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在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社会保障权益却普遍受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上的误区,也有制度上的缺陷。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维护农民工社保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从而分类分层地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在于解构农民工,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权益问题是现阶段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农民工权益问题包括劳动经济权益.政治民主权益,文化生活教育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等.转变观念.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制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力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劳动经济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政治权益,受教育权益等都得不到切实保障并不断受到侵害,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的二元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利益诉求机制不完善等。构建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必须从建立健全方面入手。法律和政策等。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权益严重受损已是我国当今社会的共识。本文以武汉市调查为依据。对农民工权益受损状况进行现状描述,并结合相关资料,具体分析当前造成我国农民工权益继续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废除的不彻底、制度供给的不充足和制度执行的不得力;指明了健全法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在解决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并由此提出必须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消除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障碍;改革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关系转接机制;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切实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民工群体的不断增加,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其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解决没有有效的法律依据。本文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多空白、层次低、体制不规范,这主要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其相关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及人们固有观念的约束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即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作为社会保障法的核心法律,它的施行必将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问题的解决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的法律保护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本文将首先分析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策略,以期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经济权益款失现象严重,深层原因是存在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因素: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劳务用工和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等。深化城乡改革,创新制度,消除阻碍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因素,是有效保障农民工的经济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转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朱进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96-9499
分析了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整体上存在的问题,如社会保障项目少、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地区差异显著等。指出这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弱化了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降低了市民化能力,抑制了市民化进程。因此必须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缩小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差异,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赵排风 《河南农业》2016,(36):22-23
近年来,与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密集出台,但农民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社会保障项目不全面等问题依然存在,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有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法规监察和执法不到位、思想认识上的障碍等。应破除长期二元体制下的惯性思维,以人为本,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城镇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夏延芳 《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65-166,169
从农民工的界定,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现状,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以及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妥善解决农民工急需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农民工权益,巩固执政基础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为促进和提高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本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供一份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调研报告,针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亿2千万”左右,而因其农村的户籍、身份的边缘化,大部分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不仅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城镇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不利于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缴费人数下降的趋势和扩大覆盖面的艰难,势必造成赡养率的急剧提高,使制度陷入危机。显然,通过制度创新,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各地农民工社会保险办法,因势利导地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是非常急迫的现实问题。一、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其缺陷(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1.缴费性的社…  相似文献   

14.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其一是社会保障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应树立“公平为先”的价值观念;其二是农民工身份和风险转变的现实需求,农民工职业身份和社会身份应得到同步转化,同时在其过程中的风险也应得到化解;其三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有效措施,我国城市化滞后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农民工难以有效转化为城市人,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更快地促进这一转化;其四是二元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发展的必然过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则将是这一长期改革的有效过渡。  相似文献   

15.
张建成  晁金典  黄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59-8360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原因,并从分层分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创造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从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保险缴费率、社会保障供给模式、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性质,分层、分类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制定合理的个人保险基金转移办法,建立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途径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新时期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并不完善、社会保障权益存在缺失,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在运行过程中长期面对一系列困境,这一问题值得重视并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农村二元化的发展格局和农民工游离在城市和农村边缘的尴尬身份,使农民工长期以来享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始终没有可行有效的方案。本文正是尝试着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寨进行探讨,提出了新的制度建设路径,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马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2-1502,1506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他们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提出通过土地所有权拆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从而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晁金典  刘桂英  张淑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3-1504,1508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相对滞后、保障程度相对较低、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体制和司法方面的原因.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应坚持"分层分类、低标准、广覆盖、可接转、可持续"的原则,创建切实可行的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