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非参数法双产出模型,在对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山东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耕地利用模式及其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鲁西北和鲁西南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资源趋于集约利用,而鲁东等沿海或发达地区耕地资源则呈粗放型利用。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同时,实现直补制度的创新,切实激励直接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提高技术效率,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集约利用日趋稀缺的耕地资源,从而确保十二五期间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农收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勐养镇根据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橡胶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过于重视经济作物,从而使得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粮食安全生产。为此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光、热、水等资源,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的间套作技术。该文介绍了橡胶间套种玉米种植技术,并分析了该模式的效益,认为做到了粮食与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许多农民朋友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进行间作套种,以期农作物高产、稳产,有的实现了高效益,有的却造成减产,遭受了损失。那么,要从土地当中获得高收益,就应当了解间作套种种植时的注意事项。1.间作套种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江苏省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与以前的农业生产相比,"高效农业"提高了效益,但也形成了粮食种植面积骤减、经济作物剧增、粮食和经济作物反向发展的态势,对整个社会的粮食生产乃至粮食安全都造成了威胁.江苏省南通市各地充分利用温、光、水、地等资源,开展粮食与经济作物间的间套作,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共同发展,把粮食与经济作物间的反相关系扭转为正相关系,在大力提高农业种植效益的同时,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孟连陆稻间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孟连县芒糯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没有任何水田,粮食生产主要以陆稻和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为主。在对芒糯自然村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0.179 hm2耕地保证农民能够达到"每年人均428 kg的稻谷、180 kg的玉米"粮食安全需求;通过优化粮食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模式,采用15行陆稻间2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即可达到粮食安全需求,同时比传统的净作玉米或净作陆稻户均可以节约0.2 hm2耕地用于发展其它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6.
木薯生长发育期长达8~10个月,前期生长慢、种植稀疏,土地和光能利用率很低。木薯套种西瓜、甜瓜及豆类作物,在前期管理套种作物的同时兼管木薯,能够改变长期以来木薯管理粗放的状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效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集约利用时间和空间,收获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用地养地的目的。2007—2008年,笔者在广西武鸣县城厢镇平等村旱坡地开展了木薯套种西瓜、甜瓜、花生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这对我区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发展旱地木薯间套种、提高种植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粮食生产新常态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统计数据,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粮食生产连年增产,付出了巨大的物质投入和资源环境代价,呈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成本、高污染与低效率、低效益的"四高两低"现象。粮食生产受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人均水土资源少,而且区域分布与资源环境条件不匹配。粮食生产进入新常态,粮食安全保障压力增大。粮食生产处于减速换挡期,粮食产量处于大幅波动期,粮食政策处于保障力度加大期。转换粮食生产方式,必须走数量质量兼顾、效率效益双升、低碳绿色和稳定持续的粮食发展道路。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推广节水节肥等资源节约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转变粮食生产方式,实现粮食生产的土地集约利用、物质集约节本、环境集约减损、技术集约高效。  相似文献   

8.
正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不约而同地采用多种不同模式的间作套种。为达到更好的增收效果,在间作套种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些问题。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  相似文献   

9.
河池市农业资源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人口与耕地、粮食的矛盾是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大障碍,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食安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笔者通过综合分析评价河池市现实的农业资源和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了潜在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同时提出保护和提高河池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除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继续支持粮食生产外,应优化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保护好基本资源,优化耕地利用结构;要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要实行科技兴农,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新技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资源,尤其耕地资源是构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耕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采取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虽然峨眉山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主体责任,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占补平衡,严守耕地红线,但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笔者以峨眉山市为例,结合耕地保护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措施,构建完善的应对策略,更有效地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侠  亢翠霞  刘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971-1973
耕地是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土地资源,耕地集约利用不仅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资源基础,还直接关系到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生态建设。在对山东省寿光市现状耕地利用情况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最后得出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值,并提出寿光市耕地保护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4):94
正1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也可称为立体农业,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行、株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间作: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的一半。套种: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州大力发展橡胶产业。与以前种植陆稻、玉米相比,橡胶产业的发展,农业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但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问题凸显出来,形成了经济作物激增,粮食种植面积骤减,粮食和经济作物反向发展的态势,对当地的社会发展乃至粮食安全都造成影响。为此,西双版纳各县市农业部门,充分利用地、光、热、水等资源,大力推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间的间套作技术,做到了粮食与经济作物共同发展,不但缓解了两作物用地矛盾,还提高了农业种植效益,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最基本物质投入,耕地面积的多少直接关系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心稳定的战略产业,因此,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耕地保护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出发,通过探讨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土壤污染严重、耕地保护利用规划执行不到位等影响粮食生产安全的因素或问题,提出了粮食生产安全视域下的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相关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耕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金融危机和全球粮食紧缺的大背景下,中国耕地面积已逼近仅够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18亿亩"红线"。本文采用非参数方法双产出模型,从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研究山东省耕地利用模式区域特征。结果显示:新时期山东耕地利用模式属于集约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并且从西至中呈逐渐递减特征;属于粗放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山东的中部。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政府部门在进一步加大对耕地保护的同时,适时进行制度创新,激励粮农通过技术进步和合理的投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转型期中国耕地资源的利用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农收益最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套种是小麦减少病虫害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单一的耕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农业生产需要,小麦与其他作物进行套种,可以集约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耕地使用效益,增加年总产量。小麦套种选择适宜的作物和品种,搞好种植搭配,具有高于单作的经济效益的功能。建立合理田间配置有利于解决作物之间及种内的各种矛盾,调控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永胜县地处低热河谷区,耕地资源紧张,长期存在着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的矛盾,烤烟是永胜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从当地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烤烟套种玉米+豌豆”高效种植模式,即在烤烟采收后期(7月份)套种玉米,待玉米12月份收获后,再利用春季倒茬前空档种一季早熟豌豆,实现了一年三熟,  相似文献   

18.
翁清忠 《福建农业》2009,(12):11-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发展高效、省工的种植模式,使粮食生产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和优化,是目前农业和农民迫切需要和要求。多年来,我仉对沿海早作三茬套种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多次的示范。其中花生-甘薯-青葱的连环套种,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热资源,使作物的生育期与有利的气候条件相吻合,也可以明显地节约了农作成本。实现了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谈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土地上按照一定的株距、行距和占地的宽窄比例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是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间作作物的共生期至少占一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套种作物的共生期较短,一般不超过套种作物全生育期的一半。一、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要高矮搭配高矮搭配才有利于通风透光,使太阳光能得以充分利用。如玉米与大  相似文献   

20.
为响应国家保护粮食安全的号召,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又能增加土地的经济效益,在雅安芦山试验喜光的玉米与半喜阴经济作物马蓝的间作种植。经过多年摸索,形成了一套玉米-马蓝高光效间作栽培技术。文章从整地、栽植、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要点。同时也从光能互补利用,水分、肥料、用工季节、病虫害防治方便统一管理,马蓝市场前景等方面上介绍了该技术的优势。本栽培技术采用了适宜雅安山区的一种粮经复合栽培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山区的玉米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