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天津市静海县近年来大力开发林下循环经济,特别是建设了林地食用菌种植基地,面积达1万亩,不仅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林菌高效结合,还促进了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笔者进行了速生杨林地平菇熟料栽培技术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静海县是天津市农业大县之一,总耕地面积96.7万亩,总人口5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6万人。农业总产值39亿元,在全县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很高的比例。静海县从2009年开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到今年已连续实施4年。2010年,中国知网为全县100名技术指导员免费  相似文献   

3.
会泽绿肥种植综合效益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肥种植是会泽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大小春作物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会泽县委、县政府把绿肥种植作为小春作物的亮点工程来狠抓落实,种植面积从1966年的14万亩发展到2006年的32.58万亩,1992年至2006年累计种植329.08万亩,产鲜草660.63万t,加工绿肥糠120.11万t,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4.
绥中是农业种植大县,主要大田作物为玉米、花生和水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45万亩,花生36万亩,水稻4.5万亩。施肥是农作物重要的技术措施,测土配方施肥可以优化施肥种类和数量,对于增产增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河北省邢台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作物秸秆主要来自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作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540万亩,年产秸秆324万t;小麦种植面积530万亩,年产秸秆310万t;棉花种植面积200万亩,年产秸秆84万t;加上  相似文献   

6.
<正>天津市多兴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设有财务部、生产部、技术部、物流配送部、销售部、客服部、信息部等,建立了明晰的管理制度,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占地190万平方米,现有土地2800亩,其中鱼塘1500亩,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县良王庄乡罗阁庄村向东1公里,是静海县政府重点扶持项目之一。公司已建设办公用房600平方米、冷藏加工车间470平方米,自有冷链运输车6辆,30平米的农残速测化验室。公司旗下拥有天津静海县际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天津市静海县乡韵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天津市大财运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三家合作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静海县大丰堆镇冬枣种植面积近5000亩,自2007年始建立300亩的高产优质示范园,经过4年的规范管理,平均亩产量均达到1000kg,亩均产值达到1万元,果农收益大幅度增加,成效明显。现将冬枣周年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是莲都区雅溪镇农村传统作物,农民历来有种植花生的习惯,最多年份种植面积曾达3000多亩,曾经是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加上市场供应过剩等,花生的种植效益减少,种植面积萎缩,严重影响该镇农村的经济增长。对此,双溪农业技术服务站技术人员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生产习惯等实际情况,开展了适时提早播种、科学施肥和病虫草害综合等一系列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使种植面积增加,效益提高。2005年全镇花生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产值达211.5万元。2006年种植面积增加到2500多亩,产值达352.5万元。现将花生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桔梗是一种常规药材,具有栽培简单、销售方便及效益高的特性,种植纯收入5 000元/667 m2以上,效益显著高于玉米等大田作物。在林地种植桔梗既能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农业》2007,(6):55-55
京郊平原地区人工林面积约750万亩,果树面积245万亩。为了寻求可持续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把林地资源转变为资源优势,近二年京郊开始进行林地食用菌生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全市已发展到3000亩左右,但由于生产分散、规模小,不便先进的技术推广和应用,致使林地食用菌生产效益相差很大,高低相差2~3倍。为此,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大了林地食用菌规模生产技术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1.
宿迁市现有森林资源总面积已达到23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高达1000万立方米,但随着杨树逐年生长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愈来愈低,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林农增收,目前是林农思考与探讨主要问题。对此,笔者近年来对发展高效林农复合经营进行探讨与实践,总结发展高效农业复合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镇湖溪村.现有耕地面积1523亩.农业人口578户.1722人,农业种植面积689亩。双孢蘑菇是该村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型主导产业,种植面积从1997年2万平方米发展到2007年的35.6万平方米。2007年,实现产值1331.2万元.亩效益1.8万元。  相似文献   

13.
<正>迁西县是唐山市北部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现有山场面积158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3.6万亩。近年来,迁西县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宜种则种"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丹参、知母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林下丹参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亩均效益达2 000元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迁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林下丹参种植关键技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林下  相似文献   

14.
<正>迁西县是唐山市北部唯一的纯山区县,全县现有山场面积158万亩,林地面积达到133.6万亩。近年来,迁西县依靠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宜种则种"的原则,积极发展以丹参、知母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林下丹参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亩均效益达2 000元以上。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迁西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户通过不懈努力,逐渐摸索出了一整套林下丹参种植关键技术,有力的促进了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现将林下  相似文献   

15.
武乡县地处太行山,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水资源丰富、耕地林地牧坡面积广阔、土质较好、气候类型多样、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温带落叶林植被明显,对于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武乡县有土地面积241.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2万亩,林地72.7万亩,牧坡80万亩。农作物种植面积47.1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5万亩。玉米25.87815万亩、总产 83779.5吨。蔬菜1.55715万亩、总产23451.8吨。出栏肉猪18820头、肉牛2528头、肉羊54940只、肉鸡2571695只;存栏蛋鸡627254只、奶牛169头、母猪2297头。武乡县结合自己的主导产业,连续5年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民真真得到实惠,指导员能力明显提升,试验示范基地得到巩固,总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产增收,为当地农业转型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黑龙江垦区林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垦区现有林地面积1310万亩,其中人工林800万亩,森林覆盖率15.4%,活立木蓄积达4000万立方米.近年来,垦区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林面积和品种不断增加,经济林面积达65276亩,年亩均效益300元左右.食用菌养殖、中草药栽培、山野菜种植和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下产业迅速发展,成为职工增收的新途径.其中,中草药种植面积达179420亩,年亩均效益在600元左右;人工种植山野菜68155亩,年亩均效益5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按照静海县十届七次会议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年9月,林业局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就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深入调研。1基本情况静海县土地面积212.24万亩,耕地面积93.68万亩,总人口58.28万人。有林地面积35万亩,其中:经济林13万亩,用材林11万亩,防护林9万亩,四  相似文献   

18.
一亩葡萄收益过万?种植葡萄能有上亿的年收益?是的,这些都不是神话,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石雪晖。她在常德澧县推广葡萄种植技术,每亩红提收入达10500~15750元,种植面积发展到2.4万亩,年收益上亿元,使澧县的葡萄产业获得大发展。本月,《湖南农业科学》记者就葡萄在湖南的种植效益及产业推广等问题专访了石教授。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大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10万~225万亩,总产量320万~360万t,居全国第2位[1],主要种植模式以大蒜轮作玉米和大蒜套种朝天椒为主。由于玉米种植效益较低,传统朝天椒育苗移栽费工费时、用工难的现实问题日益突出。2018~2022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在临颍县、襄城县试验示范推广大蒜、朝天椒轮作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在大蒜收获后利用丸粒化种子机械直播技术种植朝天椒。应用该技术模式,省工、省时、节水、节肥,平均亩产鲜蒜头1 800 kg、蒜薹200 kg、亩收入5 000元,亩产朝天椒300 kg(干椒)、亩收入6 000元,合计亩纯收入7 000元,比传统大蒜套种辣椒模式亩节本增效800~1 000元,目前在临颍县、襄城县已累计推广1 00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枣产业是静海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据2010年底统计,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达4500万kg,面积和产量均居天津市首位,但近几年枣树炭疽病和绿盲蝽象严重发生,使枣果产量下跌,品质变劣,直接影响了枣农的经济收入和该县枣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