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此邻。——唐·王勃去年我在日本进修期间,曾与日本学者渡部武先生相识、交游,是很值得记忆的一件事。渡部先生是日本东海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专攻中国文化史,教授“中国古代史”及“古代汉语”等课程。他虽系中年学者,但对我国古代文化及古籍的研究造诣颇深,尤酷爱农史,曾将我国古农书《四民月令》、《四时纂要》以及石声汉的《中国古农书评介》等,译成日文出版。我在东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欣喜地看到他的《四民月令》新译本,拜读后当即撰文予以介绍(发  相似文献   

2.
张彤阳 《农业考古》2022,(4):220-229
唐代继承了前代人在开发与利用微生物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性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与拓展。唐末五代韩鄂编纂的农书《四时纂要》博采众长、搜罗宏富,其内容较为翔实地反映出唐代微生物技术的进展。本文基于《四时纂要》中的相关记载,重点围绕大型真菌的栽培及微生物制品的制作技术展开讨论,进而考察唐代微生物技术的传承、进步与...  相似文献   

3.
《沈氏农书》和《补农书》是反映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明末清初地主经营情况,总结前人和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经验的综合性农学著作。《沈氏农书》为浙江归安(今属吴兴)侠名的沈氏所撰,成书于明代崇祯之末(从书中记载的灾情、物价、生产情况并与沈氏《奇荒纪事》相印证,推定约在公元1640年或稍前),经张履祥的录辑及其弟子的刊印而得以保存至今。全书为:一、“逐月事宜”,相当一篇农家月令提纲,详列各月“天晴”、“阴雨”的农务和“杂作”、“置备”事项。对农业生产经营、家庭副业和生活日用安排得井井有条,张履祥说它是“首列月令,深得授时、赴功之义”。二、“运  相似文献   

4.
鉴于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重要性,以及“农家”在《汉书·艺文志》中的“名不副实”,对先秦农家真实状况的考察始终是一个有诱惑力的课题.但“农家”资料的稀缺和散逸,使得人们错误地将“《上农》四篇”归入农家一类,不是被放入不见记载的《后稷农书》,就是被归到不复存在的《神农》、《野老》.“《上农》四篇”是否为农家资料,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农家思想和《上农》主张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不具同源性.《上农》主张源于法家思想,是法家农战思想的改良,并结合《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进行了论证,说明了《上农》行文风格较为温和的特点,明显受到战国诸子学说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农学著作,计约600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西汉时期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年),宋代的《陈旉农书》(成书于1149年),元代官修的《农桑辑要》(成书于公元1271—1313年)和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公元1313年),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公元1628年)等。在这些著名的古农书中都有关于作物病害的记载,有的农书中还辟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作物病害。关于古农书有关植物病害的知识,以往研究甚少,裘维蕃(1953)和张斌成(待发表)  相似文献   

6.
田村仁左卫门吉茂是日本幕府末、明治初的杰出农学家。他留下的几部珍贵的农书手一稿,是研究日本近代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史料,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特别是经过战后著名农史学家古岛敏雄氏的《日本农业史》、《日本农业技术史》等书的介绍,田村吉茂和他的农书著作日益广为世人所知。近年在日本东京出版了一套由山田龙雄氏等主编的《日本农书全集》(全三十五卷),吉茂的《农业自得》等五部著作被编为该全集的第二十一卷。兹将吉茂的生平及其著作的内容梗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957-13958
古农书文献十分丰富,但“农家条目,至为芜杂”。为此,结合古农书文献演变之轨迹,探讨了由芜杂到分散,再到完善科学分类体系,指出古农书文献不仅是研究我国文明史所必须利用的资料,同时也是促进今天的农业经济、农业文化发展所必须借鉴的宝贵文字载体。  相似文献   

8.
《陈旉农书》为南宋道士陈旉所著,是我国南宋七部隐士农书之一,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书之一.它既继承了我国道家和道教中的哲学思想和技术体系;又继承了我国南宋以前的传统农学思想,在我国农学思想史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直接成为《便民图纂》的直接理论来源,也间接影响了南宋以后大多数农书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赖作莲 《农业考古》2001,(3):108-111
宋元时期是传统农学全面发展的时期,不仅北方旱作传统农学理论及耕作技术日臻成熟,而 且南方农业也突飞猛进。这一时期上承隋唐五代,下启明清两朝,是我国农业发展历史进程 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要了解古代农学发展的过程及其基本情况,最完整的资料还是要依据古农书”(1) 。当时农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农书空前增多。王毓瑚先生的《中国农学书录》中,收 入宋代以前的农书仅有六十多种,宋元时期突增至一百三十多种。宋代农书有105种,元代 则出现了三部好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是农书…  相似文献   

10.
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而唐代是其中一个重要阶段。唐代《千金翼方》"种造药"一节开创古代医书系统介绍药草栽培方法之先河。此外农书《四时纂要》、敦煌吐鲁番文书和唐人诗文皆为研究此期药草栽培史提供了宝贵材料。唐人掌握了包括择地择时、整地、作畦或作垄、种子处理、播种、施肥、浇灌、锄草、采收加工在内的完整的药草栽培流程,其中不乏技术创新,为后世药草栽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补农书》是明末涟川沈氏作,清初桐乡张履祥辑补,反映明末清初浙西地区(主要是嘉、湖,其次是苏、松、杭)农业生产状况的一部农书。现行《补农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沈氏所著,称《沈氏农书》;下卷为张履祥撰写。《补农书》形成于明末清初,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经营地主。经营地主的代表人物沈氏、张氏为指导地主进行有效生产经营,总结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及自身生产经营之道而作《补农书》。“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难得的注重经济效益分析,为经营地主提供经营管理知识的重要农书。”(1)尽管经营地主…  相似文献   

