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牦牛乳中上皮粘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SDS-PAGE研究了108头麦洼牦牛和98头九龙牦牛乳MUC1的生化遗传特性,结果表明;牦牛乳MUC1呈现出多态性,表现为一条或两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SAS-PAGE分析发现4种分子量的MUC1区带,依次为A:208kd,B;200kd,C:196kd,D185kd,分子量大于荷斯坦牛。麦洼牦牛MUC1基因座受A、B、C、D4个复等位基因支配,有9种基因型;九龙牦牛乳MUC1基因座受A、C、D3个复等位基因支配,显示5种基因型,两品种牦牛乳MUC1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均偏离哈代-温伯格定律(P<0.01),麦洼牦牛乳MUC1基因座遗传变异程序大于九龙牦牛。  相似文献   

2.
采用SDS-PAGE法分析9个山羊群体乳中上皮黏蛋白MUC1遗传多态性,并通过构建的线性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乳MUC1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产羔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个山羊群体中,乳MUC1在SDS-PAGE上均呈现出了丰富的遗传多态性,表现为1条或2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317个个体共检测到7个不同分子质量的MUC1区带,分别代表A、B、C、D、E、F、G7个等位基因,共有17种基因型。(2)乳MUC1位点对山羊产羔数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基因型为CC、EE和FF的个体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显著大于基因型为BB、BD和CF的个体最小二乘均值(P<0.05)。因此,说明山羊乳MUC1遗传多态性有望作为产羔数的有效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川5个地方山羊品种及波尔山羊乳上皮黏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山羊乳MUC1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2种基因型和9个等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为205~278ku,明显高于普通乳牛;MUC1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及其分布存在品种间差异;山羊乳MUC1基因杂合度较大,遗传变异程度高;根据乳MUC1等位基因频率对6个山羊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了IPEC-J2细胞不同时间点紧密连接蛋白3(claudin 3,CLDN-3)、细胞角蛋白8(cytokeratin 8,KRT8)、黏蛋白1(mucin 1,MUC1)3种蛋白mRNA的表达量变化。本试验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感染IPEC-J2细胞,探索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是否通过维持或改善CLDN-3、KRT8、MUC1蛋白mRNA表达来增强细胞的屏障功能,是否对IPEC-J2细胞感染TGEV后的屏障功能产生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正常细胞对照组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随时间没有显著变化(P> 0.05),MRS培养基对照组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单独处理组对细胞MUC1、CLDN-3及KRT8蛋白mRNA表达量呈显著上调作用(P< 0.05);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TGEV试验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处理24、36和48 h,MUC1、CLDN-3及KRT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 0.05)。结果表明,食淀粉乳杆菌代谢产物不仅能提高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还能负调节TGEV诱导的MUC1、CLDN-3及KRT8在IPEC-J2细胞上的表达,从而加强IPEC-J2细胞对TGEV感染的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测MUC1在乳腺肿瘤的侵袭、转移及病理分级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了47例犬乳腺肿瘤组织(20例良性,27例恶性)和3例健康犬乳腺组织中MUC1基因的转录情况,通过IHC检测MUC1在犬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关系。结果发现:MUC1基因和MUC1在犬乳腺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在不同的恶性分级中差异显著(P0.05)。研究显示MUC1基因和MUC1可作为犬乳腺肿瘤诊断和恶性程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采用SDS-PAGE研究成都麻羊乳上皮黏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并以金堂黑山羊、乐至黑山羊、自贡黑山羊、藏山羊作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成都麻羊与对照山羊乳MUC1的多态性丰富,成都麻羊有7种基因型、5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C、D、E,金堂黑山羊7种基因型、6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B、C、D,乐至黑山羊6种基因型、6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B、C、D,自贡黑山羊5种基因型、5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A、C、D,藏山羊3种基因型、3个等位基因优势基因为C、D。乳MUC1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品种间有差异;根据乳MUC1等位基因频率对供试山羊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成都麻羊与金堂黑山羊的遗传距离最小(D=0.2507)先聚为一类,再依次与乐至黑山羊(D=0.2831)、自贡黑山羊(D=0.3721)、藏山羊(D=0.4752)聚为一大类,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成都麻羊与对照山羊品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7.
α-乳白蛋白在UHT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本文采用HPLC和SDS—PAGE法研究UHT牛奶中的α-乳白蛋白成分。研究发现,经UHT处理的牛奶,由于受乳清蛋白部分变性的影响,使得HPLC法难以准确测定UHT牛奶中α-乳白蛋白含量,但是对变性电泳法的准确测定影响不大。结合HPLC和SDS—PACE法,测得UHT牛奶中α-乳白蛋白的含量为1.98mg/mL。  相似文献   

8.
