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养殖专业化与规模化集中饲养方式,有利于提高饲养技术、防疫能力和管理水平,与传统方式即农户分散饲养相比,规模化饲养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换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但奶牛规模化饲养也造成粪尿过度集中和冲洗水大量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近些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许多地区迅速崛起的奶牛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已经或正在成为当地环境主要污染源,如何处理粪污模式,成为解决奶牛养殖污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笔者仅根据洮北区目前农户养殖奶牛传统的饲养方式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分散的奶牛养殖方式不符合现代化奶牛养殖模式,要使奶牛业真正成为洮北区农村的主导产业,就必须改变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走集约化经营的奶牛产业发展的道路,开展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奶牛养殖模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3.
奶牛粪便饲料资源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我国规模化奶业的迅速发展.奶牛养殖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和有机废水已成为一些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郊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每年饲养各类畜禽170万头(只),畜禽粪便排放总量达到19亿t,其中奶牛粪便约为2.5亿t.而且相对集中。这对人类、其它生物以及奶牛自身生存环境的污染愈来愈严重。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奶牛场如雨后春笋,在上级各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奶牛生产呈现兴旺发达的景象.各种饲养形式的存在都向养殖小区方向集中发展.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饲养方式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奶牛规模化养殖是指奶牛在奶牛小区或规模饲养场内饲养。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奶牛运动少、产奶量高,集中饲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发奶牛发生酮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本文主要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奶农因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面临饲料来源、环境污染、饲养技术及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是奶制品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奶牛饲草饲料的种植却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点。文章针对贵州省牧草种植现状及奶牛养殖业面临的整体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贵州省种植牧草的种类和面积,分析了牧草种植与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因地制宜养好牛,本地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为贵州地区牧草种植与奶牛养殖业共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度。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是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牛粪的卧床垫料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很多,作为卧床垫料是牛粪利用方法之一。1牛粪作为卧床垫料利用是先进可行的1.1奶牛场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紧迫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奶牛数量的急剧增长,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小区越来越多,粪污的产生也越来越集中,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地区奶牛数量多,强化奶牛饲养管理,采用精细的饲养管理手段,推行科学的饲养方法,减少疾病发病率,延长奶牛的使用寿命,不断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奶牛养殖效益。1 奶牛的生产特点 (1)饲料转化率高 各种畜禽将饲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转化为可食畜禽产品的效率以蛋鸡最高,奶牛其次。  相似文献   

11.
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采取市场预警、储备调节、增加险种、期货交易等措施,稳定发展生猪产业。继续落实生猪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扩大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实施范围。继续落实奶牛良种补贴、优质后备奶牛饲养补贴等政策,实施奶牛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着力扶持企业建设标准化奶站,确保奶源质量。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项目投资,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规模牧场,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降低疫病风险,有利于畜禽粪污的集中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控制乳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然而,规模化饲养,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集约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标准化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推广规模化的目的,因此,规模养殖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决定着规模化推进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奶牛饲养主要是以规模化饲养方式为主,其奶牛场日常管理比较全面、技术水平要求也较高,包括奶牛场环境卫生、饲养管理等,只有应用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技术,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奶牛养殖经济效益,把奶牛场经营好。1奶牛场环境奶牛场内必须干净卫生,安静舒适;牛舍宽敞明亮,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食槽内没有发霉变质及吃剩杂乱的饲料,地面上清扫干净,牛床上没有粪便和污尿,舍内干燥不潮湿、温度适宜、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畜禽饲养业的不断发展,饲养规模呈现持续性扩大的形势,其中奶牛养殖生产规模也随之逐渐的扩大,饲养量每年都在上涨,但是随之增加的还有奶牛感染疾病的情况.在奶牛的饲养生产中,以乳房与蹄部疾病是众多疾病中影响最为严重的.乳房疾病的患牛在产奶质量方面影响比较大,直接对其实际的生产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奶牛如果感染蹄部疾病必然会对其正常行走的能力产生影响,并且以间接的方式削弱奶牛的实际生产性能以及使用年限.所以,在奶牛的饲养生产过程中必须将乳房与蹄部的保健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的奶牛生产是以户为单位分散饲养为主,这种生产方式规模化程度低.难以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无法对奶源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剧了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优良奶牛遗传潜力的发挥。因此,应提倡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增加养牛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建立标准化奶牛生产小区和分户饲养、集中管理的生产模式是黑龙江省发展奶牛业的必然趋势。但在加强奶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必须有健全  相似文献   

16.
李杰 《中国乳业》2010,(6):28-29
目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奶牛养殖小区的发展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从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中饲养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一过渡恰好解决了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养殖小区+农户+企业”的产业化格局,是从家养到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桥梁和奠基石,能够加快奶牛养殖业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硫酸钠(Na2SO4·10H2O),俗称芒硝,皮硝等;性质稳定,中性无毒、易溶于水,性味苦、咸、大寒。近年来,国内外将硫酸钠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已有不少报导,无机含硫化合物在畜禽体内可转化为有机硫。添加硫酸钠可促进胱氨酸的生物合成,并能显著促进畜禽增重、多产蛋、产乳和产毛。我们泌乳奶牛进行了饲喂效果试验,获得了明显的增乳效果,现将该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及场所:该试验选择市奶牛基地的奶牛专业户饲养的德系4~5岁的荷斯坦泌乳奶牛。2.供试泌乳奶牛的选择与分组:从专业户饲养的…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替换与不替换奶牛预混料以及调整矿物质元素配方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奶牛饲养试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的奶牛养殖方式正在从传统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奶牛饲养者吸收先进的牧场经营管理理念,转变牧场经营思维,提高奶牛饲养技术,避免饲养过程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赞奶牛适度规模饲养小区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饲养业要不要由分散户饲养向规模化饲养转变?怎样转变?其说不一。根据反复观察、研究、体会,我十分赞同转变,而且最为赞赏的是奶牛适度饲养小区经营。1由庭院经济走向规模化经营是又一历史性转变家畜饲养由“一大而公”转变为以户有户养为主,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畜牧业快速发展,这是一致公认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奶业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相对集中的奶牛饲养业与之配伍。这就产生了新的矛盾———奶牛饲养过于分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奶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瓶颈。除少数国有大型农(牧)场及部分专业大户外,一般农户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