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瓜虫病是对虹鳟、金鳟稚鱼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批死亡。为实施无公害虹鳟、金鳟的养殖生产,我们在虹鳟、金鳟稚鱼培育期,试验总结出用辣椒 生姜和鱼虫克星(槟榔 苦楝)等中药浸洗防治小瓜虫病的有效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引进种日本金鳟和道氏虹鳟及其杂交后代的生存力及稚鱼的生长速度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五项生存力指标由低到高的顺序均是:日本金鳟、杂交金鳟(F1 )、杂交金鳟自交后代(F2 )、野生型虹鳟(P <0 . 0 1 ) ,杂交日本金鳟对纯系日本金鳟体现出杂种优势,但是对于道氏虹鳟来说未体现优势,是由于道氏虹鳟是经过长期选育的良种,杂交后代遗传了它的部分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3.
金鳟是日本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命名为"金鳟"。金鳟属冷水性鱼类,正常生长上限水温为22℃,现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的第2个重要养殖品种。2006年,在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进行了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金鳟(Bidyanus bidyanus)隶属鲑科,鳟属,又名甘脂鱼、黑珍珠石斑。金鳟是虹鳟的变种,体形与虹鳟相同,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性状稳定的金黄体色新品系。金鳟全身终生呈金黄色或黄色,腹部色泽稍浅,故此得名金鳟。该鱼适应性强,耐寒、耐热性及抗病力也较一般养殖  相似文献   

5.
金鳟 山女鳟活鱼长途托运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塑料袋注水充氧密封,装在保温箱中托运金鳟,山女鳟共51尾,经汽运空运,汽运历时9个小时,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渤海冷水鱼试验站运抵北京怀柔虹鳟养鱼场,运输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6.
金鳟是虹鳟的变种,为淡水冷水性鱼,具有极高的食用与观赏价值。介绍了金鳟的生态习性与常见病害防治技术,营养不良病是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7.
钱续 《淡水渔业》2005,35(5):31-32
对[革丽]靬金鳟的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虹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除体色、侧线鳞式、脊椎骨和个别可量性状明显不同外,[革丽]靬金鳟与虹鳟的可数、可量性状及其他指标绝大多数都比较接近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8.
用Botest—3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首次对革丽革干金鳟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虹鳟和一些鲤科鱼类作了比较。结果显示,由于遗传基础和生理机能的差异,使得革丽革干金鳟与虹鳟和一些鲤科鱼类在血液学指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革丽)靬金鳟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otest-3100全自动细胞分析仪首次对革丽革干金鳟血液学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虹鳟和一些鲤科鱼类作了比较.结果显示,由于遗传基础和生理机能的差异,使得革丽靬金鳟与虹鳟和一些鲤科鱼类在血液学指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冷水性鱼类养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需求,对除虹鳟以外的其它冷水性鱼类新品种的养殖需求与日俱增,金鳟作为一个冷水性鱼类养殖的新品种,不仅在鱼类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而且在养殖生产方面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金鳟(Oncorhycbus mykiss)为虹鳟的变种,  相似文献   

11.
对革丽靬金鳟的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与虹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除体色、侧线鳞式、脊椎骨和个别可量性状明显不同外,革丽靬金鳟与虹鳟的可数、可量性状及其他指标绝大多数都比较接近或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中草药复合添加剂“富康163”对水库网箱养殖靬金鳟和虹鳟生长效果的影响,分别设置了两个试验箱和对照箱。试验箱添加2%“富康163”,在水温13℃~20℃条件下,经42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含量的“富康163”对不同饲养密度的网箱养殖靬金鳟和虹鳟的增重倍数、日平均增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放养密度高的虹鳟试验箱增产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金鳟隶属鲑形目、鲑亚科、鲑属,是虹鳟体色发生突变的一个变种,后经选育而成的体色呈金黄色的突变品系。纯系金鳟体质较弱,抗病力低,而与虹鳟的杂交一代体质明显优于纯系亲本金鳟,从稚鱼至成鱼较其亲本表现出摄食力强、耐高密度饲育的优势。它体色富贵华丽,姿态优雅端庄,肉味鲜美可口,除食用外还适于观赏,是目前中国养鳟业的新秀。加强苗种培育,是金  相似文献   

