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杨树是我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树种,长期以来一直延用传统的春季植苗造林。由于受春季造林时间短、水源短缺,低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实施大面积造林,进度慢、成活率相对较低,而采用现代化的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造林,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它具有育苗时间短(60天左右高度可达25cm),苗木根系完整,带土移植不损伤根系,无需缓苗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不受造林季节限制等特点,只要掌握好育苗时间,5~7月均可实施造林,当年高生长可达2.5m以上,它不仅大大延长了造林时间,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而且做到了当年育…  相似文献   

2.
陈新友 《中国林业》2009,(15):44-44
杨树是整个西北地区造林绿化、退耕还林的主要造林树种,长期以来一直用于传统的春季植苗造林。由于受春季造林时间短、水源短缺,低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实施大面积造林,进度慢、成活率相对较低,而采用现代化的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造林,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它具有育苗时间短(60天左右高度可达25厘米),苗木根系完整,带土移植不损伤根系,无需缓苗造林,造林成活率高,单位面积产量高,不受造林季节限制等特点,只要掌握好育苗时间,5~7月均可实施造林,当年高生长可达2.5米以上,它不仅大大延长了造林时间,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而且做到了当年育苗当年定植,为今后的大面积工程性造林,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实践中,笔者初步积累了一些育苗经验,现就育苗工作中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育苗具有土地利用率高,育苗期短,苗木质量好,根系发达,起苗运输不易被损伤,造林成活率高,造林不受季节限制,生长快等优良特点。松阳县开展了马尾松容器育苗不同基质、不同基肥、不同遮荫、不同追肥等试验,其试验结果,可为马尾松容器育苗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林木容器育苗造林由于与裸根苗相比有许多被公认的优越性,它具有节省种子、节约圃地,育苗时间短、苗木整齐健壮、抗逆性强,不伤根、运输搬运方便、成本低,能有效延长造林时间、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特点,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苗木生产技术,它包括育苗容器、育苗基质、容器育苗管理技术等林木现代育苗理论与技术。本研究立足于国际农业先进技术引进,进  相似文献   

5.
<正> 经过我场两年试验,板栗采取快速育苗造林技术可达到当年春季育苗、当年春季嫁接、当年春季造林,嫁接成活率达到9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与常规方法培育嫁接苗期相比,造林时间提前三年,结果期提早三年,每亩育苗费减少600元,每亩造林苗木费节省80%,并且方法简单易行,见效快,效益高。  相似文献   

6.
<正>容器苗是指用配置好的基质,在容器中培育而成的苗木。由于容器苗打破了过去常规育苗的季节限制,大大延长了起苗造林时间,减少了出圃前的起苗环节,可有效防止苗木出圃、运输及栽植过程造成的苗木根系损伤,大大提高了造林绿化成效和造林成活率,具有育苗周期短、定植缓苗快、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病虫害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20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7.
国外松容器育苗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宜群 《安徽林业》2010,(4):105-105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8.
为了快速繁育黄连木良种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时间和播种方法对黄连木育苗出苗率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嫁接时间进行枝接和山区造林时间对黄连木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育苗采用沙藏春播出苗率高,枝接繁育苗木以4月10日成活率最高,可达86.7%,良种苗木适宜造林时间为3月20日。  相似文献   

9.
国外松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林树种,具有生长快、易成林、抗贫瘠、适应性广等特点。国外松裸根苗造林只能在春季,容器育苗虽投入的劳力多,但能缩短育苗时间,延长造林时间,提高造林成活率。一、育苗时间国外松容器育苗可在3~5月上旬播种,苗木雨季可以出圃造林;也可在10~11月上旬播种,春季和雨季苗木可以出圃造林。二、苗床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加快造林绿化进程,实现造林工作"活、快、好、高"的目标,培育优质、速生、高效、健康的后备资源,需要高标准地实施容器育苗参与造林工程。一、容器育苗的优点节水抗旱,提高成活率。容器苗的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夏季造林充分利用雨季降水的优势,不需人工浇水,无缓苗期,不仅降低了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1.
黑茶山林局位于吕梁山脉的西侧中段,海拔1200~2260米,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冬、春季干旱多风,水土流失严重,给造林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近年来华北落叶松造林成活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在1983、1984两年的造林实践中,首先对华北落叶松苗木高度与造林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地理种源的种子育苗后,苗木高度不同,对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在我局的具体条件下,造林苗木以选用苗高20~50厘米,地径在0.3厘米以上,根系较完整的二年生苗为好。一、造林苗木状况本区上山造林苗木全部采用同一种源的落叶松二年生留床苗,就地育苗,就近造林。造林苗木规格一般高15厘米以上,地径  相似文献   

