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19号台风"天兔"天气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其中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是台风从华南沿海登陆的主要原因,活跃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气流交汇形成台风东侧中低层东南风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
应用天气学尺度分析的方法,综合常规气象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加密自动站观测数据等传统气象分析资料与新一代监测产品,分析了2011年8月7日台风"梅花"在不同天气尺度下的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4.
采用ERA5(2.5°×2.5°)再分析资料、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及地面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分析了台风“鲶鱼”(1617)内核结构特征及其极端降水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登台后,“鲶鱼”结构松散,强度减弱,在台湾海峡结构重构不明显,但其东北侧强的上升运动、假相当位温的陡峭区和密集区与极端降水落区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可见台风自身结构特征对其降水落区预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此外,强暖心的长时间维持配合台风偏东急流持续为降水区输送水汽、强的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相互耦合作用等引发了福建多地极端降水过程。 相似文献
5.
6.
以2017年8月台风“帕卡”为研究对象,分析台风环流形势和物理量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台风暴雨天气中,强降雨落区与地面辐合线高度保持一致,850hPa低空引导气流对移动方向产生了影响,再加上中低层气流辐合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台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低层强烈暖平流对于触发近地面扰动的发展较为有利,进而推动气流辐合抬升,中层冷平流促进了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对于上升运动的继续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8.
9.
利用福鼎市地面观测站、区域自动站、雷达等常规资料,分析了201808号台风“玛莉亚”对福鼎市影响情况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为今后在福鼎南边登陆的台风提供大风和雨量预报参考。结果表明:201808号台风“玛莉亚”具有增强快、强度强、移速快、路径稳定特点,在福鼎市南边连江县登陆,给该市带来严重的风雨影响,各乡镇均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台山岛出现17级阵风;东南急流为福鼎市强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水汽和动力条件;受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影响,强对流回波不断经过福鼎市上空,有明显的列车效应,降水效率高;地面辐合线发展和维持,触发强对流,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喇叭口地形和迎风坡。 相似文献
10.
2018年8月17日08时到19日20时受台风“温比亚”低压影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水过程,出现暴雨、大暴雨和区域性特大暴雨,并伴随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本次降水范围广、历时长、雨强大历史罕见,引发河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河南340.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52.85万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该次台风天气过程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本文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台风温比天气实况、农业影响、气象服务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出现同类天气的预报预警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6 h一次的全球分析资料及其10 d低通滤波资料对"灿鸿"和"苏迪罗"台风期间的环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减弱和加强是台风路径北折和维持西行的原因,且在滤波场上该作用更加明显,对台风业务预报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NCEP GFS全球预报系统的初始场数据和区域站常规观测资料,探讨了台风"玲玲"登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果表明,台风的空间结构、副热带高压和中纬度系统共同决定了台风登陆后的路径;500 hPa台风水平方向风场具有非对称结构,台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使其过渡区风速最大,其他地方风速较小;台风垂直方向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配置,垂直速度场在台风眼壁区右侧上升运动明显,台风的垂直结构导致暴雨和大风落区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前侧;台风登陆后有干冷空气入侵,破坏暖心结构,造成台风变性并触发强对流天气。由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将台风空间结构与冷空气入侵变性过程结合研究,能更准确判断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产生的降水分布特征,对东北地区台风的预报业务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对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水汽图和红外云图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为弱冷空气与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交绥形成的副高后部暴雨,稳定性降水与对流性降水相互叠加,雨量大、降水时段集中、持续时间长是此次降水的显著特点。2地面辐合线的方向与对流云团的发展方向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暴雨落区与对流云团位置基本一致。3对流云团具有明显的长轴,呈椭圆型,水汽带出现于对流云团的后方,在对流云团的后方有新的对流单体形成并发展成云团,形成云团的后向传播,在抚顺地区形成列车效应。4高空较为平直的纬向环流有利于冷空气自西向东推进,形成波动,促进副高边缘对流云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地面、高空、卫星、雷达等基础观测资料,对1513号台风"苏迪罗"暴雨进行分析,并对灾害作出定量评估。结果表明,"苏迪罗"台风登陆路径为Ⅳ西偏北(闽)型路径,台风暴雨为单一台风环流型造成;强降雨区呈现出明显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垂直上升速度由小变大再变小,低层水汽强烈辐合,为此次降水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六安台风暴雨主要受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对应TBB低值区,预示云系发展非常旺盛;反射率因子呈现为低质心结构,平均强度25~35 dBZ;径向速度图上零速度线呈明显的"S"型,存在暖平流。霍山县仙人冲乡出现的108 mm小时雨强达到六安地区各流域15年一遇的小时致洪面雨量均值;通过统计分析建立的暴雨事件评估模型,对此次暴雨过程的评估结果属于一级特大暴雨灾害。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中央气象台台风定位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1323号强台风"菲特"的路径、强度变化和导致浙江中北部暴雨的原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菲特"近海西行的主要原因是高空槽后的高压脊东移叠加在副热带高压上,使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菲特"台风西移的过程中,强的上升运动位于台风中心北侧,为浙江中北部的暴雨提供了必要动力条件;水汽在浙江中北部的强辐合,为浙江中北部的暴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号“莫拉克”台风期间苍南县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勇 《新农村(黑龙江)》2010,(6):109-111
2009年8月9日,受“莫拉克”台风的影响,温州苍南等地发生强降水,对当地造成严重的洪灾。分析这次暴雨洪水特性,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