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水稻属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粮食作物,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直接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稳定性。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加强水稻的种植技术,是提高水稻质量与产量的关键。文章主要针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据近年来安岳县水稻高产创建百亩攻关片核心示范户的数据,浅析水稻丰产优质栽培的生育状况及关键技术,为提高水稻整体产量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加快低成本高效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简化水稻的生产过程,降低种植水稻的劳作强度,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以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淮稻40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相比,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模式和密苗育插秧技术模式实现了产量的稳定性,同时实现了节本增效。试验结果为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和密苗育插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稻米品质、增加水稻生产效益,筛选适合盘锦地区种植的优质多抗高产水稻品种。对引进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考察各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能力、增产潜力等指标,筛选出适合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与品质提升提供备选依据。  相似文献   

5.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稻米生产重视产量而忽视品质的倾向,提出从高产向优质安全转变的观点.阐述稻米品质的概念、构成要素与优质标准,介绍目前水稻品种品质的现状,探讨品种遗传特性、环境、栽培条件等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稻米品质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提高水稻的稻米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覃会利 《河北农机》2023,(21):94-96
在水稻种植领域,高产和优质的水稻产量一直是农民追求的目标。然而,农民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生产中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强调了根据地理环境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的重要性,并建议采用正规渠道的种子,以确保质量。通过种子处理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在秧田选择和管理方面,强调了土地的选择和土壤管理,以创造有利于水稻生长的条件。介绍了多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通过采取这些策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秧插秧是水稻种植生产的重要环节,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稻种植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同时减轻人工的劳动强度,可有效实现水稻的高产栽培。基于此,对水稻机械化育秧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就高产水稻施肥原则、施肥种类和数量、施肥时期及方法的选择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在水稻高产栽培中高效施肥,为今后高产水稻栽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探索适合大竹县柏林镇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确保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持续改善品质,建立高产栽培模式,创建高产栽培技术集成,树立高产典型、推动连片高产示范带的建设,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的。在大竹县农技站的指导下,笔者进行了11个水稻新品种的田间大区对比试验。1试验方法采用大区对比法,每个品种种植0.13 hm~2左右,考察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产量潜力、优质性、生物性状及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邵登攀 《河北农机》2024,(2):109-111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科学合理地利用和改进栽培方式是实现高产、降低病虫害危害、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临着产量低,水肥浪费,秧苗素质低等问题。突破常规耕作模式,采用精细调控技术,实现规模化、稳定增产,是实现区域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生产中,需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并结合本地的生产情况,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对各项栽培技术进行优化,强化栽培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同时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本文对我国目前的稻田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对该工艺的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是标准化的育苗技术,选择播种的时间、地点、品种、秧田,稻田的肥料、浇水和病虫害的控制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稻田种植效率的具体途径,以综合提高稻田的整体素质,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凌海市水稻适宜的播种期与插秧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取分期播种、分期插秧的方法延迟播种期与插秧期,从而总结出延迟播种、延期插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是农机与农艺融于一体的水稻生产新模式,它既实现了水稻栽插的机械化,又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是水稻栽培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向.丹阳市在去年的900hm2机插秧面积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利用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大好机遇,推广面积突破了2666.7 hm2,特别是行宫、延陵、麦溪、导墅、皇塘、蒋墅及练湖农场等8个镇(场),不仅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而且通过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种机插秧高产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生长离不开水,从插秧到收获整个生长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才能保证优质高产,所以对水资源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但目前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如何做到节水保高产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利用现实条件,进行综合结水已成为必要的措施,水稻综合节水技术就是改过去粗放灌溉为精细灌溉,在保证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推广综合节水措施,减少水稻栽培用水量,最终达到节水增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植在我国的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维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我国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现状,同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当今水稻栽培的技术模式。水稻生产中的育秧移栽和良种选育两次技术革命,使水稻生产从靠天吃饭发展到自主栽培,并逐步实现了稳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盐碱地水稻夺高产的几项栽培措施,以通过生产实践的验证,及各项配套措施的利用,保障水稻的大面积高产。  相似文献   

17.
南粳42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利用910/178//盐粳3号/807///←265-7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高抗条纹叶枯病等特点,高产栽培要突出培育壮秧,合理群体起点,科学肥水运筹,防治好纹枯病、纵卷叶螟等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是农机与农艺融于一体的水稻生产新模式,它既实现了水稻栽插的机械化,又提高了水稻单产和经济效益,是水稻栽培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向。丹阳市在去年的900hm^2机插秧面积的基础上,2005年继续利用实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大好机遇,推广面积突破了2666.7hm^2,特别是行宫、延陵、麦溪、导墅、皇塘、蒋墅及练湖农场等8个镇(场),不仅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而且通过农机农艺的紧密结合,成功地探索出一种机插秧高产栽培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杨正坤  张钰 《河北农机》2023,(17):37-39
随着水稻栽培工作的不断建设发展,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水稻秧苗健壮、迅速生长发育,节约栽培成本,辅助农民顺利完成水稻栽培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促进农机与农技相结合。现阶段贵州省锦屏县的各类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发展。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贵州省锦屏县需要注重将农业机械化理念融入水稻栽培工作中,开展水稻的机械化形式高产栽培。因此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在贵州省锦屏县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价值与主要栽培流程,深入探讨相关的栽培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发展历史,绝大多数农户仍根据自己的经验采用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导致水稻栽培的产量与质量都并不理想。近些年,我国一直在研究水稻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作为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育秧直接影响着水稻高产的效果,有农学家认为,现阶段最为有效的育秧技术就是旱育秧,旱育秧的基本理念是“壮秧先壮根”,本文首先分析了广西地区的水稻种植条件,并针对水稻高效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推广模式策略展开研究,希望能够切实提高我国整体水稻生产栽培水平,提高水稻产量,为我国充足的粮食储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