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油菜毯状苗形成壮苗的关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以探索适合机械移栽的油菜毯状苗培育方法,为生产上培育高质量油菜毯状苗提供依据。本文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设置播种密度和施肥水平二因素试验,分析其对秧苗存活率、绿叶数、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增大,秧盘存苗数显著降低,叶片数、绿叶数减少,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减少的幅度更大,根冠比下降;同时,根颈和苗高变长,秧苗充实度下降。密度过小,虽然毯状苗的素质提高,但不利于秧苗成毯和移栽,移栽后的密度也不能保证。因此,综合考虑毯状苗素质、适合机械化移栽和栽后的效果等方面,在晚稻茬口需要苗龄为30~40 d左右时,播种密度在800粒盘-1的基础上喷施3 g L-1尿素溶液是培育毯状苗壮苗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2.
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以‘宁杂1818’和‘苏油4号’为材料,在水稻标准硬质育秧盘内培育油菜毯状苗并进行移栽。通过设置不同的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研究施薹肥施用时期和施氮量对毯苗移栽油菜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薹肥施用时期和增加施氮量均可以增加植株高度,但主茎高度变化不大,增加主要在主序轴长度上。增加薹肥施用量可以增加籽粒产量,高氮处理比低氮处理增产8.16%;全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分别增加13.44%和8.65%,千粒重下降4.59%。适当推迟薹肥施用时期籽粒产量增加。薹高50 cm时施肥比0、30 cm时施肥分别增产13.54%、5.01%,全株角果数分别增加11.98%、2.74%,每角粒数分别增加9.76%、6.66%,千粒重下降2.5%、0.89%。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移栽机以半自动移栽机为主,取苗阶段需人工投苗,栽植由机械部件来完成,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为此,设计试制了由顶苗机构、横向送苗机构、纵向送苗机构等组成的油菜钵苗取送苗系统,并通过调速电动机驱动进行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顶苗频率对横向送苗精度影响不大,统计在顶苗频率为70株/min时,横向送苗单次平均进给误差为±1 mm,纵向送苗单次平均误差为±2 mm,取苗成功率达到95%以上,满足设计要求。该研究可为全自动油菜钵苗移栽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椰子胚培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以海南高种椰子胚培试管苗为移栽试材,研究了不同胚培苗质量﹑栽培基质、移栽环境对椰子胚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椰子胚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在于胚培苗的质量,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胚培苗成活率高。正常苗﹑少根苗﹑污染苗的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6.7%﹑29.5%﹑36.4%。最理想的移栽基质为草炭:椰糠:河砂=2:1:1;在培养室环境下移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植物外源激素6-BA和NAA不同配比对甘薯愈伤分化、继代扩繁、试管苗移栽后生长的影响,建立高效的甘薯茎尖离体脱毒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以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甘薯品种‘烟薯25’、‘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为试验材料,在MS培养基中添加6个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配制愈伤分化培养基和继代扩繁培养基。探讨茎尖组织愈伤率、成苗率、愈伤组织直径、叶片数,同时调查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叶片数量、株高、基部茎粗等的差异,研究组培苗愈伤分化、继代扩繁和移栽后生长的最佳配方。‘烟薯25’和‘普薯32’的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4处理(1.5 mg/L 6-BA+0.2 mg/L NAA)下最高,‘龙薯9号’和‘商薯19’愈伤分化成苗率在A3处理(1.5 mg/L 6-BA+0.1 mg/L NAA)下最高;‘烟薯25’在B4处理(0.5 mg/L 6-BA+0.4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快,‘普薯32’、‘龙薯9号’和‘商薯19’在B3处理(0.5 mg/L 6-BA+0.2 mg/L NAA)下继代扩繁培养长势较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生长快。在...  相似文献   

6.
不同育苗材料对烟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肝石和腐熟农家肥为材料,配比成不同的基质替代物进行烤烟漂浮育苗基质替代试验。研究不同基质材料配比对烟苗出苗率、烟苗茎高、茎围、根茎鲜干重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苗出苗率随基质中腐熟农家肥的含量增加而降低;烟苗的农艺性状指标中,添加腐熟有机肥比例高的处理优于添加量低的处理,处理3的烟苗农艺性状指标与常规基质对照处理间差异小;不同基质配比处理的烟苗农艺性状指标重复间差异较大,影响漂浮育苗的整齐度。  相似文献   

7.
生姜试管苗无土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姜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生姜长期采用老熟的根状茎进行无性繁殖,不仅繁殖系数低而且容易导致种性的退化,通过生姜的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脱毒脱菌而且可以快速繁殖,有效解决生姜生产中的问题。通过对移栽于不同基质的生姜试管苗生理指标的测定,找出最适的移栽基质,从而为完善生姜组培苗的工厂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生姜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中,用HgC12(0.1%)消毒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时间为10min;生姜试管苗最适移栽基质为珍珠岩:蛭石=1:1的混合基质。  相似文献   

