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篇
  33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不同生态条件下小麦子粒中戊聚糖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统一供种,统一试验方案,对河南省有代表性的生态地点的8个小麦品种的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吉粒重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生态因素是影响小麦子粒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是,千粒重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品种遗传因素对小麦品种的影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戊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产量来看,以豫麦34号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3.
早熟芋艿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芋艿施肥田间试验,表明获得早熟芋艿高产、高效的施肥方案为N448.5kg/hm^2,P2O5 52.5kg/hm^2,K2O 180-270kg/hm^2,N-P2O5-K2O比例为1:0.12:0.40-0.60,并推荐有机无机复合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早熟芋艿生育期短,施用充足的氮肥才能保证芋艿在较短的生育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芋艿还是一种喜钾作物,施用钾肥能明显促进芋艿高产;在土壤有效磷含量不足的情况下,施用磷肥能促进芋艿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4.
灌浆期Cd、Cu、Zn胁迫对小麦旗叶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模拟Cd、Cu、Zn污染的试验方法,以郑州902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灌浆期Cd、Cu、Zn胁迫下小麦旗叶的呼吸速率、叶绿素、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六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过程中,Cd、Cu、Zn胁迫均降低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旗叶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MDA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这3种重金属元素中,Cd对小麦旗叶的伤害作用在灌浆前期较强,而Cu则在灌浆后期显示出较强毒害。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滨海涂区葡萄施用硫酸钾镁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分别比不施硫酸钾镁肥对照和单施硫酸钾处理增产16.0%和10.5%,比单施硫酸钾增加收益达7 560元/hm2。施用硫酸钾镁肥还能提高葡萄果实的着色率,使果实成熟度较为一致,同时提高葡萄的品质,增加果实的含糖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茶叶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茶叶施用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的效应,结果表明, 本试验筛选出的两种磷钾均衡型有机无机复混专用肥,茶叶产量提高9.11%和12.6%,增值8.1%和10.5 %,明显改善茶叶品质,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效物质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小麦锌营养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并展望了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Cu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郑州9023为材料,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Cu的含量、累积量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吸 收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小麦不同部位Cu的吸收、分配和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至灌 浆末期,各部位Cu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叶、废弃物、颖片>叶鞘>籽粒>茎、穗轴,地上各部位Cu累积量 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茎、颖片>废弃物、叶鞘>叶>穗轴,因此,在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u的部位是根、籽 粒和颖片;小麦在拔节-灌浆中期Cu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实施“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以来,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时期教育扶贫的创新实践。通过对已毕业的农民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民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认为解决农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建在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全面提升农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他们毕业后“留得住、用得上、能带动”,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北地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施用量,选用矮抗5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N_0)、120(N_1)、180(N_2)、240(N_3)、300(N_4)kg/hm~2]对0~40 cm土层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表现为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0~240 kg/hm~2)增加,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00 kg/hm~2时,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有所下降。根长和根质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总体上逐渐降低,少数处理在30~40 cm土层有小幅回升;拔节期至灌浆期,0~40 cm 4个不同土层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抽穗期,在一定范围内(0~240 kg/hm~2)增施氮肥既有利于增加表层又有利于增加深层土壤根系的根长密度,然而根系生物量却主要集中在表层。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也呈逐渐增加趋势,N_3和N_4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合理增施氮肥可以通过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施氮量为240~300 kg/hm~2,在此条件下产量为9 286.62~9 306.0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