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职铁路院校专业课程是培养技能和素养双线合格的铁路事业接班人的必由之路。笔者分析了在高职院校铁道机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阐述了铁道机车专业核心课程"电力机车机械设备的检查与维护"思政教育的总体设计过程,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比较全面地了解与分析目前高职毕业生在线场课堂、岗前实习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严重脱节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为例,通过校企共建"能吃、能住、能学、能练、能创"五项全能的线场课堂,确定了一套高职生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基本途径以及职业素养的完整评价体系,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满足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又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是面向铁路局工务机械化维修段培养技术人员的新高职专业.文章解释了工务机械化维修段、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的历史沿革,重点分析了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核心问题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新时期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修订提出的新要求,以我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为例进行学生职业岗位迁徙的研究。针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分析就业岗位群与职业岗位能力来进行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开发,同时提出了当前高职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误区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佳  王成彬 《湖南农机》2016,(6):125-126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是2016年在全国首次招生的新增高职专业.对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各铁路类高职院校都是同龄人——"新生儿,一片空白".笔者与哈尔滨铁路局工务机械段大修列车间王成彬机长一起工作与学习,在具有较为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较为科学地构建了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通过文章,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一点经验和分享,同时为广大的高考学生和家长选报专业提供参考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马杰 《湖南农机》2011,38(1):214-215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不仅要考虑到企业和岗位对职业技能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要重视提高人文素养,着力培养高职生的"人文技能",这对高职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增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途径.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科学完善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笔者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铁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李丽丽 《南方农机》2019,(7):162-162
随着教育体制和新课程的不断改革,高职化工类专业认识实习在实践教学当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为了与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相适应,我们对认识实习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分析了认识实习的现状,探讨了认识实习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以此来提高高职学生对专业认识实习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重要交通手段之一的铁路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铁道专业类高职院校应运而生.文章通过对现如今铁道类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刻研究,结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分析,找出其中阻碍铁道类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原因,提出有效措施来促进铁道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连碧华 《南方农机》2021,(2):159-160
文章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确立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平台课程+岗位方向"课程体系构建思路,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养与技能、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详细阐述了该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以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适应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养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岗位育人,校企联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型职业教育制度。"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推广现代学徒制本身也需要"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要靠职业技术教育支撑,振兴职业技术教育也要重拾"工匠精神",二者有机结合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薛拥军 《南方农机》2016,(11):147-148
职业能力作为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入职和就业。因此,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任何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文章针对目前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性、针对性的解决策略,进而促进高职机电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稳步提升一线用电检查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笔者结合基层供电企业用电检查岗位工作日常开展情况,从品德素养、服务素养、法律素养和理论素养四个维度进行探讨并提出培养专业素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铁道运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下铁路运营人才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要求。本文以当前社会对高职铁道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为切入点,阐述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严兴喜 《南方农机》2019,(9):152-152,155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先后与哈尔滨铁路局哈尔滨供电段等18家企业和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铁道供电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会作用,定期实施教学诊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进程文件,并就校企合作编写订单班教材、共建实训室、共享师资等事宜达成共识,为专业发展改革提供了有力指导,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6.
提升铁道运营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是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提高铁道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率、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具体要求。本文以铁道运营专业学生技能现状为研究切入点,阐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具体对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人才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杨玲玲 《湖南农机》2016,(6):134-135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整个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能力.文章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为例,从师资培训计划、引进新教师计划及教师职称建设计划三方面将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与学院和学校的发展相联系,提出了未来三年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随着当前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稀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这并非是毕业生数量太多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不是很高,无法满足就业市场对于人才提出的要求,使得很多学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存在"低不成高不就"的现象。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就需要基于就业这一导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文章分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19.
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关键要素,提升学生职业技能非常重要。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竞赛能够快速实现理论知识向职业技能的转化,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素养,确定就业方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实现学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入职。  相似文献   

20.
王月爱 《南方农机》2022,(4):176-178
"电气电子技术"课程是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工学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电气电子技术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笔者以"电气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思政理念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开放,将专业与育人相融合,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