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食性鱼类的同类相残是对生存资源是一种争夺现象,就个体发育进程而言,同类相残的程度分发生期,高峰期,相对安全期三个阶段,同类相残的原因与放养密度,个体大小差异和饵料丰度密度相关本文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鱼类放养临界密度的观点,关系到放养安全和效益,种群的密度调节受饵料主度,个体大小差异等因素影响,进而提出防止同类相残现象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当前,颗粒饲料高产养鱼技术正在逐步普及。如何降低饵料系数,降低单位养鱼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1 首先鱼类种类的优劣和放养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饲料系数的高低。同一鱼类不同品种、放养密度及鱼种规格的大小都对饲料系数的高低产生影响。因此,选择大规格、生产速度快的优良品种,以适中的密度放养,成为降低饲料系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苗种放养1.规格与密度根据计划产出量与产出规格、水环境好坏和放种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计划产出量应根据长吻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耗氧量水平)和水质条件等合理确定,总的要求是既要充分利用网箱的有效空间,而又不可单纯追求单位产量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4.
在海湾扇贝筏式笼养不同养殖密度试验的基础上,详尽分析了养殖密度与成贝个体大小、成活率、贝柱产量及产值等养殖指标的关系。综合评价了不同养殖密度的经济效益。提出在河北省海湾扇贝养殖区,放养密度以35个/层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于2021年2—11月开展了不同放养密度对纯雄河蟹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不同密度组,分别为密度Ⅰ组(2只/m2)、密度Ⅱ组(3只/m2)。结果表明,河蟹平均体质量、质量增加率及特定生长率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月份时密度Ⅰ组个体的平均体质量显著高于密度Ⅱ组个体(P<0.05);河蟹性腺发育速度同样与蟹种放养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性腺发育期间密度Ⅰ组个体的生殖蜕壳率及性腺指数均高于密度Ⅱ组个体,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结束后,密度Ⅰ组个体平均体质量及最终成活率均高于密度Ⅱ组,与之相反,密度Ⅰ组最终产量及饵料系数均低于密度Ⅱ组,但两密度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指出,高密度养殖可以提高河蟹养殖产量,但会影响河蟹平均规格及成活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蟹种放养密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余生活的不断丰富,为了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越来越多的人在庭院居室饲养了金鱼。因金鱼是变温的水生动物,其生理活动受季节的水温变化尤为明显,夏季天气炎热,水温相对较高,准确掌握夏季管理是金鱼饲养中的关键。现就金鱼饲养管理中的几点体会简介如下:一、合理密度夏季水温高,应根据水体大小,合理放养。密度过稀,造成资源浪费,密度过高,则会影响生长,而且死亡率增加。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在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50厘米的水族箱中以下密度较为合理(见表1)。表1 各月放养密度二、科学投饵夏季金…  相似文献   

7.
赵斌 《渔业现代化》1999,26(1):16-17
本试验在鱼种池中在套养不同密度的天然河蟹苗培育扣蟹,成蟹,比较合理的放养密度,经试养,精养鱼种塘的放养密度在3.75~6.0千克/公顷,鱼种池中套养的密度定在0.45千克/公顷以下。append  相似文献   

8.
养殖密度对毛蚶幼虫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幼虫养殖的最佳密度,本研究设定了5个不同的放养密度(2、5、8、14、20 ind/m L),养殖实验从D型幼虫阶段一直持续到幼虫完成附着变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水体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显著升高(P0.05);幼虫密度为20 ind/m L时,分别达到最大值0.089 mg/L和0.008 mg/L。溶解氧浓度则随幼虫密度的增大呈现下降的趋势,幼虫密度达到14、20 ind/m L时,显著低于其他密度组(P0.05)。幼虫的生长速率随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5~8 ind/m L为幼虫最佳生长密度。幼虫的存活率也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当幼虫的放养密度为20 ind/m L时,存活率仅为35%。放养密度为8 ind/m L时,幼虫的附着密度最大,且在附着基下层的附着密度显著高于中层和上层(P0.05)。同时,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幼虫附着变态的时间被延长,附着变态规格也显著减小(P0.05)。因此,综合考虑各种要素,规模化苗种生产中幼虫的培育密度控制在5~8 ind/m 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刺参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海产品,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在刺参的养殖过程中密度是关键。根据试验,体长4cm的大酋,放养密度适于在2万头/亩以下;浅海网围养殖,放养密度为1万一1.5万头/亩;沉箱养殖,最好位于海带或扇贝养殖筏架下,建议投苗量也不超过60头/平方米。对刺参养殖密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性比搭配与放养密度日本鳖亲鳖的性比搭配和培育密度与其它品种有很大的不同,应根据其年龄体重而定,所以在培育过程中要求每两年清一次塘进行性比和密度调整。具体各年龄与体重的性比搭配与培育密度见表3。  相似文献   