8.
棉花三种育苗移栽新方法缓苗期棉苗若干生理生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9年春秋2次试验旨在比较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水浮育苗带基质移栽和无土育苗无钵移栽3种方法缓苗期棉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2次试验育苗均在温室进行,春季试验幼苗移栽大田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秋季采用微区设计,均为3次重复。结果表明:3种育苗方法2次试验均因移栽时产生的逆境胁迫而使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在缓苗期内呈现先急剧升高而后迅速下降再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缓苗期内SOD、POD、CAT三种酶活性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再稳定于某个水平,且三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基质苗从缓苗后期开始,新根生长迅速且在取样结束前总长高于无钵苗,低于水浮苗,但三者无显著性差异。基质苗的干重和叶面积介于水浮苗与无钵苗之间。  相似文献   

9.
不同腐殖酸含量基质对烟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腐殖酸应用于烟草漂浮育苗的前景,改进烟草漂浮育苗基质提升烟苗品质,以‘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腐殖酸含量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影响烟苗的生长发育,主要包括烟苗的茎高、生物量及根冠比,且腐殖酸促进烟苗生长的作用随着基质中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2)基质中添加腐殖酸对烟苗的还苗期时间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影响烟苗的移栽成活率,以30%的腐殖酸含量下烟苗的还苗期最短,且移栽后的成活率最高。(3)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一定程度影响烟苗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大小,且以腐殖酸含量为30%的处理烟苗生理特性各指标较适宜。综合来看,育苗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影响烟苗的品质,适宜的腐殖酸含量能显著提高烟苗的整体品质,基质中最适宜的腐殖酸含量为30%。  相似文献   

10.
以核桃壳为铁皮石斛栽培的主要基质,按不同比例混合松树皮和锯木屑,同时结合大棚最佳露苗时间的筛选,进行铁皮石斛栽培试验,以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并解决目前铁皮石斛栽培中基质成本过高、传统基质资源枯竭等问题。设计L9(34)正交试验,将核桃壳作为基本基质,以不同比例松树皮、锯木屑及铁皮石斛生根瓶苗大棚露苗时间为因素,探究铁皮石斛栽培中较适宜的大棚露苗时间及核桃壳作为主要基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露苗时间对铁皮石斛炼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在单基质中,对瓶苗成活率而言,锯木屑最高,核桃壳和松树皮次之;对于生长势而言,松树皮略高于核桃壳,两者均显著高于锯木屑。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露苗时间为14 天,适宜的混合基质配比为核桃壳60%、松树皮30%、锯木屑10%。综上所述,混合基质以核桃壳为基本基质栽种铁皮石斛是可行的,结果为云南大理漾濞地区丰富的核桃壳资源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大理漾濞地区铁皮石斛的规模化栽培提 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小型自走梳齿式采棉机的采棉头设计了采摘装置,该采摘装置由10组带齿链条在采棉室内按一定规律分布而成,由链轮链条机构传动,单向回转。为研究该装置的齿片长度、齿片在链条上的排列方式、带齿链条的转速、采棉装置前进速度对采摘装置的采净率、籽棉含杂率和撞落棉损失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齿片的长度为22 mm,齿片在链条上等间距对称安装,带齿链条的回转速度为100 r/min,采棉装置的前进速度为0.3 m/s时效果最好,采摘装置采收棉花的采净率为89.74%,籽棉含杂率为10.32%,撞落棉损失率为6.24%。  相似文献   

