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叙述了通辽市沙化土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对其沙化土地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2年,通辽市在"十二五"期间规划的5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共整合投入资金4.52亿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11.07万亩。(1)沙化耕地得到治理。治理沙化耕地97.7万亩,进一步遏制了山区和沙区土地的沙化趋势,改善了中部沙沼平原区的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林业》2006,(7):47-48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全市沙化土地面积408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75%。是沙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通辽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沙地治理作为立市之本,抓住“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本市实施的有利时机,以科技为支撑,不断深化林业改革,活化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身生态建设,加快了防沙治沙步伐。  相似文献   

4.
新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新疆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对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沙化土地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新疆沙化土地的增长主要是沙化耕地的持续加速增长所致,其次为局部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湖北省2014年第五次土地沙化监测的结果,对当阳市沙化土地分布、沙化类型、沙化程度、沙化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阳市土地沙化类型以沙化耕地为主,沙化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土地沙化处于初始阶段,但沙化趋势严峻.提出了以农艺措施为主,辅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进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科尔沁区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沙化土地面积近30万亩。近年来,科尔沁区把发展沙地葡萄产业作为防风固沙、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牧民栽植沙地葡萄。  相似文献   

7.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总土地面积8891万亩,其中沙地面积占45.5%,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生态建设,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2051万亩,生态环境日趋好转。随之而来,发展林业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显得越来越重要。2008年,通辽市把文冠果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为了促进文冠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现对文冠果的发展历史、经验教训、前景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辽市位于科尔沁沙地腹部,辖五旗一县一市二区,总人口31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39万,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总土地面积8989万亩,其中沙地面积4086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45.5%,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7%,是全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沙化面积扩展  相似文献   

9.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旗县之一。近年来,奈曼旗把生态建设作为生存立命之本,旗委、政府立足全旗沙地资源优势,按照发展知识  相似文献   

10.
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东部,全旗沙漠化土地及潜在沙漠化土地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8%和29.6%,影响了全旗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旗委、旗政府做出决定:到2010年,全旗沙化土地彻底得到治理,草牧场得到有效保护,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乡村公路,宜林地全部绿化,生态环境得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通辽市水蚀荒漠化土地的现状和防治情况,重点对水蚀荒漠化的工程防治技术进行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朝阳市1999年、2004年两次荒漠化普查结果以及相关历史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朝阳市土地荒漠化现状及治理成效作出定性的评价;对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做出定量的分析;分析社会和自然因素对土地沙漠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朝阳市荒漠化土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现处于治理与恶化相持阶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科尔沁沙地概况以及植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评价了现有的成功技术和应用效果,并结合科尔沁沙地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科尔沁沙地生态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进一步探讨了科尔沁沙地植被建设的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西藏沙化动态及其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4年调查结果表明,西藏沙化面积为216842.7km^2其中重度以上的沙化面积占总沙化面积的91.53%;沙化类型以戈壁占绝对优势:草地、未利用地是主要的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全区沙化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剧,但拉萨、山南等地沙化土地有所减少。西藏土地沙化变化是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省防沙治沙工作的了解,在总结甘肃省防沙治沙采取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分析了甘肃省沙漠化现状、沙化土地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ongting Lake Area Using GIS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沙化土地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变化都有指示意义,为了定期掌握本省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信息,为国家和本省制定防沙治沙与防治荒漠化的政策和长远发展规划,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在现状调查统计的基础上,统计各类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的监测方法。与1994年、1999年、2004年、2009年连续四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青海湖及其周围地区从最近20年5次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看,在1999年之前的5年沙化土地是发展的,年均速率达到了2.7%,是有监测数据以来沙化土地发展速度最快的。在其之后的15年保持持续逆转的态势,逆转速率在0.25%~2.3%之间,逆转速度逐步减缓,小有起伏。同时尽管沙化土地总体在逆转,但局部地段仍在扩大,而且沙化土地面积占到区域陆地面积21.4%,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2.6%,而露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较大,比例较高,沙化土地的逆转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可逆性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19.
沙化土地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采用LandsatETM 多时相影像,在地类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用分层分离的方法,提取出沙化土地信息。以全国沙漠化普查地类划分标准中的植被覆盖度为确定沙化土地程度的依据,通过建立NDVI和实测植被覆盖度的回归模型,确定不同程度沙化土地对应的植被覆盖度与NDVI的对应关系,用NDVI阈值进行划分,得到沙化土地程度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