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云南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产业在全国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战略部署的推动下,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产业前期基础薄弱等因素所致,全省现有油茶林分总体产量、质量不高。本文针对目前云南油茶林分产量不高、质量低的问题,提出行间错位密植、矮化整形修剪、土壤管理、水肥管理等关键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品质及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云南高原山地主产区初选的37株油茶优树为研究对象,检测分析37株油茶优树的油茶籽油.结果表明:云南高原山地油茶籽油平均含油率为46.87%,油脂主要由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等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左右,油酸含量72.52% ~84.7...  相似文献   
3.
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高原山地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本土油茶优良品种,按照初选、复选、决选、子代测定、区域性试验、生产性试验等选育程序,先后在云南省的文山、红河和曲靖等3个州(市)进行选育,选育工作自1977年优树选择开始至2016年品种审定,历时39年。选育的云油茶9号油茶优良品种具有生长旺盛、产量高、出籽率高、含油率高、茶油品质优良等特性,其种仁含油率51.7%,平均单果重28.12 g,冠幅投影面积产果量1.82 kg·m^-2,鲜果出籽率53.21%。通过在4个县的区域性试验表明,该品种不仅生长发育表现良好,而且主要基本性状保持稳定,适应性强。于2008年通过云南省认定,2016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云南省首批审定、推广应用的本土优良油茶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山区油茶落果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山区(云南省广南县)油茶(Camellia oleifera)落果原因的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导致油茶落果主要有3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落果(在油茶开花时,温度过高和过低或雨量过多不利于对花粉萌发及受精,导致前期大量落果;二是土壤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导致果实在成熟前大量落果;三是病虫害引起落果(油茶籽象甲及果实炭疽病是影响落果的主要病虫害)。本文就其原因作初步调查分析,为油茶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云油茶3号"等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的早期引种栽培效果,对5个栽培试验品种的生长量、结果数量、果实性状、种仁脂肪酸组成等23项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栽培6年后,5个油茶品种在师宗县不仅生长发育良好,而且长势旺盛,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5个油茶品种平均树高1.52-2.47m、地径1.85-3.18cm、冠幅0.3-0.85m~2、单株结果数23-39个、种仁含油率46.8%-54.2%、油酸含量占80%左右;5个油茶品种的树高、地径、冠幅、单果重、果纵径、两径均值、结果数、出籽率等13项调查指标均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其中地径差异最大;生长量方面,云油茶9号最优;果实大小以13号最佳;茶油品质则是14号最为优质,且同一个品种并不兼备所有的优良特性;通过模糊综合评判,云油茶9号综合性状品质最佳,其余依次为云油茶13号、云油茶4号、云油茶3号、云油茶14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