12.
稻草基质的制备处理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机插水稻育秧基质来源,研究了不同配制和制备处理的稻草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基质育秧的配制成分和制备方法对秧苗素质有明显的影响。基质中加肥加菌堆沤和不加肥堆沤处理的出苗率高于其他处理5%~10%;加土基质和加发酵菌堆沤发酵处理,能增加水稻秧苗的苗高、假茎宽、单株干物重、植株叶绿素和氮素含量,降低植株糖氮比,显著地提高水稻秧苗素质。加土稻草基质处理的秧苗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全稻草基质处理秧苗约1~13 mg/g,淀粉含量低约8~28 mg/g,糖氮比低于全稻草基质。机插稻秧苗氮含量在30 mg/g左右、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65~80 mg/g、糖氮比为2.5左右,秧苗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好。稻草可以取代营养土作为培育水稻机插秧苗的基质。加入少量土壤和发酵菌堆沤发酵的稻草基质育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减少组培苗苗圃培育时间,延长种苗大田生长时间,提高单位面积产蔗量,提高种苗繁育速度,促进健康种苗的繁育与推广,为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直接移栽大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以新台糖22号茎尖脱毒健康组培丛栽苗为材料,比较移栽前不同水肥炼苗条件、移栽时间、移栽方式及移栽后的光照条件等对单株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移栽前对丛栽苗进行控水控肥炼苗10天左右,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达89.5%,与对照达极显著水平,蔗苗成活后其长势优于对照;丛栽苗分单株后移栽时间越快成活率越高,一般不超过4小时为宜;移栽深度2-3cm为宜,过浅成活率下降,过深分蘖苗数减少或没有分蘖苗;利用遮光率为70%以上的遮荫网遮光,成活率可达95.8%-97.2%;春季移栽、仿水稻栽培插秧式移栽等利于甘蔗裸根苗的成活;【结论】在丛栽苗圃中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组培苗,移栽过程中加强水分、光照管理,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裸根苗可直接进行大田移栽。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黄沙资源,对黄沙进行改良,制备适合辣椒生长的新型黄沙基质块。研究测定黄沙基质块的总氮含量、pH、EC值、力学性能,考察基质块对辣椒苗期以及定植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沙基质块氮素释放速率在第7周时养分释放率达到74.4%,基质块3种酶活性分别比基质高60.5%、69.1%、62.4%。采用分段掉落且第一次掉落高度高于第二次掉落高度的方式移栽,可有效降低基质块的损伤。定植后基质块培育辣椒幼苗生长状态优于黄沙基质培育辣椒。基质块培育辣椒其中所含的辣椒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基质培育高28.57%、29.2%、3.31%、10%、20.41%。该黄沙基质块能缓慢释放养分,能为幼苗以及定植后的辣椒生长提供营养,且栽培作物生长状况及品质都显著优于普通基质。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南抗9号为研究材料,探讨棉花无土苗移栽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1叶壮苗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2)打洞移栽无土苗成活率较高。(3)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16.
轻简化基质育苗棉苗栽前离床期耐受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棉花轻简化基质育苗技术下的幼苗离床耐受生理相关特性,为其安全存放和运输保护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了育苗基质添加保水剂和不添加保水剂的处理,以中棉所50为材料,研究了29 d苗龄的幼苗不同离床和复水条件下的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室内条件下棉苗离床的耐受过程中,幼苗叶片逐步失水,引起从叶片外部表层细胞结构到内部生理的一系列变化,最终影响移栽成活率。其中,离床3 d内是安全期,叶片含水量的损失不到5%,且及时复水后能达到幼苗离床前初始状态的98%以上,移栽成活率均在99%以上;此时叶片表层细胞结构相对完整,细胞连接相对平滑,保卫细胞相对饱满。离床5 d为临界期,此时复水仅能达到初期的93%左右;第5至7天叶片失水最快,这个阶段相对含水率日均下降15百分点;当失水降到50%以下(11 d后)时,叶片表层细胞皱缩较严重,细胞壁皱褶明显,气孔塌陷较深,复水后恢复能力弱。失水过程中真叶内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力随离床时间增加而上升/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在前5 d上升,5 d后开始下降。【结论】保水剂有利于维持离床棉苗体内水分,缓解离床期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有机物料水稻育秧基质的持水性及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龙稻1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秸秆和稻壳为有机物料与有机肥、草炭、沸石、蛭石、细河沙、碳粉等按不同配比混合,进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的水稻育秧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料育秧基质的容重与最大持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有机物料育秧基质的失水率在一定范围内都可以满足育秧要求。CO1C为最优基质,基质栽培期间无病虫害发生且所育水稻苗素质最好,达到壮秧效果。利用有机物料配制的育秧基质符合机插秧苗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壮秧效果,可以代替普通土壤应用于水稻育秧生产中。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苗木失水以及电阻值对成活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对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下苗木含水量、电阻值及栽植成活率,分析它们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含水量减小、失水率增大、电阻值增大、苗木栽植成活率显著下降。本试验所用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栽植成活率为40%时的苗木含水量与电阻值分别为2.82 g、8.45 g、0.44 g和32.75 MΩ、1.86 MΩ、19.82 MΩ。  相似文献   

19.
甘蔗组培裸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技术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甘蔗组培裸根苗在不同季节的大田移栽成活率,通过搭建小拱棚对‘新台糖22号’甘蔗脱毒组培裸根苗进行栽培。比较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和小拱棚顶部不同透气孔的设置、不同假植天数及不同季节对甘蔗组培裸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生长的影响。研究缩短甘蔗组培苗育苗周期的同时又能提高甘蔗组培苗的大田移栽成活率及生长速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增殖苗处理方式之间的成活生长差异不显著;移栽当天在小拱棚顶部设置直径1~2 cm的透气孔,裸根苗移栽成活率可高达93.5%,与对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假植天数为20~40天,每年的2月至10月均适合运用小拱棚进行甘蔗组培裸根苗的大田移栽。从根本上达到了缩短育苗周期,减少中间生产环节,降低育苗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