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幼龄动物发热病例占动物临床门诊比例较大,由于发热的原因比较复杂,所以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若根据中兽医辨证理论进行治疗,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疗效。笔者等根据对临床上幼龄动物常见发热病的辨证治疗体会,将该类疾病的病因、辨证和治疗简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1病因病理1.1正邪对比发热病多属于邪盛正实的实证,而且从病因上看,淫邪多自外感染,所以该类病又多是外感病,只有少部分病例为邪从内生,这往往与患病动物自身体质有关。对外感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鸡外感风热的临床疗效,通过在田间养殖场选取自然病例发病鸡进行临床治疗试验,以双黄连口服液作为药物对照,设置不给药对照组,并分别给予各治疗组鱼腥草芩蓝口服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连续给药4d,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记录各组的治愈率、无效率等指标。结果显示,鱼腥草芩蓝口服液治疗后,多数病鸡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病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精神、饮食、粪便等很快恢复正常,采食量上升。表明鱼腥草芩蓝口服液对鸡外感发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温病为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急性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疾病,如非典、犬瘟热、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和急性热病,如中暑。1温病的特点1.1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而发病犬瘟热是外感温热邪气而发,犬细小病毒性肠炎是外感湿热邪气而发。1.2特殊临床表现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温热病。如犬瘟热症状为体温高,发病快,流脓涕,脚掌干,鼻干裂,都是易伤津液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对奶牛的生产效益影响很大.笔者根据驻场诊疗临床症状,用中兽医理论辨证论治,对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主要证候 发热、鼻流清涕、咳喘、喷嚏、呼吸有鼻鸣音、采食减少或不吃.  相似文献   

5.
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同时也是幼畜外感病的主要症状。若高热持续不退 ,严重时可引起患畜神昏抽搐 ,甚则危及生命。所以 ,临床上对于幼畜外感发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并给予及时和适当的治疗。近年来 ,笔者共收治幼畜各种外感发热病症 4 0余例 ,其中牛 2 8例 ,马 3例 ,骡 2例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褥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数日内在临床上表现为以持续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发性产后疾病.按致病因素分为阴虚发热型、外感发热型和胞宫热毒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发热是幼畜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高热占幼畜门诊比例相当大,中药对于幼畜高热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将中药治疗幼畜高热的点滴体会小结如下:高热多由邪实所致,多属于外感病范围,但又不单纯是由外邪所引起,机体的内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在外邪方面,应分其性质、盛衰和病位;同时又要考虑到幼畜平时体质状况.此外,是否有痰湿存留,正气是否耗损,有无误治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家畜发热症大体上可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由于病邪、病位、患畜体质强弱等不同,其证候表现往往错综复杂,临床辨证宜综合运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方法,融合伤寒、温病等诸法诸方  相似文献   

9.
犊牛外感发热在兽医临床时有发生,是犊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症,其病因与多种病毒、细菌感染有关,但以病毒多见,约占90%以上。高热期间患犊代谢率和耗氧率增加,易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减少高热给患犊带来的危害,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使患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2005—2008年,笔者运用加味三阳清热煎剂直肠灌注治疗犊牛发热84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家畜发热症可以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由于病位、得病家畜的体质强弱不同,病症的表现往往是复杂多变。现将中兽医对家畜发热的辨证论治简述如下。1外感风寒外感风寒通常是因为风寒侵入肌体表层,一般常见与外感病的开始阶段。主要症状是,得病家畜发热害怕寒冷,鼻子流有清涕,舌头颜色青白,有时会咳嗽。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独立的病,在奶牛产后疾病中多有发热症状的出现,是实践中常遇到的一种症侯。中兽医学认为,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之邪皆能致热。但病因病机各异,所以对于发热一症的治疗必须通过四诊,审证求因,才能正确辨证,立方用药,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根据我们临床实践的体会,对于发热的症候群,归纳起来可分为外感风寒型,胞宫热毒型和阴虚发热型三类证型。立方用药随证应变,同证异治。  相似文献   

12.
犬胃肠型感冒是因外感风寒而引起的发热,肚腹胀痛,呕吐泄泻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本病于春末初夏,气候聚变,阴雨连绵时多发.近年来,笔者等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愈该病80多例,现将病例整理成文报道如下,供同道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褥热是指奶牛在分娩后数日内在临床上表现为以持续性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发性产后疾病。按致病因素分为阴虚发热型、外感发热型和胞宫热毒型三种类型。笔者于2011年7月用中西医综合的方法对一例因助产不当而引起胞宫热毒型奶牛产褥热进行了成功救  相似文献   

14.
1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多由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郁所致。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主证,发热恶寒,且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皮紧毛乍,鼻流清涕,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有时咳嗽、咳声洪亮。方例,“麻黄汤”(主要成分为麻黄、桂枝、杏仁等)加减。咳喘甚者,加桔梗、冬花、紫菀以止咳平喘,兼有表虚,证见恶风,汗出,脉浮缓者,治宜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主要成分为桂枝、芍药、甘草等)加减。  相似文献   

15.
清热解毒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家畜外感发热等症状.为观察该注射液对猪高热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最近我们对该注射液的临床药效进行了试验观察.病猪表现热征候综合征:体温40~41℃;进行性消瘦、食欲降低;腹下皮肤发红或出血性斑点,耳尖发绀;呼吸加快,逐渐出现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出现不同程度死亡.  相似文献   

16.
幼畜高热在兽医临床上多见,多遭受外感风寒、时疫等,加上幼畜体质较弱而发病。笔者在兽医临床上用白虎加苍术汤为主治疗幼畜高热症40余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柴桂感寒口服液对鸡外感风寒的临床疗效,本试验对临床上出现外感风寒的病鸡进行了临床治疗试验。试验从病鸡群中随机抽取600只,分别设柴桂感寒口服液临床推荐剂量组和其他药物对照组,每组300只,连续混饮给药5天。观察试验鸡的临床表现、体重变化、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血液指标等。试验结果,按柴桂感寒口服液临床推荐剂量混饮给药,对鸡风寒感冒具有明显的疗效。此次试验表明,柴桂感寒口服液可作为防治鸡外感风寒的选择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张仲景。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汉代以前中医学治疗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学外感热病理论的专著,至今仍对中医学临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伤寒论》的寒字是病邪的意思,伤寒即是为病邪所伤,它包含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方法。笔者认为猪常见的发热性疾  相似文献   

19.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奶牛产后热郑光铸莆田市涵江区牧医中心奶牛产后发热、大致分为3种:①产后外感风寒发热;②产后血亏阴虚阳盛发热;③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阻发热;这3种产后发热症状各异,治疗方法不一。根据笔者历年诊疗情况分述如下:1.产后外感风寒的发热1.1...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及加味对家兔解热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景所创诸方,历经两千年的临床应用.疗效确实.被历代医家奉为经典,其中小柴胡汤(XCHT)又是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方剂之一。文献记载,小柴胡汤诸多主治病证中,以发热为最。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热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细菌培养液和内毒索引起的感染性发热.另一种是非感染性发热:前者致热物质主要是各种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灭活菌体的分解产物,它们多为复合多糖类致热物质.后者多为化学刺激性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