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明确茶园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生化物质的相关性,利用HPLC-ELSD法测定茶叶中生化物质的含量,再通过对茶园9种茶叶上花蓟马的数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不同生化物质含量与花蓟马数量关系的密切程度,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花蓟马种群数量与茶叶中糖类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儿茶素类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通径分析得出,低聚原花青素类与花蓟马的通径系数绝对值最大,其次为糖类和儿茶素类,其中低聚原花青素和糖类的通径系数为正数,儿茶素类为负数;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糖类与儿茶素类仍然是与花蓟马数量相关性最显著的2类生化物质。因此,栽植时为了避免花蓟马危害,可以选择糖类含量低或者儿茶素类含量高的茶树种类。研究结果为花蓟马抗虫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是一种新的农艺技术措施,传统的翻耕与旋耕机械因出现严重的秸秆缠绕,导致工作阻力剧增,作业质量变差甚至无法正常作业,因此对水田耕整地作业机械提出了新的要求.[方法]针对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新农艺技术特点,以机具作业速度、圆盘转辊转速、作业深度为试验因素,以工作阻力和工作部件缠草率为试验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对工作阻力进行模拟仿真,并利用田间动态遥测仪进行田间试验.[结果]各因素对机具前进阻力影响显著性由大到小分别为机具作业速度、圆盘转辊作业深度、转辊转速.[结论]最优作业条件为机具作业速度2 km/h,圆盘转辊作业深度22 cm,转辊转速300 r/min,田间试验前进阻力结果与仿真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率为29.69%.  相似文献   
3.
盐胁迫下不同粳稻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际水稻所标准营养液培养60个粳稻品种,发芽14 d后加入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于盐胁迫后第3、6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伤害率、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盐害症状明显时(盐胁迫6d后),根据盐害症状评价水稻耐盐级别,分别测定株高、地上部和根的干鲜重等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片伤害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均与耐盐级别呈极显著负相关,耐盐品种的相对干鲜重极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而叶片伤害率、盐胁迫6d后叶片丙二醛含量则均极显著低于盐敏感品种;利用耐盐级别将各品种分为耐盐组(T)、中间组(M)和盐敏感组(S)3组,3组品种盐胁迫3d叶片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耐盐组(T)的叶片伤害率(盐处理3、6d),盐胁迫6d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盐敏感组(S)和中间组(M),且在分布范围上与盐敏感组没有重叠部分.表明这两个指标能有效区分苗期耐盐和盐敏感水稻品种,可作为定量生理指标评价水稻苗期耐盐性,为水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鉴定,耐盐基因发掘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引黄滴灌条件下黄河水与微咸水混配对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物质表面特征的影响,选择黄河水(YR)、微咸水(SW)以及黄河水和微咸水1∶1混配水(MW)3种水源,针对灌水器流道内易形成堵塞物质的位点,进行堵塞物质形成过程的模拟培养,借助三维白光干涉形貌仪观测并分析灌水器内部堵塞物质的表面形貌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水与微咸水混配后堵塞物质表面凸起少,较为平坦;堵塞物质的厚度、表面均方根偏差、表面展开面积比率显著降低。其中,系统运行结束时(800h),混配水条件下堵塞物质的平均厚度为4.39μm,分别比黄河水、微咸水条件下低65.32%、32.51%,这充分说明黄河水和微咸水混配后可有效缓解灌水器堵塞。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JLCMS9 A及其同型保持系JLCMS9 B为试验材料,测定花芽期、花蕾期、成花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淀粉、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分析3个时期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脱落酸(ABA)的含量及变化.结果表明,在花芽期不育系中的SOD、CAT活性以及MDA、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均高于保持系,而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POD活性在花芽期显著低于保持系,在花蕾期和成花期相反,其值均高于保持系;不育系9A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花蕾期和成花期均低于保持系9B.花器官整个发育过程中,不育系9A的IA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iPA含量为逐渐升高趋势,不育系各激素含量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的IAA/ABA、IAA/GA3、IAA/iPA、ABA/GA3的比值与保持系存在差异.由此推断,花器官发育生理特性的异常与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有关,花蕾期可能是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花器官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异常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为对滨州市地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初步调查,本研究分离鉴定多家兔场大肠杆菌,并进行了生化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共分离鉴定出兔大肠杆菌35株,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兔大肠杆菌可分解葡萄糖、甘露醇、蔗糖、乳糖、麦芽糖,M.R试验阳性,V.P试验、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阴性,不液化明胶;27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8(80%)株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的敏感率(92.6%)最高,对头孢哌酮、卡那霉素、新霉素、头孢拉定、氟苯尼考、利福平、头孢氨苄和磷霉素的敏感率依次为:69%、53%、48%、31%、16%、11%、8%、8%。本研究对滨州市多家兔场兔大肠杆菌的耐药种类进行初步的调查,为今后兔场大肠杆菌的防控和治疗提供了前期数据和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选育高产、稳产的谷子新品种是每个谷子育种工作者的育种目标,然而选育出的新品种更需要有一个综合指标衡量其高产稳产性。过去评价新品种的方法是,用该品种的平均产量(X)与对照品种增产百分数估算产量水平,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或回归系数(b)估测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体外试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沙生蜡菊醇提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药效学基础和作用机制。用游离脂肪酸诱导HepG2细胞建立体外NASH模型,用不同浓度沙生蜡菊醇提物进行干预,发现其对于NASH细胞模型的脂质沉积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体外进行了沙生蜡菊醇提物的油脂吸附试验和对脂肪酶活性影响试验,发现沙生蜡菊醇提物具有较好油脂吸附能力和抑制脂肪酶活性的能力,说明沙生蜡菊在体外有良好的降脂活性。在上述基础上,利用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查找沙生蜡菊相关靶点,GeneCards、OMIM、TTD、DrugBank平台查找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相关蛋白,得到潜在活性成分33个,与NASH相关靶点88个;通过蛋白-蛋白互作分析得到核心靶点,选取排名靠前的10个,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及靶点-通路网络图表明,沙生蜡菊中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多途径和多靶点的方式发挥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其可能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化学致癌-多活性氧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  相似文献   
9.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是一种在逆境条件下清除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关键酶。本研究根据已发表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的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RT-PCR扩增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的DNA, 获得APX基因开放阅读框, 长度为753 bp, 编码250个氨基酸残基,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APX蛋白的典型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与已报道的大白菜的APX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 该酶蛋白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 其保守序列属于植物的POD超家族, APX相对分子质量和理论等电点依次为27.7 kD和5.58;APX基因无信号肽, 是一个亲水性蛋白, 可推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中;二级结构预测表明陇油7号的APX是由不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的稳定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活性分析显示, 该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受低温胁迫诱导, 表明该基因在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适应低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从哥伦比亚生态型拟南芥中克隆得到的热激转录因子A2基因导入地被菊‘北林黄’中,经抗生素筛选和分子检测,获得了8株阳性转化株系。利用RT-PCR方法对阳性转化株检测表明,其中7个株系中外源基因得到表达;高温胁迫处理结果也显示,转基因植株耐热胁迫能力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植株。本文通过将外源AtHsfA2基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