11.
泰国农业科技火学水产养殖系利用具有循环水系统园形水泥池进行养蟾胡子鲶试验,目的是估价不同放养密度对鱼的成活率、生长、产量、饲料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981年6月16日利用6个15m^3的水泥池分作三个组放养平均体重为0.1克的蟾胡子鲶鱼苗,其密度分别为5000尾、7500尾、10000尾,每组两个池,用浮性颗粒饲料喂食,养到11月15日。各组平均成活率(%)、绝对增重(克)、产量(公斤)、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分别为:低放养密度处理的为79.53、96.07、381.49,1.40、44.38;中等放养密度处理的为91.06、89、607.32、1.49、53,62;高放养密度处理的为90.73、85.51、775.04、1.24、80.93。对小规模饲养这种鱼的经济效果亦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9月,在3个不同的池塘中,按照不同的放养密度,分别放养不同伞径的幼海蛰,研究密度和规格与养成结果的关系,并探讨海蛰的养殖技术关键。结果表明:幼海蛰伞径分别为1.0~1.5cm、1.5~2.0cm、2.0~2.5cm,放养密度分别为350个/亩、200个/亩、120个/亩,其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21%、38%;海蛰在苏北沿海养殖获得了成功,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大口鲇苗种同类相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条件下,对大口鲇苗种(全长1.07-9.43cm)进行同类相残研究,结果表明,饵料缺乏时的相残率均显著地高于饵料充足时(P<0.01,N=8),放养密度对大口鲇苗种的相残行为有影响,大口鲇苗种相残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平均全长1.07-2.68cm阶段,当平均全长达6.71cm以上时,相残行为较弱,苗种间个体大小存在差异,尤其是大规格苗种间出现个体大小差异时,相残行为较严重,饵料缺乏是导致大口钻苗种发生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高放养密度和个体大小的差异会诱发和促进同类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东平湖生态渔业模式及环境效应,采用陆基网围实验方法,分别设置4个鲢鳙、3个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不同放养密度组合,研究不投喂网围综合养殖系统鲢鳙蟹生长、沉积物碳氮磷(STC、STN、STP)积累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显示:(1)本实验条件下鲢鳙、河蟹最佳生长密度分别为0.35 ind/m2、0.30 ind/m2。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体重和成活率显著降低、数量和产量显著上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鲢鳙平均成活率、数量和产量略有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河蟹平均体重、数量和产量与鲢鳙、河蟹放养密度均无明显关系,成活率随河蟹放养密度增大显著降低,随鲢鳙放养密度增大略有降低,差异不显著;(2)与生产实践相比,实验E1组收获河蟹成活率提高60.7%、产量提高47.1%、体重降低9.22%,H2组收获鲢鳙成活率、产量、体重平均值分别降低了46.4%、51.8%、8.3%,饵料不足是主要限制因素。(3)系统STC、STN、STP净化平均值分别为(12.02±7.43) mg/g、(0.76±0.42) mg/g、(0.25±0.10) mg/g, ...  相似文献   

15.
1、越冬前强化培育,增强营养和体质,进棚前应投喂适量的 VE、 Vc及抗生素,使养殖鱼进棚时身体强壮,增强免疫力; 2、越冬前搞好大棚消毒,清除致病菌,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放入清新无污染的消毒渔业用水,充分做好鱼种进棚准备工作; 3、进棚时注意细心操作,水温不能低于 13℃时应带水操作,减少鱼体损伤;运输时鱼水比最高不能超过 3∶ 1,忌干运,同时检查鱼体,用药物浸泡消毒杀灭体表、鳃上的寄生虫; 4、适当调整越冬密度,在越冬期间不同规格放养密度不一样,规格大则相对密度小,充分利用越冬设施的负荷能力而不超量,方便越…  相似文献   

16.
嵇爱华 《水产养殖》2014,(12):50-51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 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 g/只左右的幼鳖,30~40只/m2;  相似文献   

17.
嵇爱华 《河北渔业》2014,(10):17-18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小鳖称为幼鳖,幼鳖养殖是养鳖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养殖成效。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g/只左右的幼鳖,3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网箱养鲤密度与产量、利润及成本利润率的关系;给出了其回归关系式;找出了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获得最大产量、最大经济产量(最大利润)及最大成本利润率的最佳放养密度;提出了不同技术经济条件下合理放养密度区间的密度选择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鳜鱼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合理放养1.1养殖生物的密度对鳜鱼来说,合理的养殖密度与养殖方式、水质、水量、种类、规格以及日常管理技术等密切相关,养殖方式不同,放养密度也不同,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进排水设施、水深、水质、饵料鱼来源、出塘规格要求及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放养密度。如放养规格为2.5cm的苗种,当年养成商品的放养量一般在500~1000尾/亩。如采用“两段法”高密度的池塘养殖,第一阶段亩放养量在3000~5000尾/亩,放养2.0~2.5cm的夏花经一个月生长达10cm左右的大规格鱼种,为成鱼养殖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亩放养量在500~1000尾,由10cm左右的鱼…  相似文献   

20.
水产养殖     
971011 在放养试验中各种稀化关系的应用=On the use of self-thining relationships instocking experiments[刊,英]/Fréchette M,bergeron P,Gagnon P∥Aquac..—1996,145(1/4).—91~112通过分析收获时的产量(生物量,B)和种群密度(N)之间的关系,采用一种 B—N图解(BND)来估计最适放养密度(OSD)。这与以往水产养殖常用的方法不同,传统的方法将产量作为最初种群密度的函数,将 B 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