14.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属鲑科鱼,大麻哈鱼属,是日本科技工作者从虹鳟的突变种选育出的金黄色品系。其全身呈金黄、橙黄或桔黄色,从背部向腹部颜色逐渐变浅,腹部呈白色,眼呈淡玫瑰红色,是兼具观赏、游钓、美食于一体的优良品种。1996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昭明研究员从日本引进我国后根据其体色特征取中国名为“金鳟”。金鳟引进后以其特有优势得到了迅速推广,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继虹鳟后第二个重要家养品种。现将其成鱼池塘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养鳟户作为参考。一、金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金鳟具有冷水性鱼类的生物学特征。正常…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8-17℃的春夏季,用白色糊状福尔马林沉淀和正常液福尔马林1/2000浓度全池药浴10-15分钟,取得了100%杀灭寄生於山女鳟、金鳟、虹鳟、白点鲑稚鱼体表的细鳞鱼三代虫(Gyrodactylus lenoki)的治疗效果,每10-15天药浴一次避免了造成稚鱼批量死亡的危害。细鳞鱼三代虫寄生於生女鳟、白点鲑和金鳟的病例尚属首例,该三种鱼是本虫的寄主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17.
金鳟鱼卵孵化及鱼苗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eorbynchusmykiss)系冷水性鱼类,是虹鳟的突变品系,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集观赏、游钓和食用于一体,生长速度快于虹鳟,市场上价格比虹鳟高得多,已成为我国养鳟业的重要品种。2002年,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与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合作,从日本引进金鳟鱼发眼卵1万粒,培育稚鱼8000多尾,目前生长状况良好。现将我所的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孵化引自日本金鳟鱼发眼卵1万粒(卵径4.5毫米,桔红色),放入2个0.52米×3.00米的平列槽内流水孵化,平均水温10℃,溶氧7.22~9.84毫克/升,注水量为5升/分钟。1月25日鱼卵开始破膜,31日全部…  相似文献   

18.
虹鳟、棕鳟均为优质水产养殖品种,亚东鲑为棕鳟的同物异名,是19世纪西藏由欧洲引进。为探索杂种优势,对亚东鲑和虹鳟进行杂交试验,对其子一代幼鱼与虹鳟、棕鳟进行了体长和体质量测定。采用ITS1基因分析其遗传关系,并与巴基斯坦引进的棕鳟对比研究。结果发现F_1代体长、体质量增长快于虹鳟、棕鳟,其遗传多样性高于亚东鲑和虹鳟,略低于棕鳟,表明F1代具有一定杂种优势。此外,棕鳟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也反映出从巴基斯坦引进的发眼卵遗传背景较好,具有进一步养殖选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革丽)靬金鳟和虹鳟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钱续  李勤慎 《淡水渔业》2003,33(6):44-45
革丽革干金鳟是红鳟的一个变异种 ,由甘肃省永昌金鳟鱼培育繁殖中心于上世纪末培育成功 ,具有良好稳定的遗传性。经 2 0 0 0年 11月 2 2日农业部专家组鉴定 ,取名为“永昌金鳟一号”。与日本金鳟相比 ,其体色更加金黄艳丽 ,眼球血红 ,集食用和观赏价值于一体 ,目前市场售价是虹鳟的 2~ 3倍。作者就其生长性能与虹鳟作了对比试验 ,以期为我省推广养殖该鱼提供参考。1 试验材料1 1 鱼池 试验用鱼池为榆中县虹鳟鱼试验场7#、 8#鱼苗池 ,两池并联 ,为长方形水泥池 ,大小相同 ,长 6m ,宽 1 5m ,深 0 5m ,面积 9m2 。鱼池进水口与最高水位有 …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西洋鲑(Salmo salar)、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3种鱼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分析3种鱼肌肉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肉色、系水力和质构特性。结果表明,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2.91%、67.15%、73.02%,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2.39%、21.03%、22.11%,粗脂肪质量分数分别为14.64%、17.16%、5.11%。3种鱼肌肉的滴水损失、黄色值(b~*)、羟脯氨酸含量、内聚性均显著不差异(P0.05)。3种鱼肌肉的硬度和咀嚼性由低到高依次为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而pH值的结果则与之相反(P0.05)。大西洋鲑和三倍体虹鳟肌肉的灰分、解冻损失、蒸煮损失、回复性、弹性和红色值(a~*)差异不显著(P0.05),但灰分、蒸煮损失、回复性均小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弹性和红色值(a~*)则均大于金鳟肌肉的对应指标(P0.05)。大西洋鲑、三倍体虹鳟、金鳟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2.28%、41.84%、41.63%(质量分数),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比值分别为73.25%、71.94%、71.32%,均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对优质蛋白质的评价标准;3种鱼肌肉中均检测到22种脂肪酸,组成丰富,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综上所述,3种鱼的肌肉都是符合人体营养需求的优质水产品,其中大西洋鲑和三倍体虹鳟肉质接近,且都优于金鳟的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