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维生素是一种微量的有机物质,是保持机体健康的必要营养素。由于多数鱼类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或者合成量少,所以必须从饲料中获取。维生素C(VC)是大多数鱼类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缺乏VC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或代谢紊乱的症状,例如身体结构畸变(脊柱弯曲、眼睛、鳃和鳍等软骨的变形)、内出血、尾侵蚀、体色变黑和生长缓慢等。VC对鱼类的生长发育、伤口愈合、铁代谢、胶原的形成、应激反应和繁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VC的生理特性、VC对鱼类生长、繁殖、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以及缺乏VC对鱼类的影响,以期为VC在鱼类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在鱼类营养与饲料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鱼类的营养学研究中,对于VC需求的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包括鱼类对于VC与其衍生物的需求,鱼类VC缺乏症与VC对鱼类生理功能的探讨,以及鱼类消化道中VC与其衍生物的代谢与利用。目前,鱼类的VC营养研究方向,开始由VC营  相似文献   

3.
鱼类维生素C缺乏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是动物生长、代谢及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要素,并且在恢复组织创伤和抵御疾病侵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时,鱼类生长缓慢,脊柱弯曲,皮肤及内脏出血等。本文概述了鱼类缺乏VC的原因、症状、病理变化,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对鱼类功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沛锋 《广东饲料》2007,16(5):31-33
1VC对鱼类的促生长作用VC是鱼类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在饵料中添加适量的VC对其生长是有促进作用的,这方面的研究结果比较一致。Y.LIandR.T.Lovell(1985)报道,用0-3000mg/kg6个浓度的VC饲喂海鲶鱼后,两组鱼的末重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mg),而且添加的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维生素C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维生素C(VC)是一种重要抗氧化维生素,摄入的VC与动物的健康息息相关。对鱼类来讲,VC不仅可以促进生长,而且还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在很多鱼类中缺少合成VC的关键酶——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需要在饲料中添加以满足需求。缺  相似文献   

6.
水产饲料中的维生素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维生素 C 是水产饲料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研究结果表明,同哺乳类、鸟类一样,鱼类也缺乏一种合成维生素 C 的酶,即 L-gulono-lactone 氧化酶。鱼类缺乏维生素 C 的早期症状与鳃盖骨的变化有关,一般会导致骨胶原形成机制受损,最终使鱼类脊椎变形甚至鳍背破裂。也曾有报道鱼类因缺乏维生素 C 而引起内出血和其它症状。另外,因维生素 C 可以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动物蛋白资源短缺而使配合饲料价格偏高,引起畜、禽和鱼类饲料质量不稳定。在发展中国家中,有多种植物蛋白可以利用,但其中大多数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在植物蛋白中,大豆中的氨基酸组成较为合理,而且价格比其他高蛋白饲料包括鱼粉便宜。单胃动物和鱼类的蛋白质需要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对鱼类维生素C营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嗜眠、厌食、生长迟缓、内出血、骨骼变形、伤口愈合缓慢、抗传染力降低和死亡率高等。维生素C对保持鱼类的最佳繁育也极为重要。因此在鱼类饲料中必须添加足量的维生素C,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生长发育,保证体内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鱼类若缺少了它,就会出现体内某些酶活性失调,导致代谢紊乱,影响一些器官的正常机能和生长发育,导致各种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怎样正确判断鱼类维生素的缺乏,需要补充哪些维生素呢? (一)维生素A 鱼类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鱼类视力差,干眼病,夜盲症,皮肤与眼睛出血,上皮组织角化,鳍基部出血,鳃瓣畸形、鳃瓣常连成一体,尖端肥大,骨骼发育不正常,食欲不振,生长缓慢。针对这些症状,要在鱼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A的含量,结合使用维生素混合剂。如饲养草食性、杂…  相似文献   

10.
VC是动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之一,其中VC对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微循环、预防坏血病、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VC又名抗坏血酸,为水溶性维生素,在动物体不参与胶原和粘多糖等细胞间质的合成,并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及代谢活动。研究表明,饲料中缺乏VC,机体则出现坏死病,在家禽饲料中添加定量的VC,可明显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及一系列抗应激因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人员亟今只对小部分现存的数以万计的有鳍鱼类和有壳类在膳食中对Vc的需求做过研究.仅就已做的考察而言,鱼类膳食中的Vc是必需的.和灵长类,豚鼠,蝙蝠,昆虫以及鸟类一样,鱼类也缺乏细胞合成Vc所必须的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鱼类缺乏维C的早期症状是发生由于胶原形成不足  相似文献   

