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浙江省缙云县80家蜂场转地养蜂生产成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养蜂每群生产总成本618.41元,同比增长3.34%,2010年养蜂生产总成本715.51元,同比增长15.70%;2009-2010年,转地养蜂总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77.90%和73.13%。转地蜂场生产成本高,收入不稳定,风险大。转地蜂场无偿为各地农作物授粉贡献大,生态效益好,值得政府、社会各界关注与扶持。2010年蜜蜂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减轻了蜂农负担,蜂农期望政府根据产业政策对养蜂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对蜂农固定观察点的连续跟踪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蜂农养蜂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蜂农户多为从业时间较长的中老年男性,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农户家庭养蜂存在"定地"、"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4种放蜂方式,蜂群饲养规模不大,养蜂生产目的是为了获取蜂产品而不重视授粉服务,养蜂比较收益偏低,技术相对落后,机械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放蜂方式、遭遇灾害事故状况、收益水平、获取养蜂技术情况与组织化程度对蜂农从事养蜂生产的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大力推广蜜蜂授粉、发展现代养蜂业、尽快出台养蜂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鑫 《农技服务》1994,(8):28-29
<正> 目前我国养蜂除山区的“中蜂”外,西蜂多为流动的转地养蜂。哪里有花就到哪里放养。这种大规模的转地养蜂日益暴露出许多问题。如:远距离的转支费和生活开支猛增;蜂产品价格不稳定,蜜蜂病害的严重交叉传染;蜂种退化等等。遇到好年成有盈余.遇到灾年回家路费都困难。根据当前农村形势,在农民不离开责任田的情况下.发展小规模的定地养蜂是可行的。它投资少,不占耕地,不占主要劳力,有花的地方就可以养蜂。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善养蜂人员的工作条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法]用光伏系统为养蜂人员供电,结合转地养蜂的特点对光伏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光伏系统的关键部件,改善转地养蜂人员的用电电源质量。[结果]利用所设计的转地养蜂太阳能光伏系统为养蜂人员供电,降低了光伏系统的成本,改变了光伏系统的结构,特别是减小了光伏系统的重量,使系统便于转地运输和安装。[结论]用所设计的光伏系统供电,提高了养蜂的科技含量,改善了养蜂人员的电源供应情况,也推广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南省230户蜂农的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养蜂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的养蜂意愿受放蜂收益、技术采用、养蜂方式、市场环境等4大类因素的影响。蜂农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养蜂意愿越强。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放蜂方式与定地相比,对养蜂意愿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6.
养蜂主要依赖蜜源,我国养蜂方式有两种,各有利弊。一种是转地放蜂,跟着蜜源走:另一种是定地养蜂,或定地结合小转地,转地放蜂可以多产蜜和蜂王浆,但转地放蜂运费太高,几乎占养蜂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有些地方滥收费严重,雁过拔毛,蜂农难以承受:转地放蜂风险大,易受地痞流氓滋扰,丢蜂和毒蜂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8.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日常养蜂生活中,不少养蜂人总会为每搬一次家就损失一批蜜蜂而苦恼。江苏省滨海市三中港养蜂基地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出转地养蜂的实践经验,避免了搬运中的损失。一、选择平衡天气转运转运养蜂,一旦在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给养蜂带来损失。因此,蜂箱转运前,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选择一段晴好天气开始转运。避开高温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中国蜂业>杂志社在2008年第3期<中国蜂业>中发放<2008年1-2月全国养蜂业雪灾损失调查表>所反馈的信息,与各省蜂业管理部门及蜂业合作组织的调查资料汇总,借助社会统计学工具,通过相关分析、多因素独立样本总体分布检验、Asymptotic双尾显著性检验等计量和统计学方法,科学的分析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下各种因素对中国养蜂业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各种因素与养蜂业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能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转地能力强的养蜂户在抵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的能力上强于转地能力差的定地养蜂户;经验丰富的专业养蜂户和经验相对差的业余养蜂户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中蜂在总体上抗逆性明显强于饲养西蜂;科学饲养蜜蜂的养蜂户明显强于传统饲养蜜蜂的养蜂户的结论,并且提出加大对蜂业基础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提高"大转地"养蜂户的比例;大力培养蜂业科技人员等建议来减少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对中国养蜂业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转地养蜂,是养蜂人员寻找优质蜜源,提高养蜂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日常转地养蜂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以避免转地养蜂的搬运损失。1.注意选择晴好天气转运转运养蜂,一旦途中遇到恶劣天气,就会给养蜂业带来损失。因此,蜂箱转运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选择晴好天气转运。避开高温或大风大雨,如果气温较高最好选择早晚赶路,且要带好篷布,做好遮风避雨的充分准备。2.注意蜂箱要装实绑牢转运启动前,随车人员一定要细致检查蜂箱的码放情况、绳子的松紧程度、蜂箱的通风透气状  相似文献   

