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9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季节对深圳坝光银叶树(Heritiera littoralis)湿地园内不同地点的空气颗粒物浓度 (TSP、PM10、PM2.5 及 PM1.0)进行了 8:00、10:00、12:00、14:00 及 16:00 时共 5 个时间点的观测。结果表 明,空气颗粒物浓度在不同监测区域、季节和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深圳坝光银叶树湿地园 TSP、PM10 和 PM2.5 年均值低于II 级标准浓度限值,TSP 和 PM10 日均值低于II 级标准浓度限值,PM2.5 日均值低于I 级标准浓度限值。在空间上表现为古银叶树群落区域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最高,海边区域最 低;在季节上,较高浓度的TSP、PM10、PM2.5 出现在夏秋季,较高浓度的PM1.0 则出现在秋冬季;在时 间上表现为正午的空气颗粒物浓度最低。  相似文献   
2.
南岭山地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但其土壤保持功能较弱。本文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土壤、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保持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域兼有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大东山花岗岩风化的南岭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山体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且水系发育,导致水流冲刷能力极强;因此该地非常容易诱发水土流失。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已对局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护区森林植被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保存了原本易受侵蚀的南岭土壤,实现了南岭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因此,南岭的森林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土壤保持功能最核心的因子。  相似文献   
3.
以佛山云勇林场4种类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包括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桉树林和杉木林,分析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水质特征,并综合评价其水质等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溪流水pH值为5.93~6.34,均为弱酸性水;同一林龄段中,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溪流水中总氮含量均显著低于桉树(Eucalyptussp.)林(P<0.05)。桉树林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溪流水总氮含量均大于2.0 mg·L-1,超过地表水V类标准限值,为富营养型水质;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磷含量达到地表水Ⅱ类或Ⅲ类标准。不同林龄段人工林溪流水总硬度、Cd和Hg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氟化物、Pb、Cu、Zn、Cr6+和As含量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杉木林溪流水水质最好,其次为桉树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4.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简便、准确、可靠的木麻黄(Casuarinaceae)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抗病性鉴定与评价,筛选出优良抗病无性系。【方法】在木麻黄抗病品系筛选技术基础上,参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烟草Nicotiana及桉树Eucalyptus等植物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设计8种木麻黄青枯菌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结果】不同无性系利用盆栽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后的死亡率介于25.79%~83.06%,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不同无性系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的病情指数介于2.16~69.48,无性系K18、A14与G1、30差异极显著(P0.05)。这2种接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6 5)。不同无性系在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中抗病性差异不显著(P0.05),不能有效区分抗、感无性系。绿梗小枝接种后症状变化小,不易分级,容易出现观测误差;青枯菌粗毒素接种存在浓度难以控制等问题。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30、杂交、G1等12份高抗材料。【结论】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方法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较好方法,文中其他接种方法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SO2和NO2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城市森林对SO2和NO2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吸收净化能力,利用城市森林对大气污染进行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概述了我国SO2和NO2气体污染的状况,总结了污染物进入植物体的过程及其损伤机理,并从植物抗性和吸附净化能力两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树种与SO2和NO2气体污染的关系研究,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今后研究可能发展方向,如SO2、NO2与悬浮颗粒物等复合污染对城市树种生长的影响、树种抗性和吸附能力综合研究等.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季节对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不同地点(缓冲区和实验区)的不同位置(林内和林缘)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介于l 198~5 842个·cm-3之间,在季节上表现为雨季>旱季,在空间上表现为缓冲区>实验区,林内>林缘.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林内/林缘位置对空气负离子浓度有显著影响,表明森林微环境对提供空气负离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窗作为一种中小尺度干扰在森林群落中广泛存在。林窗可以改善林下光照和水热条件,进而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深圳大鹏半岛鹅公村附近面积为1 hm2的阔叶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将植被调查数据与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了研究地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地属典型次生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初、中级阶段,林下层主要由灌木和小乔木组成;2)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提取的林窗呈数量多、面积小的空间分布格局,面积在2~15 m2的林窗面积占比达到93.6%,最大林窗面积为20.75m2,平均林窗面积为3.99 m2;3)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5 m×5 m尺度下,最大斑块比例与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间产生相关性。综上,在研究区内,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小,林窗为林下群落提供异质性生境的能力提高,而在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难以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林分状况的调查发现,该公园地带性植被为次生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沟谷雨林,组成种类以桃金娘科、樟科、五加科等热带、亚热带特征较强的科属为主,形成以红鳞蒲桃、鸭脚木、浙江润楠、芳槁润楠、樟树等为优势种的几种森林群落。由于林分主要是由受严重干扰的植物群落恢复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普遍质量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研究分析了羊台山森林公园的主要群落类型、群落主要乔木树种的重要值、优势科及组成比等,提出了地带性乡土树种、景观和环境友好树种选择的建议,对森林公园的次生林改造和森林保育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闽楠(Phoebe bournei)和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3种常绿阔叶树种苗木为研究对象,以日平均气温19.5℃为对照,12.0℃和7.1℃分别作为低温胁迫Ⅰ和Ⅱ处理,分析广州冬季自然降温过程中苗木气体交换参数和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温胁迫后3个树种苗木净光合速率(Pn)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格木和闽楠在低温胁迫Ⅱ阶段的Pn比低温胁迫Ⅰ阶段有所回升.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表明低温胁迫Ⅰ阶段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而低温胁迫Ⅱ阶段闽楠的Pn下降可能是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格木和樟树仍是Pn下降可能是非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随着低温胁迫加强,格木因蒸腾速率(Tt)升高而导致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下降,而闽楠和樟树的Tr逐渐降低,WUE逐渐升高.3个树种幼苗在对照时的光补偿点(LCP)均低于20 μmol· m-2·s-1,光饱和点(LSP)均高于800 μmol·m-2·s-1,对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低温胁迫使最大光合速率(Amax)均下降、LSP降低、LCP升高,表明低温下幼苗的光能利用能力和对光环境的适应性都下降.格木暗呼吸速率(Rd)的变化趋势与LCP的相同,而樟树和闽楠Rd的变化趋势则与LCP相反,表明前者通过提高代谢来抵抗低温胁迫,其Pn的提高是以消耗更多的水分为代价的,而后两者则是通过降低代谢来适应低温,较好地协调了碳同化和水分耗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南岭森林的土壤保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岭山地是国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但其土壤保持功能较弱。文章以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分析气候、土壤、地形、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对土壤保持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域兼有水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大东山花岗岩风化的南岭土壤易受流水侵蚀;山体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且水系发育,导致水流冲刷能力极强;因此该地非常容易诱发水土流失。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已对局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保护区的森林植被使原本易受侵蚀的南岭土壤得到保护,使南岭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得以体现。因此,南岭的森林植被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实现土壤保持功能最核心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