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81-6682,6709
介绍了城市广场的概念,认为城市广场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城市广场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分析了城市广场与其使用者"人"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关系,认为人的行为心理是广场空间环境设计的依据和根本。随着人们对户外空间人性化设计的重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逐渐开始渗透到各类城市景观场所的设计当中。针对目前广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人在户外空间环境中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探讨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方法,以期使广场真正成为为人服务的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
穆丹  梁英辉  唐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181-1183
总结了城市广场的特色,认为市政广场是展现地域文化与魅力的重要城市空间,是城市的"会客厅"和"标志"。以凭祥市政广场为例,分析了景观设计的目标与构思,以及广场的总体布局与分区设计,认为凭祥市政广场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文化底蕴以及人性化需求,力求在发挥生态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体现地域文化传承与人性关怀,且充满城市文化魅力与艺术品位的广场景观。  相似文献   

3.
城市广场设计不仅需满足景观美需要,还需满足人们使用需求。基于此,本为对城市广场设计要素分析,提出现代城市广场空间形态与人性化设计的体现方法,以此来保证城市广场设计满足美观和适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正刚  王万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52-1653,1780
城市广场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探讨"以人为本"的内涵,分析时代对城市广场提出的要求及当前广场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人在城市广场上的活动需求,着眼于人的最终发展提出人性化广场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泰州市滨河广场的使用情况,以该广场为例对广场的设计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广场的设计中应注重人性化、地方特色、效益三方面因素,旨在探索城市广场设计建设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孟瑾  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72-7074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应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空间的作用。笔者调研了内蒙古自治区及国内外的优秀广场设计,总结出"最好的城市广场"在视觉、文化、工艺技术、人性化、科技5个层面的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准格尔旗中心广场景观设计之中。通过分析广场周边环境、场地建筑,制订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案,为今后更好地创造体现地方文脉和地域文化、尺度适宜、空间形态丰富、与市民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绿色广场景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城市广场虽然是人们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过多重视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城市设计方法,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城市空间的真正主人——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空间发展的失衡和非宜人性。分析了城市广场设计中的主体因素,即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这种行为、心理与城市广场空间两者的关系,以为创造出一个符合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广场提供设计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依据城市空间理论,从广场的形态、情态、生态等三方面人手,对泰山广场规划设计进行赏析,并结合当前我国对城市广场设计理念的探讨,阐述自己对泰山广场规划设计的个人评价,探讨在城市广场设计中"以人为本"、"城市文脉继承"等理念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人性化景观设计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设计的人性化则主要是通过有形的物质形态来体现无形的精神需要,以更大限度地给人们提供服务。本文旨在强调"人性化"因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地位,并分析各种构成要素对景观设计表现的作用,是对景观环境中"人性化"的品格与精神的研究和探讨,目的在于强调人文主义的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注重创造宜人的、富有情趣的绿色人文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使用者的角度,对广西南宁市五象广场的使用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及评价,深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等情况下人们身处、看待和使用城市广场的方式,及城市广场景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人的行为或社会活动来启发并营造城市广场景观是城市广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邢台市邢都广场的设计利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形关系,将整个区域图底进行反转,建筑与场地反相互换。通过曾经是行政权力驻地的地块转变成为城市文化休闲广场的设计,引发人们对于场地历史的追忆,成为城市场所精神的体现与城市肌理的再现。  相似文献   

12.
张建荣  郑斌松  吴建新  张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70-6171,6178
通过南昌经济开发区麦园广场的设计实例,探讨现代广场设计中的个性塑造问题,旨在通过富有个性化的城市广场的设计来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空间,打造出一张个性鲜明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3.
冯璐  徐文辉  鲍承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71-2775
滨水绿地作为水陆蓝绿空间的交界体,承担着生态廊道、文化廊道、交通廊道、景观廊道等多重功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城市空间交汇时多呈现出沿江河、湖泊走向形态的线性布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类绿地作为整体全面考虑.通过研究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线性绿地的景观三线,分析其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等规划设计方式,探索能够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水体岸线景观连续性、合理布置城市空间及绿地系统的滨水区线性绿地景观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支撑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实施,为其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运用地质调查、地理信息分析评估及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方法对重庆市主城区5 473 km~2范围内地下空间现状进行了研究、评估,并实现了该范围内地下空间多源数据的综合管理.结果表明:①多源地下空间数据综合分析,才能有效地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实施提供依据;②综合地质条件分析发现,该区域约80%的区域适宜进行地下空间开发;③截止2017年底重庆市主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规模约为7 151万m~2,其中地下交通设施占比约为90%;④利用多源地下空间三维数据集成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区域内地下空间现状数据的宏观管理,更能通过可视化模拟分析指导实际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王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24-11626
选择大连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特色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连城市发展历史探求城市开放空间形成过程,同时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利用者对城市广场的意识特征及利用实态,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6.
曹艳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52-6753
以法国巴黎和里尔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作品为例,介绍了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等公共空间的生态介入设计,探讨了生态意识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意义及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丽彬  林从华  林晓嵩  蔡丽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07-18009,18097
通过对滨水区建筑空间的概念、特点的认知,以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指出福清市图书馆、档案馆、科技馆综合体建筑自然地理空间、规划结构空间、传统院落空间、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手法与特征。详细解析了"一心三轴"的三馆空间结构特点,充分考虑到建筑环境因素进行平面规划布局,塑造出半围合的"文化广场"空间、收放自如的"开放式庭院"序列空间以及错落有致的"立体生态庭院"空间,利用这些叠加空间营造出庭院化、园林化的阅读、休憩、娱乐、交友环境。希望能启发滨水区建筑的设计思路,创作出具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的滨水建筑。  相似文献   

18.
对于城市广场这一异国文化现象的盲目移植造成了城市空间的浪费和自身特色的缺失.为了提高现代城市广场的利用率,营造生态、人性、亲和的城市广场空间,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分析和自然山水园林理念的阐述,结合现代城市园林发展的现状,提出将自然山水式园林理念引入到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并以长沙高岭组团兴联东路市民广场醉樱园的设计方案为例,说明自然山水式城市广场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