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啮齿动物是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主要有害动物类群, 威胁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身体健康。为探讨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20年和2021年的6月-9月, 调查了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气候、生产力、生境异质性、土壤等因子与啮齿动物密度、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捕获601只啮齿动物, 分属于18个种, 优势种为黑线仓鼠 Cricetulus barabensis, 占总捕获个体数的27.94%。草地生境中啮齿动物的捕获率(2.99%)最高, 农草交错区生境中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生境类型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 且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的捕获率及空间分布格局亦存在差异。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对啮齿动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的综合作用最大, 其中净初级生产力通过上行效应调控啮齿动物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基于此, 我们建议根据不同生境类型中啮齿动物密度及群落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鼠害防控对策, 并加强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迁移及为害的研究, 以便更好地开展景观管理, 实现害鼠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2.
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栖息地的稳定和发展对该物种种群有重要意义。潜在的外来入侵植物会对栖息地产生长期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于2009—2011年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坡鹿的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外来植物40科95属115种。其中,草本植物80种,占总物种数的69.6%;不论从科区系还是属区系上看,外来植物的区系分布都具有热带性;50.4%的外来植物产自美洲,在草地中分布最多。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的外来植物已对乡土物种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可能对坡鹿的食物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东典型农田区域鼠情发生情况及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为广东农田鼠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在粤北地区的韶关南雄和珠三角地区的江门新会2个监测点开展连续3年的农田鼠情监测,量化分析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等现状,并比较不同栖息环境的鼠类群落结构特征差异。【结果】3年总捕获率为6.37%,836只捕获个体分属5种鼠类。其中黄毛鼠捕获数(589只)和生物量(322.34 g/百夹夜)皆占据优势。监测点农田鼠类基本群落结构可概括为“黄毛鼠+板齿鼠+卡氏小鼠+褐家鼠+黄胸鼠”。鼠类种群数量逐月动态呈双峰型,每年有2个高峰期(1月和11月)和2个低谷期(4月和7月)。冬季鼠类种群密度最高,平均捕获率为7.17(±2.49)%;春季最低,平均捕获率为4.86(±2.21)%。南雄监测点鼠类种群密度和生物量(8.38%±5.05%,727.92 g/百夹夜)显著高于新会监测点(4.88%±4.28%,472.52 g/百夹夜),2个监测点在鼠种组成、种群数量及群落生物量结构上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农田鼠类种群数量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不同地点皆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珠江三角洲地区黄毛鼠Rattus losea对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性发生趋势及其遗传机制,以杀鼠灵为标准药物,采用致死期食毒法对2017—2021年在广东省江门市捕获的165只黄毛鼠进行生理抗性检测,并测定每只试鼠的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单位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Vkorc1)的编码基因序列,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显示,江门市黄毛鼠对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性率为27.03%~50.00%,在黄毛鼠Vkorc1基因中检测到6个不同的突变位点,包括2个错义突变位点Arg58Gly及Tyr139Cys和4个沉默突变位点Ala41Ala、Cys96Cys、Arg98Arg及Ala143Ala,突变率分别为87.27%、0.61%、1.21%、0.61%、1.21%和0.61%,其中Ala143Ala是在黄毛鼠中新发现的沉默突变位点。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黄毛鼠已对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产生了群体抗性并呈上升趋势,第58位的精氨酸突变成甘氨酸(Arg58Gly)是黄毛鼠抗性基因Vkorc1的主要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5.
符明利  任轶  侯荣  林思亮 《野生动物》2013,34(1):40-42,62
蟒蛇是中国产的最大的蛇之一,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组成了海南大田保护区区域生态系统,蟒蛇是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要更好地保护海南坡鹿,不能仅针对坡鹿物种本身进行保护,还要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野生动物和栖息地进行保护。本研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分析保护区蟒蛇的种群动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同时探讨蟒蛇的捕食行为对海南坡鹿种群的影响,可为制定有效的、科学的系统保护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了解三亚青梅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状况。2009年2月对青梅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调查,从保护区鸟类的种群数、分布状况、分布密度,区系组成、生态分布及保护或受关注物种等统计分析,揭示保护区的鸟类组成结构,为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对农作物危害极大, 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疾病且扩散能力强?及时掌握板齿鼠种群动态及其分布区动态, 对其监测?预警及防控具有参考意义?本文对板齿鼠分布数据的筛选方法和MaxEnt模型参数的设置进行优化, 使用R软件的ENMeval程序包对48个参数组合进行测试, 筛选出构建MaxEnt模型的最优参数?基于板齿鼠分布数据和参数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板齿鼠在中国适生区的分布, 结果表明, 板齿鼠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江西?海南?西藏?浙江等, 总面积为68.6万km2, 占研究区面积的7.23%左右?最暖季降水量?等温性和年均温是影响板齿鼠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不仅模拟了板齿鼠在我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更为该鼠的分布与环境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毛鼠Rattus losea 是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重要农田害鼠。该鼠栖息地广, 食性杂, 盗食各种农作物, 还是某些疾病的宿主和传播者。本文从形态特征、种群遗传学、生物学特性、种群生态学、抗药性、防治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黄毛鼠的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提出建立基于精准预测预报, 研发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防控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以期为黄毛鼠的可持续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