12.
土地测量是农业测量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农业生产所不可缺少的工作。我国古代一直对土地测量工作都很重视,在土地测量技术上有不少成就,其中在测量工具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创造,本文所要介绍的明代的土地测量工具“丈量步车”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例。明代的丈量步车是一种相当先进的丈量工具。它是明代一位著名数学家程大位(1533——1606年)创制的。这种工具在程大位所著《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此书为《算法统宗》的  相似文献   

13.
农业出版社是农业部领导的农业书刊出版事业单位,创建于1958年4月,至今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三十五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著译者、印刷、发行工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帮助下,农业出版社为宣传党的农业政策、推动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业出版社除了出版现代农业技术经济图书外,还担负出版农业古籍整理、农史研究著作的任务。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领导下,农业出版社出版了整理注释的古农书有《汜胜之书辑释》、《齐民要术校释》、《全芳备祖》、《陈(甫方)农书校注》、《王祯农书》、《元刻农桑辑要校释》、《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历  相似文献   

14.
古代“嫁树”是普遍被应用的一种技术措施。《齐民要术》卷4《种枣》篇载:“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斑驳椎之,名曰‘嫁枣’。”原注:“不斧则花而无实,斫则子萎而落也。”唐·韩鄂撰《四时纂要》载:“元日日未出时,以斧斑驳椎斫果木等树,则子繁而不落,谓之‘嫁树’。”明·俞宗本著的《种树书》(公元1379年)载:“辰斧驳斫树,则结子不落。”清·怀荫布修,黄任、郭赓武撰《泉州府志》(公元1870年)载:“(芒果树)实时必以斧乱砍其株,不然则  相似文献   

15.
韩兴勇 《农业考古》2003,5(1):221-229
《农政全书》是明朝末期徐光启所编写的一部系统农书 ,传入日本以后(1) ,在与《农政全书》出版相距六十年以后 ,日本的宫崎安贞以《农政全书》为范本 ,并结合自己的农事经验 ,编写了一部日本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书 ,即《农业全书》。对于这部农书 ,很多日本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在日本近世时期最有代表性 ,最系统的 ,具有最高水准的农书 ,在此书的出版以后五十年里 ,超越它的农书是找不到的 ,以后日本各地出现的农书 ,都多少受它的影响 ,以它为范本结合当地的农事经验 ,编写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书(2 ) 。因此日本农学界对《农业全书》作出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是个农业气象发达的国家,气象学一直为农学家所重视。古代的主要农书中都有气象学的内容,如王祯《农书》有“授时篇”,徐光启《农政全书》有“授时”和“占候”各一卷,还有几种有关农业气象的专著,如元末娄元礼的《田家五行》、清末梁章钜的《农候杂占》等。对于气象学的研究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中国古代的气象学带有农业气象学的性质。本文的目的是把中国古代有关农业气象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近代的研究作一概述,对于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许有某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1.《亲民鉴月集》,土居水也撰,大约成书于1564~1628年间,(近来有的学者认为成书于629年以后),这是日本目前传世的最早的古农书。它原是日本古籍《清良记》的卷七。内容包括农业政策及农业技术两大部分。全一卷。2.《百姓传记》,著者不详,成书于1681年前后,是一部以稻作技术为中心的综合农业技术类的农书。包括作物栽培、土壤培肥、农具、水利工程等内容。全十五卷。3.《会津农书》,佐濑与次右卫门撰,写于1684年。此书全三卷,内容很丰富,上卷为水稻栽培技术,中卷为旱地作物栽培技术,下卷为农家杂务及农村经济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韭菜作为中国的本土蔬菜,自先秦以来一直是我国人民餐桌上最基本的菜品之一,并在相关礼仪和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魏贾思勰撰《齐民要术》,从选种、播种、治畦与肥水管理、收割方法等多个方面,阐释了韭菜栽培技术。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先秦秦汉以来韭菜栽培实践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该技术传承和发展的大框架。韭菜的栽培技术自唐代中晚期以来有了明显的发展,即唐末《四时纂要》中出现了能够节省土地种子并提高生产效益的移栽技术;元代农书则分别记载了育苗移栽与分根移栽;明清时期,该技术在南北方均获得广泛的应用。宋元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韭菜的软化栽培技术,通过地窖软化和覆土粪软化培育出味道更为鲜美的韭黄和韭芽。这一技术创新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冬春季节市场蔬菜供应,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人的收入。韭菜栽培技术在历史时期既获得稳定的传承,同时也有可喜的发展和创新,这或许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9.
四、犁耕农业的巩固发展与中国耕犁的完备化,宋代以后,是我国犁耕农业巩固发展的时期,犁耕已经成了农业生产不可动摇的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出现了言耕必犁,言农必牛,视牛如宝的现象。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农家以牛为耕种之本州”《陈旉农书》中专设“牛说”一节,指出:“农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财用之所以从出,非牛无以成其事耶。较其轻重先后缓急,宜莫大于此也。”“牛最农事之急务,田亩赖是而后治。”并认为“牛之功多于马也审矣。”因此,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一直以来重视对我国农书的研究。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齐民要术》《耕织图》、陈旉《农书》、王祯《农书》《农桑辑要》《农政全书》上,其中对《齐民要术》较为关注。日本的中国农书研究拥有稳定的研究团体,呈现出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重视历史文献与实地调查等特征。理清日本对中国农书的研究状态,可以为我国学者开展农书研究提供他者视域的基础信息,也能为我国农村发展研究及乡村文化的域外传播提供跨文化思考及借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