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增氧原理、主要优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等方面对池塘水底微孔增氧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水车式增氧机和微孔曝气增氧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孔曝气增氧快,单位时间内增氧效果为水车式增氧机的2.6倍,养殖综合效益比水车式增氧机提高20%~60%。  相似文献   

3.
邹明慧 《水产养殖》2014,35(11):7-8
<正>安徽黄湖水产良种场属省级水产良种场,也是农业部第四批健康养殖示范场,场址在安庆市宿松县千岭乡竹墩村二姑畈境内,全场占地4 350×667m2,已建成不同规格的标准化池塘1 800×667 m2。近两年来,在安庆市农委和宿松县水产局的指导下,利用本场西区8号、9号池塘60×667 m2,推广微孔增氧技术培育鱼种,并与同排5号、6号、7号池塘90×667 m2,在增氧方式上进行了对比试验,收到  相似文献   

4.
海参是底栖动物,而池底是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处所,加之海参行动缓慢,不能迅速逃离不良环境,使得海参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之中,严重影响了海参的健康及品质。  相似文献   

5.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对虾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2005年,我们结合白对虾病害防治试验,在一部分养殖池塘推广应用一种新的增氧模式,即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道,配上水车式增氧机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通过监测池塘养殖草鱼的生长指标、池塘水质指标和底泥中的异养细菌数量,比较微孔增氧和叶轮式增氧机增氧的效果.结果表明底部微孔增氧的增氧能力显著强于叶轮式增氧机,可显著提高鱼类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微孔增氧对河蟹池塘养殖的作用,选择A组池塘5口2.35hm2,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试验池塘,B组池塘5口2.33hm2不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作为对照池塘,2008-2010年连续3年进行重复试验。结果表明:A组比B组平均增加河蟹产量820.9kg/hm2,达80.05%;成蟹平均规格135.6g,每只增加15.2g,达12.62%;平均产值增加48 725.5元/hm2,达86.92%;平均利润增加29 044.1元/hm2,达128.89%;投入产出比提高17.96%。说明:底部微孔增氧可改善蟹塘水质,大幅减少鱼药的使用,提高河蟹安全质量水平;促使蟹池底部有机质转化为水草可吸收利用的硝酸盐氮,提高水草生物量,蟹池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河蟹池塘微孔增氧健康养殖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在玉法养殖场采用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这项高产精养技术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微孔增氧有效提高了池塘溶氧,且溶氧分布均匀,范围广,可以在有限的养殖空间加大鲤鱼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也称池塘底部增氧技术,是近年来在全国大力推广的先进水产技术,也是2008年农业部水产主推技术《水质综合调控技术》重要技术内容之一,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等南方省份推广,主要应用于河蟹、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罗氏沼虾、青虾等名优水产养殖品种,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我们在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顺鑫渔场开展了池塘微孔增氧主养德国镜鲤成鱼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增氧机的类型及其池塘增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解氧是池养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池水溶氧量与鱼类的摄食率、饵料系数和生长率有密切关系。池水溶氧量的急剧下降不仅使鱼类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降低鱼类的抗病力,严重缺氧时,会导致鱼类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微孔增氧机和叶轮式增氧机在草鱼养殖中的应用效果,对装有两种增氧机的养殖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装有微孔增氧机的池塘内的溶氧量和草鱼生产速率要明显高于装有叶轮式增氧机的池塘.微孔增氧具有比叶轮式增氧更好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吴宗文项目组长期从事鱼类养殖技术的研究,2011年在四川双流瑞枫红渔场池塘小网箱养殖罗非鱼过程中试验了不同微孔增氧方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网箱外微孔增氧的生产效能比传统的网箱内微孔增氧养殖效果好。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池塘面积13亩,平均水深4米,在池塘一侧布置2排网箱(长宽深为1.5米×1.5米×2.0米),网箱有效水深1.5米。网箱间距1.5米。每排网箱中间有60厘米的人行通道,两侧网箱呈"品"字形,有利于箱体间水流交换,两排网箱相距8米。  相似文献   

15.
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增氧技术,使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吹入输气管道。其缺点是造价高于一般增氧机械,但优点也很明显,由于输气管道密布微小出气孔且气孔直径小,能够形成细微的气泡,充分增加了气液交换面积,能够使水体底层溶氧更丰富,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夏季池塘缺氧的情况;输气管位于池塘底部,能增加底部有机质的曝气,从而使池塘水质得到有效提升。微孔增氧技术可用于鱼、虾、蟹类的养殖,现阶段很多地区都在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增氧方式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微孔增氧对池塘水体能量流动、水质及养殖效益的影响,对2种不同增氧方式下3个河蟹养殖池塘的养殖周期(4—9月份)进行了水质测定,获得了池塘不同水层的水温、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及高锰酸钾盐指数数据。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采用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降低表层、底层的温差,一定程度上降低底层水温。微孔管道增氧能有效增加水体溶氧,开机90min水体底层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的5倍;6—9月份采用微孔增氧的池塘水体较普通增氧,NO2-N低70﹪以上,NH3-N低22.9﹪以上,高锰酸钾盐指数低20﹪以上,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池塘底部增氧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底部管道微孔增氧技术是近两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一项养殖新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实施池塘底部管道微孔增氧,改变传统的增氧方式,变一点增氧为全面增氧、上层增氧为底层增氧、动态增氧为静态增氧,大大优化了水产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同时,根据鱼、虾、蟹等养殖品种的生态习性、生长空间和食性特点等生物学特性,将这些养殖品种优化组合、合理配养,使其达到共生、互利和互补效果,使池塘生态系统获得更大的生产力和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池塘底增氧技术在我区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并就该技术在我区水产养殖业中的推广前景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供广大水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9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了三元区“微孔增氧技术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试验”项目。项目实施面积200亩,经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牙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适温范围大,是名贵的海产鱼类。它个体硕大、肉质细嫩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很高。但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造成近海自然资源大幅度下降。目前牙鲆是我国北方沿海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20.
龙虾、河蟹池塘微孔增氧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水产养殖》2010,31(7):24-25
<正>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龙虾152.6 kg/667 m~2,平均规格32g/只,河蟹31.6 kg,平均规格164g/只,获纯利润达2 576元/667 m~2的好成绩。1养殖环境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平均水深1.6 m,坡比为1:2.8,要求土质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