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高寒地区逊克县边疆镇前进果园,属于长日照高寒地区,果园占地面积240亩,种植了12个品种,1 5万多棵果树,每年产量 10 万 kg左右,而且果实色红、质佳、耐贮、抗寒,每年嫁接苗出圃3万多株,产量和效益居全县果园之首,其主要栽培管理技术如下:1 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高产质佳适  相似文献   

2.
武陟县北郭乡原岗村第二村民组,有个30多亩的苹果园。主栽品种为金冠和国光。1983年以来,他们狠抓果园科学管理,使果园亩产连年超过4000公斤,株产300公斤。村民原坷垃的一亩苹果园,连续三年亩产超万斤,被誉为“苹果大王”。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3.
一、生产现状 “一带”建设初具规模。邢台、沙河、临城、内邱四县市在“太行山区百万亩优质干鲜果品带”区域范围内共发展优质干鲜果树92.39万亩,4654.6万株(苹果、板栗、柿子、核桃、大枣为主).其中苹果7.2万亩,占7.8%;板栗54.46万亩,占58.9%:大枣11.16万亩,占12.1%;柿子9.9万亩,占10.7%;核桃6.47万亩.占7.0%;其它3.3万亩,占3.5%。果园总数7676个,其中苹果园1227个,板栗园4790个,大枣园176个,柿子园996个,核桃园229个;100亩以上的果园2640个,50~100亩的果园2308个,50亩以下的果园2440个.  相似文献   

4.
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油料果树,既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又有一定的医药效用,是西北地区较为理想的经济林木。为了早结丰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兰州红古区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技术,一般密植园以3米×2米或4米×3米(亩栽56株~111株)定植,嫁接苗  相似文献   

5.
丰镇县对九沟公社,现有林面积八个亩。一九八一年春,随着农业“双包”责任制的落实,林业也实行了以包林到户为主的生产责任制,将七百八十亩小片林、果园和十一万四千多株散生树,全部承包到户。通过二年的实践,收效明显,据检查全公社从去年到现在,只丢椽柱树八十株,没有牲畜啃树的,没有较大毁林的,出现了管理严,丢树少,抚育好的可喜景象。在实行以包林到户为主的生产责任制以  相似文献   

6.
<正>自1998年以来,我们根据冬枣树“枝条曲折、当年萌发新枝结果”等生长特点,采取高密度栽植,株行距为1.0m×1.5m,在平邑县境内丘陵地区,选择排灌条件较好的沙壤地,建立冬枣密植园,通过4~5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高密度冬枣密植园丰产的技术经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 育苗 以酸枣作砧木嫁接育苗。酸枣与枣树同属鼠李科,灌木、树高1~3m,花期6~7月,果期9月。育苗时,采摘成熟好、无病虫的野生酸枣种,经冬化处理及催芽后,早春覆膜播种在土壤肥沃、水浇条件好的地块,株行距0.15 m×0.20m,当基部直径达0.5cm以上时,即可嫁接。冬枣树一年四季均可嫁接,但以夏接(6~8月)最好,采用插皮舌接法。第2年春天即可成苗定植。  相似文献   

7.
华宁柑桔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宁特早熟柑桔,近年得到很大发展,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一、建立果园 1、应选择年均温度在16—21℃,日均温大于10℃,年积温达5000—8000℃,海拔在1650米以下,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强,PH值5.5—6.5范围,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建立果园。 2、实行“三大”种植。即:大沟,挖深、宽各一米的定植沟;大肥,每米定植沟施农家肥或绿肥30—60公斤,普钙0.5~1公斤做基肥,分层施入;大苗,选高80厘米、干粗1厘米以上的整形分枝苗。 3、栽植密度。山地:株行距3×1.5米,亩栽148株;平地(田);3×1.5米或宽窄行2.5×1.5或1.33米,亩栽148—250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育苗、整地定植、嫁接技术、果园管理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优质丰产杨梅的栽培技术。提出了其关键技术措施为:(1)植地应选在阳坡,忌种在阴坡和山窝;(2)在一片果园中应搭配1%-2%的雄株;(3)嫁接必须保留“引水枝”、切断主根或易地嫁接;(4)多施草木灰等含钾、磷较多的有机肥,少施氮肥。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冠县结合本县实际,去冬今春实施了“43211”绿色工程。全县植树造林400万株,建设绿色通道300公里,营造用材经济片林2万亩,改接劣质低产果园1万亩,新建育苗基地1万亩。 县委、县政府把实施“43211”绿色工程,做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林业  相似文献   

10.
矮化密植苹果树的冬季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矮化密植苹果园,若仍采用稀植大冠的整形修剪方法,就难以发挥矮化苹果早结果、早丰产的优势。现就如何适应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的特点,谈谈冬季修剪措施。1树体结构苹果矮化密植园必须充分利用上方空间,使其尽量高而细。株行距2m×4m的果园,宜采用“自由纺锤形”...  相似文献   

