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生产以其投资少、见效快的优势,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新时期进一步加强蚕桑生产,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探讨新时期蚕桑生产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新时期蚕桑生产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以来.云南省抓住机遇,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加大发展力度,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谐农村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结束的安徽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会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实现3个“1/3”目标,即加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数和被带动的农户数要占农户总数的1/3,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销的农产品要占1/3,加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比当地同类型的农户收入要增加1/3。这就为本省广大蚕农成立合作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蚕桑产业区域性明显,各个环节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存在着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的基础和便利条件;再者,发展蚕农专业合作社也是实现蚕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黄山市徽州区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造成饲养量下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徽州区蚕桑科学发展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劳动不足途径;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基地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完善服务体系,提升产业科技水平等。  相似文献   

5.
湖南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湘绣”是我国传统“四大名绣”之一。但湖南传统的蚕桑一直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制约了蚕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四川省蚕桑机械化发展现状和成功经验,研究探讨了湖南省加快推进蚕桑机械化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湖南传统的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1995年裕安区蚕桑生产发展到高峰,桑园面积达2000公顷,此后,由于市场因素的影响,桑园面积逐年下降,到2000年底,全区桑园面积仅700公顷,蚕业生产日趋萎缩.为此,我区蚕业办及时向区政府提出了重点加强蚕桑基地建设的建议.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结构布局为重点,以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在提高单产和茧质的前提下,适度恢复发展桑园的战略方针.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区蚕业办选择了新安镇石塘村建立了"蚕桑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基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配套系统工程,重点以新技术推广为依托,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蚕茧收烘经营体制改革,从2001年起,力争几年内把基地蚕桑生产建成比较效益高、充满生机、富有竞争力的示范产业.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适桑宜蚕,但当前生产萎糜不振,如何恢复发展这一传统产业,本文从蚕桑的丝织、生态效益及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宜蚕则蚕,宜林则林”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年。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制定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湖北省明确了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新举措,并将大别山革命老区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试验区。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指出:要建设“红色的大别山、发展的大别山、绿色的大别山、富裕的大别山”总体目标,加快试验区建设发展,重在抓落实,关键靠实干。  相似文献   

9.
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判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代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48-16550
首先,介绍了判定中国现代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原始物准、核心指标和主要方式。其次,分析了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变化的新特征:判定的原始物准出现多样化;生产体系趋向多元化;农村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力上升。再次,探讨了蚕桑产业发展成败判定指标体系的新特征:①主要指标体系的变构特征。农村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是判定蚕桑产业发展成败的主要依据。②生产技术体系的指标特征。生产技术体系与新技术研发方向随生产体系的变革而发生相应变化。③质量管理体系的指标特征。每一生产阶段都有其自身的质量标准,进而共同构成产品质量管理体系。④产业运行调控体系的指标特征。量能发种是运行调控最基本的要求;推广使用优良蔟具是运行调控的重要环节。⑤市场利益体系的指标特征。建立具有稳定收益的主导市场、发展特色产品生产,从而获取较高的市场收益。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和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岳西县来榜镇组建了蚕桑协会,其作用在于规范蚕桑生产。今后的工作思路是积极发挥协会作用,进一步推进来榜镇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蚕桑养殖在我国有着及其悠久的历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在加上气候、环境条件等对于蚕桑养殖影响的不断加剧,蚕桑养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蚕桑养殖经验,就如何拓展桑蚕产业链,提升桑蚕养殖效益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蚕桑产业是施甸县的老产业,曾经为施甸县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产业萎缩。近年来,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政策,施甸县蚕桑业得到恢复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离总体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本人对施甸县蚕桑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简述了施甸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金见  黎永谋  石涛  陆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58-4159,4161
介绍了云南省的自然条件,分析了云南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归纳总结了云南蚕桑产业建设现状,指出了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对当前形势下云南蚕桑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商务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桑农和企业生产经营营造最适宜的发展环境,壮大发展蚕桑产业,推动普洱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现就普洱市蚕桑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蚕桑生产是利国利民的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发展蚕桑生产必须搞好桑园建设,普及科学养蚕,积极开展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抓住市场。走产销一条龙.集约化生产的路子.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沾益县继粮食、烤烟、畜牧之后重点培植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分析沾益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凤庆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历史;阐述了“十一五”以来凤庆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基层农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论述了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持续稳定发展凤庆蚕桑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罗坤  陈松 《云南农业科技》2002,(4):13-15,28
作为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与供应国,我国的蚕业科技工作目前已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一方面要针对当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攻关,另一方面要紧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前沿开展研究,大力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积极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该文简述了休宁县蚕桑发展的现状、前景,并提出了促进蚕桑产业化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提高认识,把发展蚕桑产业放在重要位置;加强蚕桑生产基础建设,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广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战略等。  相似文献   

20.
东部地区蚕桑生产基础好,效益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已经制约蚕桑生产的发展,面对农村多元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实际,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首先要从蚕桑生产方式上进行转变,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桑园向养蚕大户、养蚕能手转移;并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