11.
刘鑫 《农家顾问》2001,(10):36-36
目前我国养蜂除山区的中蜂外,"西蜂"多为流动养蜂,哪里有花就在哪里放养.这种大规模的转地养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远距离的转运费和生活开支猛增,蜜蜂病害的交叉传染严重,蜂种退化等等,遇到好年成尚有盈余,遇到灾年回家的路费都困难.农户在本地发展小规模的定地养蜂,利用其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不需主要劳力等优势,还是有一定增收前景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蜜蜂的病虫害是发展养蜂生产的重要障碍,它不但造成蜂群的削弱和产量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全场蜂群死亡。特别是随着养蜂事业的发展,转地放蜂活动的日益频繁,各种蜂病蔓延流行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最近农业部公布了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其中二类疫病中包括蜜蜂的疫病有6种。为了把好蜜蜂检疫关,现简要谈一下我们在蜜蜂检疫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蜂业发展现状 1.蜜蜂品种繁昌县早期饲养的蜂种为中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进意蜂,明显地提高了蜜浆产量.目前84户蜂农中,68户饲养浙农1号,11户饲养吉林松冈1号,5户饲养萧山蜂王.由于萧山王、平湖王惰性大、盗性强而逐步被淘汰,松冈1号蜂王因产蜜量高被转地养蜂者喜爱(我县目前转地养蜂者大部分只取蜜,取浆很少),蜜浆双高产浙农1号是我县主要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合肥市蜜蜂产业发展现状,包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蜂方式以转地饲养为主、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养蜂科技进步加快、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等方面内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快产业标准化建设、加强培训、强化品牌战略、开拓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促进合肥市养蜂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在患病蜂群中,蜂球囊菌可快速蔓延,导致大幼虫和封盖的幼虫死亡,死虫表面布满白色的丝状菌,虫尸失水干燥,慢慢变成石灰状硬块,颜色由灰色逐渐变成黑色或白色,故该病又称石灰子病。白垩病对蜂群危害较大,严重时甚至可以造成一个蜂场的全部蜂群灭亡。转地养蜂,由于蜜蜂过度劳累,其抗逆性下降,蜜蜂患白垩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蜂群极易患病。2014年吉林省养蜂所在本省范  相似文献   

16.
养蜂生产夺取高产的关键在于有充足优质的蜜源.虽然我国主要蜜源有数十种,辅助蜜源上千种,但具体到一个地区来说,一年能有3~4个主要蜜源的地方却不多,由于蜜源的限制很难培育强群夺取高产.因此,利用蜜源分布特点在毗邻地县之间进行小转地饲养(转地运输时间在3天以内为小转地,超过3天则为长途转地),既可大大减少蜂群消耗,又能有效利用蜜源互补优势,是实现蜂群增产复壮的最为理想的途径.那么,怎样才能在小转地运输中最大限度减少群势消耗呢.  相似文献   

17.
冯雪 《新农村》2014,(11):27-27
蜂群转地饲养是指根据蜜源变化,将蜜蜂转运到有蜜源植物的地方饲养,以利获得丰收高产的养蜂目的。 1.运前准备 根据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一般蜜源植物多呈立体分布。同一种蜜源植物,春夏季多随纬度和海拔增加而推迟开花(越往北、地势越高开花越晚),秋冬季则越往北、地势越高,开花越早。因此,一年四季可根据不同自然条件,采取蜂群转地饲养。  相似文献   

18.
蜜源植物是蜜蜂的饲料基地,是发展养蜂的物质基础。沁水是山西省最大的养蜂县之一,境内蜜源植物种类繁多,狼牙刺、刺槐,以其面积大、流蜜期长、流蜜量大、流蜜稳定、蜜质量高而闻名全国。除本地饲养的15000余箱蜜蜂外,每年还吸引着全国20多个省市5万余箱蜂转地沁水放养。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县各类蜜源面积累计达1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蜂场一般是转地饲养状态,大部份蜂场的蜂王都是蜂场人工自己培育蜂王.因此,蜂王的质量等等不一;而蜂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生产,因此,为了培育出能维持大群、有效产卵时间长,采集力强、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的优良蜂王,在蜂王培育各阶段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重庆市城口县鸡鸣乡村民陈予云,从事养蜂事业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养蜂专业户。他每年养蜂50箱,纯收入1万余元。现将其养蜂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一、饲养管理1.选择场地。养蜂应注意因群、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蜜源丰富和环境适宜的地方饲养。冬、春季节,蜂场选择在干燥、向阳、避风和有较长日照的地片;夏、秋季节,蜂场应选择在阴凉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