸢尾种子休眠对其不响应;低温干藏后,马兰、酸模、花葵、团扇荠、天仙子种子萌发率较高,而超低温干藏后,菥蓂、锦葵、毒芹、白芷、欧夏至草和夏枯草种子萌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3.
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特有珍稀植物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潜在适宜分布的影响,选用过去气候(1961—1990年)、2050年气候、2070年气候3种情景,利用Maxent模型模拟沙生柽柳潜在分布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沙生柽柳的适宜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库姆塔格沙漠、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的西北部,最适宜的潜在分布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及盆地东部的库木塔格沙漠地区;(2)与过去潜在分布范围相比,未来2050年和2070年气候背景下,沙生柽柳的最适宜潜在分布范围均有萎缩趋势;(3)影响沙生柽柳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最干季降水量、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最暖季降水量。 相似文献
4.
5.
选择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10种短命植物,研究在野外埋藏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及其与种子大小和形状的关系,探讨荒漠短命植物的种群更新对策及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当年结实的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较低,说明大部分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埋藏9个月后短命植物的种子萌发情况表现出差异,可根据萌发格局将植物种分为3类:埋藏促进型(如旱麦草、庭荠、甘新念珠芥、小车前、柯尔车前、鳞果海罂粟)、埋藏抑制型(如弯果胡卢巴)和埋藏不变型(如角果毛茛、鸟头荠、播娘蒿);当年结实种子和沙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无显著相关关系,而当年结实种子和沙埋种子萌发速率与种子形状呈正相关关系。总之,埋藏后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释放差异显著,是该物种长期适应沙漠环境形成异质的种群更新对策及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鸢尾蒜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结合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Pallas)Herbert)和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 P. Yan)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为合理保育、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查阅数字标本馆标本,相关植物志分析,对比该属植物物种发表过程、地理分布,室内萌发试验观察鸢尾蒜种子特性及萌发特征。【结果】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其种子萌发对光和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敏感,并且种子萌发率在全黑暗条件显著高于光照条件,低温条件(15℃/5℃)高于其他变温条件,恒温14℃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结论】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在早春萌发,可通过低温层积来打破种子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7.
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荒漠生态系统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更为脆弱,对氮沉降响应更加敏感。本研究以小车前(Plantago minuta)、小花荆芥(Nepeta micrantha)和毛穗旱麦草(Eremopyrum distans) 3种荒漠一年生短命植物为研究对象,设计5个氮添加处理,研究根系性状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对氮素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 1.5、3、6、12 g·(m2·a)-1浓度的氮添加对3种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均具有显著影响(P <0.05)。2) 1.5、3、6 g·(m2·a)-1浓度的氮添加显著增加了3种荒漠短命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P <0.05),12 g·(m2·a)-1浓度的氮添加会抑制小车前、小花荆芥的生物量积累,而对毛穗旱麦草无显著抑制作用(P> 0.05)。3) 3种短命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特征与植物根系形态特征间存在相关关系,不同直径根系特征与地上、地下生物量间的相关性存在差异,且不同物种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荒漠地区氮沉降持续增加可能改变短命植物... 相似文献
8.
选择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10种短命植物,研究在野外埋藏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及其与种子大小和形状的关系,探讨荒漠短命植物的种群更新对策及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当年结实的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较低,说明大部分种子存在休眠现象;埋藏9个月后短命植物的种子萌发情况表现出差异,可根据萌发格局将植物种分为3类:埋藏促进型(如旱麦草、庭荠、甘新念珠芥、小车前、柯尔车前、鳞果海罂粟)、埋藏抑制型(如弯果胡卢巴)和埋藏不变型(如角果毛茛、鸟头荠、播娘蒿);当年结实种子和沙埋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与种子大小无显著相关关系,而当年结实种子和沙埋种子萌发速率与种子形状呈正相关关系。总之,埋藏后短命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及休眠释放差异显著,是该物种长期适应沙漠环境形成异质的种群更新对策及生态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不同温度、水热条件对3种植物种子物理休眠解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种子物理休眠解除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了解种子休眠生态学和种群适应策略的重要途径。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银沙槐(Ammodendron bifolium)和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在干旱区分布的3种豆科珍稀物种,其种子均存在物理休眠现象。以3种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探讨冷层积(5℃)、夏季高温及干/湿处理对种子物理休眠解除的作用。研究表明:1 3种植物种子的硬实率高,种皮透水性低,划破种皮的处理方法可有效解除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2冷层积对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无显著影响。3高温、干/湿条件和处理时间显著影响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其中,湿热条件更能有效解除3种植物种子的物理休眠。准噶尔无叶豆和银沙槐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80℃和65℃湿热条件下其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70.48±2.92)%和(78.13±3.67)%,而乌拉尔甘草种子的物理休眠解除率与温度呈负相关,40℃湿热条件下的萌发率最高,达到(85.23±3.82)%。表明荒漠地区夏季的极端高温有利于种子物理休眠的解除,但较少的降水量却限制了种子的萌发,这可能是导致该地区3种植物自然种群实生苗稀少,有性更新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新疆贝母(Fritillaria walujewii)具较高的药学利用价值,但现存量稀少,被列为新疆Ⅰ级保护植物。通过选取3个叶绿体基因片段,分析新疆贝母18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检测18个居群样地的土壤因子,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遗传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贝母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全盐、SO_4~(2-)、Ca~(2+)、Mg~(2+)、有机碳、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平均等位差异与土壤SO_4~(2-)、Ca~(2+)、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中的全盐、SO_4~(2-)、Ca~(2+)、Mg~(2+)、有机碳、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对新疆贝母居群土壤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分量,占总信息量的80.22%,得出新疆贝母的分布主要与全盐、有机碳、有机质、全N、全P、Ca~(2+)、SO_4~(2-)有关。土壤中硫酸盐和土壤有机质与新疆贝母居群遗传多样性显著相关,对新疆贝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压力,在维持新疆贝母居群遗传多样性方面扮演较重要的角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贝母目前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