12.
1应激因素 引起家禽应激反应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生理应激、环境应激、管理应激和卫生应激等4类.1.1生理应激家禽脏器中肾上腺的VC含量特别多,而Vc关系到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所以,当饲料的绝对量不足或养分不均衡,就会发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引起生理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添加剂对热应激异育银鲫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VC、VE和小肽对鱼类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及营养调控作用。本研究选择体重(100±3)g的异育银鲫150尾,随机分成5组,即Ⅰ、Ⅱ、Ⅲ、Ⅳ、Ⅴ组。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和Ⅴ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VC制剂100mg/kg、VE制剂100mg/kg、VC制剂100mg/kg VE制剂100mg/kg和1%小肽(替代基础日粮中等量鱼粉)的日粮。常温(25℃)下饲养42d后,将鱼在31℃水中应激24h,随机抽取应激前后3尾鱼血样,测定应激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脂酶(TchE)、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结果表明:在常温养殖条件下,VE组血清TchE活性显著降低(P<0.05),GOT活性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组鱼血清3种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热应激后,与常温状态相比,添加VC、VE使得SOD活性降低,GOT、TchE活性升高;VC与VE协同作用引起TchE、GOT活性显著上升(P<0.05),SOD活性没有变化;添加小肽能使TchE活性显著升高(P<0.05),SOD、GOT活性不变。与高温对照组相比,VC与VE协同作用组显著提高了SOD、TchE活性(P<0.05);添加小肽可提高SOD活性,降低TchE和GOT活性。由此表明,通过在日粮中补充抗热应激营养添加剂,有助于增强鱼类机体的抗热应激能力;添加小肽以及VC与VE协同作用对缓解异育银鲫热应激损伤具有良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鱼类肝胆综合症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鱼病。它是鱼类缺乏某些营养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在饲养过程中,如注意饲料的饲喂和水质的管理等,一般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否则,鱼病一旦形成重症,就会不利于治愈,常会引起大量死鱼,造成较重的经济损失。1病鱼表现初发病时,鱼类的活动和摄食一般都较正常。发病后开始2~3d,鱼的腮部往往严重充血,但腮丝完整,体表和内脏器官也常无异常症状。3d后,患鱼常在水面跳跃挣扎,病鱼腮部有鲜血流出,并伴有较多淤血。病鱼肛门微红,肠道内壁充血严重。肝脏偏大,呈土黄色。胆囊偏大,颜色偏淡。严重时肝脏上也有充血现象…  相似文献   

15.
鱼类的体色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都有其各自特定的体色.体色不仅是鱼类分类的重要特征,也是其健康状态的衡量标准,同时体色正常与否也直接影响商品鱼的价格.鱼类的体色特征由遗传因素决定,是真皮层下面的各种色素细胞互相配合、互相作用的反映.鱼类色素细胞主要包括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体色变化主要受神经和内分泌调控.鱼类的年龄和性别、食物组成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会引起鱼类体色的变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往往由于养殖环境剧烈变化、或使用缺乏有效天然色素源的饲料等因素,导致养殖鱼类体色异常,使其失去所特有的天然颜色和光泽.文章综述鱼类体色的形成机理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同时,试图探讨养殖生产中鱼类体色异常的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鱼类寄生线虫是线虫类(Nematoda)中的一部分,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鱼类往往作为寄生线虫的中间宿主或终宿主。鱼类寄生线虫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很大,海淡水鱼类中都有寄生,有的种类能给养殖鱼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引起发病,甚至大批死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水产诱食剂水产诱食剂就是能将鱼类吸引到饵料周围和引起鱼类食欲并促进其完成吞食饵料过程的物质。这种物质包括鱼类摄饵引诱物质和摄饵刺激物质。鱼类主要是通过化学感受器(嗅觉和味觉)来感受诱食剂的效应与作用。鱼类嗅觉能接受水体中低浓度化学刺激,有感受气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鱼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是鱼类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本文介绍了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维生素C的剂型及不同剂型维生素C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效果,鱼类维生素C缺乏临床症状以及某些鱼类的维生素C需要量。  相似文献   

19.
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池鱼药害和泛塘死鱼难以区别。我镇一渔民的鱼塘因氨氮含量过多中毒引起鱼类死亡,误认为缺氧泛塘,于是用生石灰泼洒抢救,其结果反而造成更大损失。鱼类氨氮中毒是因氨氮含量过多中毒引起鱼类死亡。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量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笔者现综  相似文献   

20.
鱼类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鱼类苯丙氨酸营养生理的研究进展,涉及苯丙氨酸的营养生理功能,鱼类对苯丙氨酸的需要量,酪氨酸对苯丙氨酸的替代作用,饲料中苯丙氨酸缺乏和过量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以期对鱼类氨基酸营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