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
邹逸航 《绿色科技》2020,(6):80-82,85
利用24年(1993~2016年)AVISO的每日卫星高度计数据,计算出了我国台湾及邻近海域气候态流-涡场分布,通过断面流场差估算黑潮表层入侵量,通过滤波和小波功率谱发现我国台湾东北部黑潮入侵的时间变化有显著的0.5年、1年、2.4年等周期变化特点,并给出了年际变化显著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3.
研究依据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1个气象站点1970—2019年日平均温度资料,旨在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对不同界限温度下积温的初始日期、终止日期、持续日数、积温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积温初日提前、终日推后;负积温呈相反趋势。在时间上,不同界限温度下积温变化幅度不同,但整体上受持续天数变化影响均呈现升高的趋势,各站点与全站变化整体趋势基本一致。正积温均大约在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后期显著上升并且通过0.05水平显著性检验,负积温在20世纪80年代间存在多个突变时间点。各积温周期性变化均在2年尺度内波动显著。在空间上,纬度及海拔对积温变化有明显影响,积温整体由南到北呈减少趋势,其中阿尔山积温受海拔高度影响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利用内蒙古1980—2019年资料完整的43个气象站的雷暴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雷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雷暴分布与地形走向关系紧密,在西部偏东和中部偏西地区,为沿阴山山脉的东西走向,且阴山山脉南侧多于北侧;在中部偏东和东部地区,为沿大兴安岭的南北走向,且大兴安岭东侧多于西侧;西部偏西和东部偏东北地区为少雷区。内蒙古20世纪80年代与40年平均相比较,正距平区明显多于负距平区,之后负距平区明显增大,到21世纪10年代正距平区明显少于负距平区。内蒙古全年雷暴总站次数随时间呈显著减少趋势,且主要表现为夏季雷暴的减少。内蒙古雷暴季节性极强,集中发生在6—8月份,7月份达到峰值。内蒙古雷暴在一天中以前半夜20时—01时发生最多,占一天中的51%,其次为下午14—19时,占22%。内蒙古初雷暴日普遍出现在3—4月份,40年中,28年出现在3月份,初雷暴日在波动中推迟;终雷暴日普遍出现在10—11月份,40年中,29年出现在10月份,终雷暴日在波动中提前。一年中雷暴周期在波动中缩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