11.
年年亏损果树、唯有今年利润高。奎屯一二九团场六连共产党员刘家存同志他包产的十亩果园,由于精心管理,总产一万二千多斤,超历史最好水平,超利润1700余元。过去、这个连队的十亩果园,由于管理不善,又缺乏科学性,尽管每年都有五、六个职工管理,结果,职工年年吃不上苹果,而且年年亏损,今年实行“定包奖”制度后,55岁的刘家存同志主动把果园的任务一人担当下来。他主要抓了三件事儿:开春时,老刘起早贪黑拉着架子车拉粪运肥、每  相似文献   

12.
一、林业资源概况本区现有成片林25万亩,其中“三杉”林3万亩,“三竹”林1万亩、灌木林2万亩,刺槐、杨树林等19万多亩;现有农田林网103万亩,四旁树木6200多万株,人平20.5株,林木覆盖率(包括四旁树木)已达到5.7%,活立木蓄积量75万立方米,人平0.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13.
京郊大兴县庞各庄镇南里渠村的果农更新思想,转变观念,给 110亩老梨树嫁接了我国最新引进的“丰水”、“新世纪”、“新星”等 6个优良品种梨,成为该镇第一个高接换头新品种梨示范园。   南李渠村的 110亩梨树,已栽种 23年,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杂劣,导致经济效益较低,但若刨掉重栽,既不经济又费时。果农们想:与其守着老果园挨饿,不如依托高科技,引进新品种,让老果园焕发青春。于是,他们在专家的指导下,给老梨树做了“高接换头,改劣为优”的“大手术”。   南李渠村 110亩梨园内,原有杂劣梨树 1540株。果农们锯掉老梨树的…  相似文献   

14.
2014—2016年,研究了苹果腐烂病致病因子对发病株率的影响。结果证明:(1)幼旺树促花。对幼树主干、主枝环剥,树体腐烂病发生株率为43%;幼树主枝基角全部拉成≥90°状态时,腐烂病株率为9%。(2)花果管理。只疏除50%多余花、果的果园,腐烂病发生株率达到了46%,按"间距留果法",全部疏除多余花果的果园腐烂病发生株率为11%。(3)施肥管理。每年只施1次复合肥或者其它化肥的果园,腐烂病发生株率为45%;而按照配方要求施肥,腐烂病发生率为12%。(4)郁闭果园修剪改良。采用大改形技术,改善树体光照,腐烂病发生株率37%;通过间伐,并结合整形修剪措施改善光照的果园腐烂病发生株率为17%。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点、线、面建设为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全省林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全省有林地面积540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06%。“十五”期间,全省造林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省共完成营造林1540多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68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460多万亩,增幅76%;封山育林470多万亩;育苗100多万亩;义务植树5亿多株林业重点工程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90万亩,占建设任务的101.3%,全省累计有150多万农户、600多万农民…  相似文献   

16.
喀喇沁旗大力引进推广优系苹果刘凤霞喀喇沁旗从1989年开始,从宁城巴林果园引进和推广苹果“宁丰”等优良品种和品系,在锦山、龙山、大牛群等乡镇建立了6处品种区试园,共100多亩,近6000株。1993年各区试园的苹果都已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喀喇沁旗引进...  相似文献   

17.
奖罚分明 疏勒县城区公社十四大队,基本实现了条田林网化。林带总面积458亩,林木总株数为87507株,林带占耕地面积的11%,现有用材林30亩,林木3000株。薪炭林690亩,林木133421株,果园48亩,有果树2478株。零星树5236株,全大队共有林地面积1226亩,覆盖率为22.05%,各种树木231642株。平均每人有85株。  相似文献   

18.
1985~1994年在陕西吴旗县和宁夏固原县山地进行了建造沙棘果园及提高生产力的试验研究,沙棘果园的建造要重视种植材料选择、立地条件、栽植期、栽植密度选择以及雌雄株比例配置等,果园抚育管理要作好松土、除草、恢复整地工程、汇集地表径流、施肥、修枝、科学采果及沙棘园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庄浪县按照“川地果园化”结构调整的新思路.相继建成了阳川优质红富士基地、水洛黄金梨基地等6个重点果品基地,使全县果品基地累计达到20多万亩,果品产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我省林业生产取得了不少成绩;森林覆被率由建国初期的1.9%增加到9%;“四旁”植树由1.5亿株发展到26亿株;农田林网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050万亩;桐粮间作也发展到450万亩;林地面积由450万亩发展到2000多万亩。但我省林地少、人口多、木材奇缺,每年都需要由国家供应大量木材。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实现木材自给,加速实现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