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竹山县南部高山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范围迅速扩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近日,笔者赴海拔1300m的顺水坪村调查时发现,该村玉米丝黑穗病目前发病地块己高达100%,平均发病株率在30%左右,损失玉米产量3成以上,农户普遍对此表示极为忧虑.据调查,玉米丝黑穗病在高山迅速扩展,其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单一且严重退化,抗病能力下降;二是病株残体随意丢失、堆放,大量施用未腐熟厩肥,人为地加快了该病的扩散与传播;三是高山玉米播期普遍提早,遇低温高湿利于该病的侵染与发生;四是高山科技、信息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丝黑穗病[Phacelofheca reiliana(kiihnclint)]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山西省孝义市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到80年代中、后期,由于推广植保综合防治技术,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大量品种的引进,一些品种抗病性下降及大面积多年连作,造成该病的发生和为害又迅速回升,并呈明显加重趋势。为探明发病原因,并寻找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8~2009年在本市玉米田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盘县发生较普遍.一般病株率为3%~5%,重病地块可达30%-40%,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在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介绍玉米丝黑穗病在田间的发生症状与防治方法,以减轻病害对玉米造成的损失,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近几年在郧西县有不断加重发生的趋势,该病的发病率等于损失率,因此对该病的防治应引起重视,该病是可控病害,除农业防治和推广抗病品种外,对感丝黑穗病玉米品种进入市场前,应用防治丝黑穗病药剂包衣从而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玉米丝黑穗病日趋严重。据1977年调查,全县平均发病率为12.3%,其中发病率20%以上的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8%,个别地块竞高达48%。因地制宜地推广拔除病株是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玉米丝黑穗病不断加重发生,特别是在北方春播玉米区和冷凉丘陵山地春播玉米受害比较严重.该病主要通过土壤带菌传染,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种植感病品种和连作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可通过选育种植抗病品种、减少田间菌源、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种衣剂或药剂拌种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蒋耀培 《植物保护》1998,24(2):48-49
大麦散黑穗病和条纹病近年在上海地区严重发生70年代以前大麦散黑穗病(Ustilagonuda)、大麦条纹病(Pyrenophoragraminea)在上海地区危害较重,用石灰水、多菌灵、402等药剂作种子消毒处理后,病害危害逐年减轻,至1976年,这...  相似文献   

10.
兴山县以旱作农业为主,玉米是兴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占全县粮食面积的38.6%,其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0.9%。常年播种面积在0.9万hm2左右,单产一直徘徊在200kg上下,玉米产量一直受病害尤其是丝黑穗病的影响,造成高产作物不能高产。为了摸...  相似文献   

11.
玉米丝黑穗病突发成灾原因分析及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Cuhn)Clint.]是世界性重要的玉米病害,可造成玉米绝收[1]。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前,安阳市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绝迹20多年后于2008年再次出现,并暴发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南昌地区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呈现暴发为害趋势。作者从虫源基数、栽培制度、农药质量、害虫抗药性、施药质量等方面分析了近年二化螟暴发的原因。并就病虫测报、减少虫源、净化农药市场、严格防治标准、注意桥梁田防治、提高施药质量等方面对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推荐几种适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近年广西玉米铁甲虫发生面积呈缓慢下降态势,发生范围有所改变,成虫发生期早,迁入为害高峰期普遍推迟,历史发生区虫口密度有所下降,新发生区较高,局部受害仍然严重。上年虫源面积、越冬有效虫源基数、气候、作物布局、天敌以及联合防治等是该虫发生演变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近三年吉安市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吉安市的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程度首先取决于迁入蛾量,其次是发生期的降雨和温湿度。2008年年初冰冻雪灾对越冬地的稻纵卷叶螟有打击作用,2008-2009年迁入的蛾量大大少于2007年,发生危毒也轻于2007年。另外,水稻主要病虫防治与不防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05-2009年稻纵卷叶螟危害水稻平均损失率14.04%,早稻平均15.42%,晚稻平均12.66%,重发时损失率超过20%。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其种类主要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宿州市发生的主要为麦红吸浆虫。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市就有小麦吸浆虫发生,通过推广应用抗虫品种和六六六药剂处理土壤等措施,在短期内基本控制了为害。70年代后期因小麦品种更新换代,抗虫性能差,以及1983年六六六停止使用后放松了防治,致使1985年小麦吸浆虫暴发成灾。仅本市埇桥、灵璧、泗县3个县(区)当年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就达11.23万hm2,占3县(区)小麦种植面积的46.6%,产量损失4186.7万kg。经过1986、1987年连续开展综合防治,基本控制了为害。近20年来,该虫一…  相似文献   

16.
为更系统地了解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对2008—2017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进行汇总,本文重点分析我国马铃薯四大产区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西南混作区和南方冬作区的晚疫病、早疫病、蚜虫、蛴螬等病虫害发生及防控情况,并对各产区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不同,晚疫病作为马铃薯最主要病害之一,高发于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造成年均产量损失分别占各区总损失的42.41%和64.22%,远高于其它病虫害;中原二作区马铃薯病虫害种类繁多,且均对产量造成威胁。在四大产区中,北方一作区年均病虫害发生面积最大,实际产量损失最高,二者均超出该产区种植面积占比。当前,马铃薯四大产区病虫害防控仍太过依赖化学农药,应进一步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快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二化螟是宜春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质稻的推广、农药使用的不合理、害虫抗药性提高以及暖冬气候等原因,造成了二化螟发生量大且为害严重,一些地方仅早稻保苗就要二次用药防治;一晚稻区二化螟严重的枯心率高达75.5%以上,须翻耕重种;二晚受害严重的地方从移栽后几乎每隔15天左右就防治一次且防效并不明显,死孕穗、虫伤株和白穗等仍然较重,2004年有的稻田因二化螟为害而出现枯稿倒伏现象。1近几年发生的基本特点据宜春十县(市、区)统计,全市近5年二化螟发生面积203.3万hm2次,防治面积315.0万hm2次,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8.
渝水区地处赣中偏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区,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复种面积5万hm2以上。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相似文献   

19.
近年水稻主要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以拟禾谷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 besseyi、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oryzae、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和旱稻孢囊线虫Heterodera elachista为主的水稻寄生线虫侵染水稻以及其它禾本科作物引致的线虫病害,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对拟禾谷根结线虫的致病机制和寄主的防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对其它水稻寄生线虫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水稻寄生线虫的防治多依赖化学农药,抗性品种和生物防治等措施的实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上述5种主要水稻寄生线虫病的发生为害、致病机制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并对水稻寄生线虫致病机理的研究以及抗性品种、生物防治和诱导化合物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玉米黑束病发病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黑束病是苗期根部侵染,系统性发生的病害。由土壤、病残体、种子带菌传播。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采取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辅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清除病株根、茎残体等保健栽培措施可取得持续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