MUC4和MUC13基因作为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il,ETEC)F4的重要抗性候选基因,可能在断奶仔猪抗ETEC F18菌株的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试验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了MUC4和MUC13基因在梅山猪ETEC F18抗性型和易感型个体11个组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肌肉、胸腺、淋巴结、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表达水平及差异。结果显示,MUC4和MUC13基因在检测的11个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胸腺和淋巴组织中,MUC4基因在抗性型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易感型个体(P0.05);在肺脏组织中,MUC13基因在抗性型个体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易感型个体(P0.05),且MUC13基因在抗性群体肠道中的表达水平较高。由此推测,MUC4基因在免疫组织、MUC13基因在肠道组织的高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免疫能力,保护和润滑肠道,从而抵抗ETEC F18菌株对机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中国荷斯坦牛牛乳生化组成及乳蛋白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中国荷斯坦牛脱脂乳,乳清及酪蛋白组分,并对乳中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上皮黏蛋白MUC1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脱脂乳和乳清中,分别以CN和β-Lg含量占优势;在CN中以α-CN和β-CN含量为主,而κ-CN含量相对较低,中国荷斯坦牛乳中β-Lg,κ-CN和MUC1均表现出遗传多态性,α-La,αs1-CN,β-CN呈单态,中国荷斯坦牛平均基因一致度(J),基因多样度(H)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0=6305,0.3695和1.5860。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PCR方法从停乳链球菌C588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IG基因,用T/A克隆法将其插入pBS—T载体,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IG。用BL21(DE3)/pET系统表达Trix—MIG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m blot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PCR扩增产物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中停乳链球菌MIG基因(AF354651)序列同源性为99%。SDS—PAGE显示,经IPTG诱导后BL21(DE3)/pET-32a(+)-MIG总蛋白中出现一条相对分子质量为89ku的新蛋白条带。Westem blot分析显示,MIG蛋白可与停乳链球菌多克隆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MIG融合蛋白的表达为MIG在细菌致病中的作用研究以及相关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草地藏系绵羊乳的组成及乳蛋白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63只草地藏系绵羊乳常规营养成分的含量,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乳蛋白组分及乳蛋白多态性。结果表明:草地藏系绵羊脱脂乳中蛋白含量为(48.45±1.66)g/L,乳糖含量为(41.93±0.64)g/L,乳脂肪含量为(69.43±1.44)g/L;脱脂乳蛋白主要包括α-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酪蛋白、免疫球蛋白等组分,酪蛋白的相对含量约为52%。乳中酪蛋白、β-乳球蛋白均未检测到多态性。试验检测到4种分子量类型的乳上皮粘蛋白(MUC1),分子量分别为214、209、207和205 ku。试验结果提示,草地藏系绵羊乳蛋白多态性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乳酸杆菌LA-5对雏鸡肠道黏蛋白MUC2含量变化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饲喂乳酸杆菌雏鸡回肠、盲肠、直肠MUC2m RNA及相应肠液MUC2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饲喂乳酸杆菌雏鸡肠道MUC2m RNA表达及肠道MUC2含量在饲喂后1~18 d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其中直肠MUC2m RNA表达水平在饲喂后1~7 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回肠肠液MUC2含量于饲喂后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乳酸杆菌对雏鸡肠道组织黏蛋白MUC2基因表达和分泌均有影响,能促进肠道黏液分泌,提高雏鸡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15,(12):12-17
腹泻是现代猪场集约化规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F4ac以及F18是导致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微生物,而MUC13和FUT1分别是控制仔猪大肠杆菌F4ac以及F18易感或抗性的主效基因。本试验对淮安市淮阴种猪场的苏淮猪核心群做了MUC13和FUT1基因的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整个苏淮猪核心群中MUC13的G等位基因频率较高,其中公、母猪群体分别达到0.625和0.568,有利于苏淮猪抗腹泻性能的选育提高;然而FUT1的A等位基因频率较低,其中公、母猪群体分别为0.250和0.190。根据苏淮猪MUC13和FUT1基因多态性结果,制定了以MUC13基因的选择为主,FUT1基因选择为辅的抗腹泻群体的分子选育方案,以期通过结合常规育种手段来提高苏淮仔猪对腹泻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应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法、荧光定量PCR、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饲喂双歧杆菌后雏鸡肠道杯状细胞数量、MUC2 mRNA表达量及肠液黏蛋白2(MUC2)含量变化进行研究,揭示双歧杆菌对雏鸡局部黏膜免疫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双歧杆菌后1~18 d雏鸡肠道杯状细胞数量、MUC2 mRNA表达量及肠液MUC2含量不同程度高于对照雏鸡。其中,回肠杯状细胞数量、MUC2 mRNA及肠液MUC2含量于饲喂后1~4 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结直肠MUC2mRNA于饲喂后1~7 d极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1)。