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科技期刊的发展,而科技期刊的发展又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前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科技期刊则是这种生产力的特殊载体。科技期刊所传播的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这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为人们所掌握,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便会转化为实际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科技期刊是普及和提高科学技术知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技情报资料是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在新技术革命中有重要的作用。当前世界上出现的新的技术革命,实质上是一场知识革命。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知识已经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哪一个国家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知识,这个国家就有可能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否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区林业形势很好,为开创现代化林业建设的新局面,首先需要林业科学技术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因为科学是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许多先进国家的经验全都证明,现代生产力的提高百分之七十是靠科学技术.因此,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组织指导生产建设,乃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大的重大经济技术措施.所以,抓好现代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发展林业生产建设事业所必需,亦已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4.
第一把手要抓好第一生产力李永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条真理在林业生产上同样适用。就此,北京市林业局局长李永芳阐明了一个鲜明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强科技管理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科技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朱弘,毕广有,李朝晖,苗建良,孙树华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齐齐哈尔市林业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繁荣、国家富强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在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前,只能称之为潜在生产力。因此,成果转化是科学技...  相似文献   

6.
试谈中专实践教学的特点与原则宜昌林校王绍柏学习和掌握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生产力。在当今世界上,生产力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标志。从总体上看,我国先进的、尖端的科学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生产力水平却步人后尘,一大批科技成果只被当作...  相似文献   

7.
(一)当代的日本是一个拥有先进技术的工业化国家,却不是一个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国家;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却不是一个科学技术强国;日本的经济基础依然是商品输出,而不是科学技术的输出。然而,进入八十年代,日本则致力于技术输出,开始放弃了“贸易王国”,注重培养人材,开发智源,提出了“技术王国”的口号。日本是一个生产力非常发达的国家,它的人口占全世界3%,而国民生产总值却占全世界10%。日本民族的模仿功能很强,目前居世界第二位。据日本《经济学家》杂志统计:模仿国外一项新成果,美国约需三年,英、法、西德要数年,其他国家要十年左右,甚至时滞有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的社会时期所凸显的社会问题有所不同,但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指引。当前我国正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亟需得到妥善解决。立足于当前的社会状况并结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阶段的历史经验,重新解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有助于加快实现社会第三次成功转型,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科技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学说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内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刘媛 《陕西林业》2010,(5):16-16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以技术进步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为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本文就宜君县林业科技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路。提高认识。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示范,使群众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增强科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突出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在生产劳动中,脑力劳动、创造性工作的比重将上升,智力和知识将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类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每出现一次飞跃,都伴随着一个新兴技术群体的出现,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历次产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而每次产业革命又总是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科学技术信息变得日益丰富。 1982年,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翰·奈斯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富国强民的根基。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也日益成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本世纪的5-20%,增加到目前的50-70%,有的发达国家已超过80%。可见,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林业也不例外,甚至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林业周期长,若违背科学而造成失误,往往需要几十年才能纠正。但长期以来,林业经营粗放,管理落后,导致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精华,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科技交流中的信息资源。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进一步发展,迅速地把档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促进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档案战线上的同仁们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力量。当今世界各国为保持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已经通过科学技术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了。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结合,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社会大规模的活动,而我们的档案工作将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从而更好地实现档案自身的价值呢?  相似文献   

14.
第一把手要抓好第一生产力○李永芳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一观点,继...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学技术在一个极其广阔的战线上,向着各个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全面发展着。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相互渗透,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各种方法的相互作用;把科学技术溶合成一个有机体。科学技术的研究由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进入国家与国际范围的大规模协作,形成有组织地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大型研究。近30年间科学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超过以往2千年的总合。近代科学技术由研究到应用的周期越来越短,它引导着生产的发展,走在生产的前面,作为日益活跃的生产力,导致了一场包括各个领域的技术革命,这一切表明科学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把加速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是在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和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埸很不发达,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很低。社会主义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远不具备。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就决定了我们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集中一切力量来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科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决定性的因素,这巳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在社会飞跃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科学技术。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杂交水稻,无一不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工业产值成倍增加,粮食产量翻番,主要靠科学技术。当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由本世纪的5—20%,增加到目前的50—70%,有的发达国家已达80%。林业的发展要不要靠科学技术?问答是肯定的。发展林业也要靠科学技术,而且更迫切需要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8.
梁锦章 《中国林业》2008,(14):51-51
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的本质区别在于传统林业是基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而显示出非可持续性的林业,现代林业是基于社会生产力水平较高,尤其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  相似文献   

19.
(一)人类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每出现一次飞跃,都伴随着一个新兴技术群体的出现,而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总是动摇着传统的生产方法、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并使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使生产力得到空前的解放,十倍、百倍地把社会生产推向前进,出现新的经济高涨。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是历次产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而每次产业革命又总是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从而使科学信息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林业机械维修企业要不要象机械制造企业那样走专业化的道路?怎样走专业化的道路?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这里,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以期引起争论。一、林机维修专业化势在必行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产.异;种类繁多,性能要求提高。一个企业要想什么产品都生产,;戈者在一个企业内,企图不需要其它企业配合从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