12.
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琴 《中国林业》2012,(3):53-53
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工程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不断推进,苗木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传统的育苗技术在造林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制及造林成活率低,因此各地采取了容器育苗技术。容器育苗是在特定的容器中培育苗木,在起苗、包装、运输时不易伤根,贮藏时不易丧失生命力,造林后没有缓苗期,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受季节限制少;育苗时易控制环境,节约用种,提高圃地利用率。现将松树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介绍如下。一、容器育苗技术1.苗圃地的选择及整理。苗圃地选择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  相似文献   

13.
李泽相 《云南林业》2006,27(2):18-18
1春树早栽春季造林时间一般按药材林木品种和气候不同,可在2月底至4月中旬,最佳时间在3月份。此时,风力小、阳光弱、雨量多,苗木尚未萌动,根系再生力强,伤口愈合快,缓苗时间短。云南宜在雨季造林,以保证成活率。2选好苗木,注意起苗质量苗木应根系发达,根须完整,侧根多,根系微带  相似文献   

14.
正容器育苗可以满足苗木对湿度、温度和光照的要求,促进苗木迅速生长,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苗木出圃时,省去了起苗、假植等步骤,育苗全过程都可实行机械操作,为育苗工厂化创造了条件。容器苗栽植应选用全根全苗,根系发育好,根部不受损伤的幼苗。优点是栽植成活率高,不受栽植季节限制,便于合理安排劳力,能进行分期栽植。容器苗栽后缓苗期短,甚至不缓苗,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有利于提早发挥造林效益。  相似文献   

15.
推广容器苗是提高山区造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容器育苗是近年来全国推广的一项育苗新技术 ,它具有育苗周期短、单位面积产苗量高、节约用地和用种、造林成活率高、幼树生长好、成林快、造林成本低 ,能够打破造林季节限制 ,灵活安排造林时间和劳力等特点 ,是营林措施的重大技术改革。大力推广容器育苗 ,对于干旱瘠薄石质山地人工造林 ,提高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活率 ,更具有重要意义。1 容器苗造林技术根据适地适树造林原则 ,选好造林树种 (如侧柏适应在多种立地条件下生长 ) ,除遵循裸根苗造林的一般技术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1 保护苗木根系起苗前要大水灌溉一次 ,使基质保持湿润 ,…  相似文献   

16.
用营养钵繁育油松苗,具有根系好、生长速度快、便于管理、移栽成活率高、造林时间长等优点。在北票干旱地区,可利用油松营养钵苗进行雨季造林,克服裸根苗春季造林由于久旱无雨、土壤干旱、水分蒸发量大,空气干燥诸多因素而引起春季造林成活率低,重复造林浪费资金等现象。为此,文章结合生产实践把油松营养钵育苗的关键技术做一下技术交流。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造林树种资源,在部分县区开展了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 Pall.)引种播种育苗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和种子处理条件下播种成苗率可达72.5%;1~2年生苗木根系发达,主根长,侧根数量多;造林成活率因土壤类型、整地方式而异,最高可达89%;树木高生长、径生长及冠幅生长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8.
春季是造林的大好季节。我国北方春季造林的适宜时期,一般从土壤解冻十几厘米开始,至苗木冬芽将萌发时结束。就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而言,春季造林适宜时间,每年不过十来天。超越这段时间,早了,土壤还在冻结中,起苗、挖坑、栽植等工序效率低而质量差;晚了,苗木冬芽萌发,造林成活率显著降低。很显然,我区春季可供利用的造林时间短而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0.001)。自然光照下,夏季造林当年生长季末成活率达82%,短日照处理下为92%。这表明10 h短日照处理提高了苗木顶芽形成率与根系淀粉浓度,提高了其抗机械破坏能力。综合来看,短日照处理结合40%或60%灌溉处理在造林第2年底保存率最高(达60%以上)。【结论】夏季7月初,采用3周10 h短日照处理结合饱和含水量40%~60%,...  相似文献   

20.
苗木失水过多,其体内的水分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就要受到破坏,苗木就会死亡,故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下面谈谈减少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一、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木春季是黑龙江省主要造林季节,但使用的苗木却有时不能做到春季随起随栽,因为有时苗圃没有足够的休闲地,为了不误春季育苗,就将翌年春季造林的苗木在秋季起出进行越冬假植,腾出圃地立即进行秋翻整地。苗木假植时间要从当年的10月中下旬一翌年的4月中下旬长达半年之久。我们知道苗木失水最快的部位是根系,苗木假植后土壤的保水性会降低,加之操作不细,透风和通气不良,造成苗根失水和烂根,影响成活。因此应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有些常用的山地造林树苗长期假植,不利于成活。因为假植沟春季解冻要晚于床苗,特别是为防止旱风侵袭要用秸秆、草帘等覆盖的假植苗木,春季解冻更晚,当造林地达到“顶浆造林”条件时,假植苗却起不出来,贻误了造林的最佳时期。另外,应强调指出的是榆、枫杨等落叶树种苗木根部含水量较高,不适宜长期假植,常绿树种也不适宜长期假植。二、长途运输苗木时应做到保湿运输造林规程早有规定,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不允许长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