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湖南省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资源及园林观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山茶属红山组植物种类较多,共13种1变种,约占国产总数的23.6%,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省;作者在实地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湖南省山茶属红山组植物的树形、叶、花、果的观赏特性,认为其为优良的乡土木本观花植物,观赏价值高,在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肾茶属(Clerodendranthus)属于唇形科,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中国仅有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1个种。本研究采用植物常规压片法,对海南引种肾茶C. spicatus (编号JD)和霸王岭发现的肾茶属植物(编号BW)进行了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JD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46,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4L+7M2+7M1+5S,核型公式2n=1st+4sm+18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10%,核型类型为2B型。BW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50,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2n=3L+6M2+14M1+2S,核型公式2n=1sm+24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46.59%,核型类型为1B型。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地理分布区域及相同生长环境下两个肾茶属植物的外形特征,可判断BW与JD并不是同一个物种,应当将BW作为中国新纪录的肾茶属植物予以确定。本研究不仅可以为其分类提供细胞学证据,同时也为利用这些种质资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4.
棉属D染色体组的核型变异和进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报道了棉属 D 染色体组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并采用了核型对称系数、异质系数和重合率等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根据核型同质程度,可将11个种分为6个亚组,即1—D_1、D_8和 D_6;2—D_(3-k)、D_(3-d);3—D_(2-1)、D_(2-2);4—D_4和 D_7;5—D_5;6—D_9。其中,D_6是 D 组的最原始种。根据核型比较分析,结合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5.
6.
棉属[AG]与[AD]两个复合染色体组种间杂种的同工酶与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人工合成的[AG]复合染色体组的异源四倍体与[AD]复合染色体组的陆地棉、海岛棉、夏威夷棉、黄褐棉的种间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分析,并对三元杂种[A2×G1] ×[AD]1及其亲本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异源四倍体的基因转移到了杂种后代,并得以表达;( 2)三元杂种[A2 × G1] ×[AD]1的核型公式为 2n= 4x= 52= 2M + 44m(SAT)+6sm(SAT),属于1B类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对都匀毛尖茶的大叶种(长椭圆形叶片棕色茎,BS)和小叶种(椭圆形叶片绿色茎,GS)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可以明显区分开这两个茶树品种;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检测到7种显著差异代谢物,包括4种黄酮醇类物质(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和山奈酚)、2种儿茶素(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1种酚酸类物质咖啡酰奎尼酸。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7种代谢物主要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此外,表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在GS品种中含量较高,而杨梅素、二氢槲皮素、槲皮素、山奈酚和咖啡酰奎尼酸在BS品种中含量较高,这表明GS品种更适合绿茶的加工,BS品种更适合红茶的加工。 相似文献
8.
山茶属植物花粉粒生殖细胞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对茶组、油茶组和红山茶组植物共10份材料的花粉粒生殖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中含有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较小,呈长纺锤形,游离在营养细胞中,生殖细胞极轴两端的细胞膜和核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膜相连,其中一端的连结处位于花粉粒萌发孔附近。生殖细胞核长3.5~20.0μm,形状有长棒状、较长棒状、短棒状、近楔形和楔形5种类型。笔者探讨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山茶属花粉粒生殖细胞形态的方法,并根据山茶属植物花粉粒生殖细胞核的形状及大小变化,对其演化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纤毛鹅观草原变种与竖立鹅观草变种在我国广泛分布,是重要的小麦族野生种质资源。为了研究种间和居群间的染色体变异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 15 份材料进行核型参数差异分析,发现所有材料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或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具 2 对随体染色体,分别为Ⅰ St 和 V Y ;平均臂比的变化范围为 1.21~1.40;染色体长度比的变化范围为 1.59~1.80;核不对称系数为 0.51~0.62,核型类型均为 2A。基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核型分析共发现 61 个 FISH 信号变异,其中 Y 染色体的变异(33)大于 St 染色体(28),构建居群间的“核心 FISH 核型”能对 14 对染色体进行区分。结果表明纤毛鹅观草原变种与竖立鹅观草变种居群在细胞核型数据和(FISH)核型上均存在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规根尖压片法对中国河南种源流苏树、美国密苏里种源美国流苏进行核型分析,以探究不同种间的进化程度,为流苏树属的杂交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个种源流苏树属植物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n=46,核型类型均为1B型,属于进化程度较低的植物;流苏树河南种源核型公式为:2n=2x=46=45m+1msat,全部为正中部着丝区染色体(m),第20对染色体的一条上具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20%;美国流苏密苏里种源核型公式为:2n=2x=46=32m+8sm+4msat+2smsat,染色体有正中部着丝区(m)和近中部着丝区(sm) 2种类型,第6、18、21对染色体上具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5%。 相似文献
12.