结果表明,双歧杆菌能增加雏鸡肠道杯状细胞数量,提高MUC2的分泌量,增强雏鸡肠道黏膜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了50头荷斯坦牛乳的MUC1的生化遗传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乳MUC1呈现多态性,呈现出一条或两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从中共发现5种分子量分别为196kd、190kd、183kd、176kd、156kd的复等位基因的MUC1区带。由此可知,荷斯坦牛乳MUC1基因座受A、B、C、D、E5个复等位基因支配,表现出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了50头荷斯坦牛乳的MUC1的生化遗传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荷斯坦牛乳MUC1呈现多态性,呈现出一条或两条迁移率不同的区带,从中共发现5种分子量分别为196kd、190kd、183kd、176kd、156kd的复等位基因的MUC1区带.由此可知,荷斯坦牛乳MUC1基因座受A、B、C、D、E5个复等位基因支配,表现出6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藏山羊乳主要营养成分及乳酶、乳清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分布于西藏和四川地区的藏山羊乳蛋白、乳糖和乳脂含量,并对乳中4种酶活力及乳清蛋白的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藏山羊乳中3种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脱脂乳中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乳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81.9±37.8、7.7±3.5、437.4±93.0、532.7±202.6单位。乳过氧化物酶在体外可被10~(-5)M的硫氰酸根或乳酸根活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乳LDH分出LDH_1、LDH_2和LDH_3三带,各带所占百分比例分别为50.6±4.5、31.6±4.2和17.8±3.3,提示乳LDH不是来源于血液。用SDS—PAGE可将乳清蛋白分出5条区带。  相似文献   

18.
观察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胃黏膜胃肠黏蛋白1(MUC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给药治疗后,于试验第4周、第8周、第12周和第16周分批处死动物,取胃组织作病理检查,计算胃重量指数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技术检测MUC1和iNOS在胃组织的表达。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成模率为72%并出现胃黏膜损伤和胃肠功能紊乱,模型组第12、16周胃重量指数下降(P<0.05,P<0.01),中药组胃重量指数在第16周下降(P<0.05);模型组MUC1在第8、12和16周随病程进展而降低(P<0.05,P<0.01),中药组MUC1在第8、16周降低(P<0.05);模型组iNOS在第4周时降低,第8、16周升高(P<0.05),中药组iNOS在第8、12和16周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果说明,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可诱导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iNOS在糖尿病胃黏膜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MUC、NOS之间可能存在间接和直接的相互作用,补中益气丸可能通过升高MUC1、降低iN-OS在胃组织表达,阻止胃肠黏膜损伤和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观察补中益气丸对糖尿病大鼠胃组织MuC1、COX-1、COX-2、cNOS、iNOS不同病程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采用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组织NO、PGE2、6-ketoPC-F1d、MuCl、COX-1、cOX2、cNOS和iNOs随病程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出现胃黏膜损伤和胃肠功能紊乱,胃组织MUC1、COX2、iNOS发生显著变化.MUC1随病程进展逐渐降低,iNOs和COX-2表现为早期活性降低,晚期活性升高,PGE2、6-keto—PGF1d和NO随病程显著升高,相关分析发现.COX1与cNOS呈显著正相关,与iNOS呈著负相关。补中益气丸能调节MUC1、COX-2、iNOS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阻止胃黏膜损伤。结果表明,STZ腹腔注射结合乙醇灌胃的方法可成功诱导糖尿病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iNOS与COX2可能为相互协作和相互介导的关系,在糖尿病胃黏膜损伤方面起重要作用,补中益气丸通过升高MUC1、降低iNOS和COX-2的表达及其相互作用,阻止胃黏膜损伤和糖尿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已有大量研究将猪MUC4基因第17内含子243位点作为ETEC F4ab/F4ac抗性的重要遗传标记,本研究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138头大白猪MUC4基因第17内含子243位点多态性,利用RT-PCR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组织mRNA表达水平,同时测定部分重要细胞因子(IIL-1β、IL-4、IL-6、IL-8、IL-10、IFN-γ、TGF-β及TNF-α)的水平,旨在分析该位点对基因表达和重要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下一步将该位点作为遗传标记用于分子选育提供指导和依据。结果表明:在大白猪群体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定义为AA、AG、GG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2、0.46、0.12。MUC4基因在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心脏、肺和肾脏中表达量较高;GG基因型个体在各个组织中MUC4基因mRNA表达水平普遍高于AA和AG基因型个体。GG基因型个体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AA和AG型个体(P0.05),其他细胞因子3种基因型个体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将MUC4基因第17内含子243位点变异作为潜在的重要遗传标记用于大白猪的分子选育,不仅会提高断奶仔猪对ETEC F4的抗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机体的一般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