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4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合理预测意大利蝗Calliptamus italicus的种群动态,分别用1%(对照)、4%和7%氮含量的食物饲喂意大利蝗5龄蝗蝻,测定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5龄蝗蝻的生长速率,羽化后7 d的体长、股节长、胫节长、翅长、翅宽、体重及羽化后1、7、13和19 d的卵巢面积。结果显示,4%氮含量食物处理试虫的生长速率最大,分别较1%和7%氮含量处理的增加了88.02%和109.33%;4%和7%氮含量食物处理后,意大利蝗成虫的后翅宽和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羽化后7 d,不同氮含量食物处理的意大利蝗卵巢面积出现显著差异,羽化后19 d,4%氮含量食物处理的卵巢面积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表明中等氮含量(4%氮含量)适宜意大利蝗生长。  相似文献   
2.
茶翅蝽,俗称臭板虫,又称臭木椿象,在全国大部分省区市都有分布,主要寄主有梨、苹果、桃、杏等,在南通地区是梨树的主要害虫,发生严重的年份,果实受害率可达30%~50%。本文通过对本地区茶翅蝽生活习性3年的观察,初步掌握了茶翅蝽的生活史,运用有效积温法则,对本地区茶翅蝽生活史及其危害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圆唇散白蚁、台湾乳白蚁4种食木白蚁肠道中筛选出了33株木质素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降解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为属于13个属,其中发现可高效利用木质素的Enterobacter sp.YC105C和可高效利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Pseudomonas sp.Hu109A 2株菌。结果表明,食木白蚁肠道内存在大量可降解木质素的共生细菌,这些细菌多数也能够降解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这对废弃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可再生利用,以及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提供了独特的微生物资源及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中地区,柿树是农家房前屋后所栽的主要果树之一,有的乡镇如通州市骑岸镇成片种植大方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通过有害生物调查发现日本龟蜡蚧对柿树的危害较为严重。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同翅目介壳虫总科蚧科,主要寄主有柿树、枣树、柑桔、悬铃木、雪松等42科的66种植物。为了有效地防治该虫,现将有关该虫的危害、形态特征、生活史及习性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给昆虫等变温动物的发育和繁殖带来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其种群动态分布甚至物种生存。蝗虫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害虫种类之一,对于温度等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其种群动态及成灾程度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除了低温耐受性,蝗虫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也很强。成虫的致死温度高达40℃左右。在短时高温下,蝗虫可以通过体内抗逆物质及酶含量的变化机制、不连续气体交换循环呼吸代谢模式以及体温调节行为来避免机体受到损伤,甚至短时高温往往有利于蝗虫交配。蝗虫自身的体温调节行为,在其适应环境和抵御病菌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大增加了蝗虫的生存能力。该文综述近年来蝗虫对高温耐受性的研究进展,加深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对蝗虫种群发生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香樟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樟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地区,为亚热带树种。香樟树态优美,四季常绿,是优良的绿化品种,在苏中地区的园林、街道、道路两侧等地普遍种植。香樟原本虫害较少,现由于苗木来源较为复杂,食叶虫害多了起来。经实地普查,危害香樟最为严重的是樟巢螟  相似文献   
7.
单军  季荣 《土壤》2008,40(6):863-871
土壤有机C是维持全球C平衡过程中的重要C库,其降解和转化在地球化学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型土壤动物对土壤有机C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4C示踪技术由于在测定目标化合物的转化速率和定位代谢产物和残留物分布上的优势,近年来在土壤有机C稳定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3种典型土食性大型土壤动物,白蚁(Isoptera:Termitidae)、甲虫幼虫(Coleoptera:Scarabaeidae)和蚯蚓(Oligochaeta:Lumbricidae),对土壤稳态有机C降解转化的14C示踪研究结果及相关的微生物作用。食土白蚁和甲虫幼虫的极端碱性(pH10~12.5)肠道段和肠道内的特殊蛋白酶的共同作用促使这两种动物可以选择性地降解和矿化腐殖酸中的稳态多肽等组分,进一步提高腐殖酸的腐殖化程度。食土蚯蚓体内含有高活性的纤维素酶,能促进纤维素的降解。虽然木质素在蚓粪中能发生降解,蚯蚓也能降解植物树叶,但是食土蚯蚓能否降解或选择性降解稳态土壤有机C的研究还极少。大型土壤动物肠道内含有大量微生物及酶,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动物降解和腐殖化有机C的过程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如何以及这些酶的来源还不是很清楚。文中总结了目前对大型土壤动物转化土壤有机C认识上的不足,并对一些优先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9.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模式生物,研究其暴露于不同外源Cd浓度(0~10 mg·kg-1)水稻土中14 d后Cd等重金属在蚯蚓体内的富集,以及活性氧(ROS)、抗氧化酶和氧化损伤蛋白等生化指标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其他金属相比,蚯蚓更易吸收和富集Cd,富集系数(BSAF)可达14.68,且外源Cd浓度的增加能显著抑制(P< 0.05)蚯蚓对Ni、Cu和Zn的富集。采用饱和模型对应用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测得的土壤有效态Cd和蚯蚓体内Cd含量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良好的相关性(r2=0.99)。Cd胁迫能诱导蚯蚓体内产生活性氧(ROS)并导致蛋白质氧化损伤,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U"型剂量效应。通过比较可知,ROS和蛋白羰基(PCO)可作为土壤Cd污染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水稻土中Cd对蚯蚓产生早期伤害可能的阈值范围为0.13~0.21 μg·L-11 DGT-Cd。  相似文献   
10.
桂花的繁育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达上千年,因其具有观赏、药用、食用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由于它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一定抗性,也是工矿区绿化的优良花木.根据用途不同,桂花栽培品种可分为生产花和观赏花两大类.品种主要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月桂和丹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