八步茶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有白花绿芽、红花紫芽、粉花紫芽三种表型,本研究从形态学水平和细胞学水平对八步茶的三个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态学上,对三种表型八步茶的18个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及差异显著性分析,白花绿芽八步茶的变异系数为8.30%~67.15%,红花紫芽八步茶的变异系数为7.01%~81.62%,粉花紫芽的变异系数为10.30%~70.97%;而在差异显著性分析中,花瓣横纵径、花萼横纵径、果实纵径及厚度等6种性状在三种表型之间无差异显著性,其余12种性状存在差异显著性。细胞学上,对三种表型的八步茶进行了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三种表型的八步茶染色体数均为2 n=2 x=30;白花绿芽八步茶的核型公式为2 n=2 x=30=4 M+20 m+6 st,红花紫芽八步茶的核型公式为2 n=2 x=30=24 m+4 sm+2 st,粉花紫芽八步茶的核型公式为2 n=2 x=30=4 M+20 m+2 sm+4 st,三种表型的八步茶核型类型均为2 A型,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以芥蓝与甘蓝、白菜、芥菜等8个芸薹属近缘物种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芥蓝和青花菜、花椰菜、结球甘蓝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2x=18=10m+8sm (2SAT)、2n=2x=18=10m+8sm (2SAT)、2n=2x=18=8m+10sm (2SAT)、2n=2x=18=6m+12sm (2SAT),核型类型均为2A型;大白菜和小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4m (2SAT)+6sm、2n=2x=20=16m (2SAT)+4sm,核型类型均为1B型;雪里蕻、榨菜核型公式为2n=2x=36=22m+14sm (2SAT)、2n=2x=36=26m+10sm (2SAT),核型类型均为2B型;芥蓝的核型在核型类型、核型不对称系数、臂比、随体分布染色体类型等核型特征上与甘蓝类高度类似,与白菜类和芥菜类差异较大。芥蓝的核型进化程度位于青花菜与花椰菜、结球甘蓝之间,与白菜类和芥菜类相距较远。因此,本试验结果支持芥蓝为甘蓝种的一个变种。 相似文献
14.
15.
研究了玉米8个亚种,2个亚型的核型。所有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主要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第6对染色体短臂均具随体。但臂比值不同,可区分为A1(m染色体)、A2(sm)、A3(st)三类。在核型中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的数目,罕见栽培或原始类型多于广泛栽培的类型。玉米各亚种的核型进化的趋势是由对称向不对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论植物表型组和植物表型组学的概念与范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植物表型分析是理解植物基因功能及环境效应的关键环节,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作物分子育种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表型观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而高通量的植物表型组分析技术和植物表型组学研究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虽然植物表型组分析正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关概念仍然较为模糊,阻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植物表型组和植物表型组学的相关概念和范畴,引入了准表型组、可辨识性状、映射性状、植物表型的遗传和环境包容性等新概念,将植物表型组定义为"受基因组和环境因素决定或影响的,反映植物结构及组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结果的全部物理、生理、生化特征和性状",将植物表型组学定义为"对植物表型组信息及相关环境参数的综合控制、完整采集和系统分析",并提出了植物表型组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顶层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香花植物金银花的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退耕还金银花的花农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还介绍了金银花的生态功能等效应。 相似文献
19.
表型组学的概念及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表型组(phenome)是指某一生物的全部性状特征;表型组学(phenomics)是一门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研究某一生物或细胞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所有表型的学科.1996年,衰老研究中心主任Steven A.Garan在滑铁卢大学的一次应邀演讲上首次提出了Phenomics(表型组学)这一概念.1998年,比利时的CropDesign公司一成立即开始着手研发可大规模开发转基因和植物性状评价的高通量的技术平台.2005年,该公司的Christophe等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详细阐述了称之为性状工厂(TraitMill)的可大规模自动化分析全生育期植物表型的技术设施.2006年,Niculescu及其同事在发表的论文中描述了一种新的用于表型组学分析的实验定量研究方法,并称之为PhenoChipping.2008年,澳洲植物表型组学设施(Australian Plant Phenomics Facility)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威特校区建立.2009年4月,第一届国际植物表型组大会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成功举办.本文主要就表型组、表型组学相关概念的定义、研究机构、研究设施、相关文献及植物表型组学的进展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茶叶质量 ,减少农残 ,保护环境 ,发展无公害茶叶。本文用苦参素植物保护剂 ,对茶蚕防治进行试验 ,为今后防治虫害提供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