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杂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供开发利用.对紫茎泽兰的多种开发利用途径进行了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紫茎泽兰     
唐昆 《湖南农业》2006,(2):16-16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特征特性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株高1米~2.5米。有性或无性繁  相似文献   

3.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互作及其反馈影响自然界植物群落的竞争性演替。为了明确土壤微生物在我国恶性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传入定殖后迅速竞争性扩张中的作用,通过接种植物根际微生物(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根际土壤分别进行灭菌处理、添加杀真菌剂处理和无处理(对照))的盆栽法,比较了土壤微生物对紫茎泽兰和2种本地植物(林泽兰和狗尾草)的生长反馈效应。结果显示,根际土壤微生物对3种植物的生长均产生正反馈,紫茎泽兰、林泽兰和狗尾草在添加杀真菌剂处理或灭菌处理的生物量均比对照显著下降。林泽兰和狗尾草的根系AMF侵染率在对照的紫茎泽兰土壤和本地植物土壤中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添加杀真菌剂处理后,林泽兰和狗尾草的根系AMF侵染率在紫茎泽兰土壤中比在本地植物土壤中分别高出8102%和897%,说明紫茎泽兰土壤的真菌具有更强的正反馈作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功能微生物丰度的结果显示,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土壤和本地植物土壤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综合推断认为,紫茎泽兰入侵后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产生更有利于自身生长的正反馈,进而进一步促进了竞争性扩张。  相似文献   

4.
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先洲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2905-2907,2917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中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之一,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并有向东南部和中南部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农林业生产、威胁生物多样性安全.因此,加强对紫茎泽兰防治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可以进行多种不同的资源化处理,在参考了国内外较大量紫茎泽兰的资源化利用的文献资料后,综述了紫茎泽兰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理、危害、防治和利用等最新的研究进展,并且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7.
紫茎泽兰作饲料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茎泽兰又叫破坏草、腺泽兰、解放草、黑草、黑劲草、臭草、亚热带飞机草、霸王草、败马草等,其学名为EupatoriumcoelestinumL.,菊科泽兰属多年生杂草。植株高1m左右,无主根,须根发达,茎及叶柄呈紫色,孕蕾时间多从11月下旬开始,12月下旬现蕾,2月中、下旬始花。能同时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结实量大,可以随风四处飘扬。紫茎泽兰原产美洲墨西哥、牙买加一带,现已广泛分布到世界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于20世纪40年代由中缅边境传入我省,约经半个世纪的传播扩散,现已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海南、湖南、湖北等…  相似文献   

9.
正紫茎泽兰(见第21页图5)是可以生长于农田、荒坡、山地、草场上一种有毒的、侵占性很强的恶性杂草,原产于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别名腺泽兰。外观紫茎泽兰为多年丛生型草本植物,株高50~120厘米,最高达3米,根呈绳索状,十分发达。喜温、喜湿、耐干旱、耐瘠薄,且能耐-5℃低温,生态适应性很广,能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原产中美洲,是世界性恶性杂草。1935年传入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传入四川,2002年10月汉源首次发现。为探讨紫茎泽兰综合治理技术,我们从2003年开始,在紫茎泽兰成片发生区,组织实施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一、紫茎泽兰发生及危害情况由于汉源地处四川盆  相似文献   

11.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roum)是一种典型的恶性入侵杂草,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分布,并在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研究人员已经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与紫茎泽兰化感作用相关的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沼液对三七圆斑病、三七根腐病、除虫菊菌核病菌、除虫根腐病菌、葡萄炭疽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单独运用紫茎泽兰液或将紫茎泽兰液与沼液混合,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植物“食人鱼”紫茎泽兰的好归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食人鱼”———紫茎泽兰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竞争力,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每年以30千米的惊人速度蔓延,使草地、林地、耕地严重退化,农牧业减产减收,经济损失严重,被列入《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和国际生防公约》中四大恶性杂草之一。目前  相似文献   

14.
为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紫茎泽兰提供数据参考,采用文献调研、走访调查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紫茎泽兰在凉山州的分布区域、面积和生物量,分析其氮、磷、钾和有机碳含量,采用复合菌剂(由恶臭假单胞菌和高温纤维菌复合而成)对紫茎泽兰进行脱毒和腐熟,60 d后测定紫茎泽兰有机肥的养分及重金属(Pb、Cd、As、Hg、Cr)含量。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凉山州17个县(市)均有分布,发生总面积达133.66万hm2,生物量(干重)为0.27~1.13 kg/hm2,其平均值达0.62 kg/hm2。紫茎泽兰有机碳含量较高,达35.97%~40.75%,氮、磷、钾养分在叶片中含量均最高(除公路边生境的茎磷含量稍高于叶外),分别达1.57%~2.63%、0.17%~0.45%、1.65%~2.65%。各县(市)紫茎泽兰养分总量可替代的有机肥、尿素(46%)、过磷酸钙(15%)和氯化钾(60%)总量分别为23.13×106~147.65×106kg、0.53×106~3.38...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治理及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采用半叶枯斑法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根、茎、叶和花的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其中,根、茎、叶提取物的活性较强,当浓度为10 mg/mL时均显示了中等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50%左右;花提取物的活性相对较弱.这是首次对紫茎泽兰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进行报道,扩展了植物源TMV抑制剂筛选的范围,为综合利用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紫茎泽兰属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量西哥一带,后经缅甸传入云南.目前,在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可作为一种野生有机肥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紫茎泽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寻找防治紫茎泽兰的突破口,通过Li-6400系列光合仪测定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日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呈单峰曲线,到12∶00达到峰值;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日变化为净光合速率4.1~14.7μmol/m2.s、气孔导度0.160~0.361mol/m2.s、蒸腾速率3.2~10.6mmol/m2.s、光合有效辐射247~2 049μmol/m2.s;紫茎泽兰光饱和点为1 500μmol/m2.s,光补偿点为13.7μmol/m2.s,具有阳性偏阴的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的毒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全面阐述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分析了紫茎泽兰产生毒理反应的机理.为紫茎泽兰的药用价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紫茎泽兰茎叶的燃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全面了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的燃烧性,在防火戒严期内,对紫茎泽兰和对比植物的老活叶片、新叶片分别进行了100%氧气氛下的燃烧试验、垂直燃烧试验,计算了各种植物活叶片的燃烧速率、损毁程度;对紫茎泽兰活茎与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活枝进行了点燃试验,测定了点燃时间和温度;对紫茎泽兰干枯茎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干枯枝进行了50%氧气氛下燃烧和105℃恒温条件下干燥试验,计算了燃烧速率,绘制了样品干燥过程质量变化曲线。分析表明:①紫茎泽兰老活叶片的燃烧性与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和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相近,但损毁程度远低于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滇润楠Machilus yunnanensis;②在6种植物的垂直燃烧试验中,紫茎泽兰新叶片的燃烧速率最大而损毁程度各项指标均居中;③在质量或尺寸相近的情况下,紫茎泽兰活茎较旱冬瓜活枝难燃;④在直径相近的情况下,紫茎泽兰干枯茎较华山松干枯枝失水快,燃烧速率大于华山松干枯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