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万瑶  方芳  黄薇 《蜜蜂杂志》2012,32(3):34-35
章门穴(LR13)是足厥阴肝经的经穴,为足太阴经脉、厥阴经,阴维脉的交会穴,脾经募穴,八会穴之一的脏会。该穴别名:长平,胁髎,季胁,脾募,肘髎,肘尖,后章门,季肋、脏会。穴名之义:章,即明之意,本穴为肝经的穴位,肝主升发、主青、主  相似文献   

2.
环跳穴(GB30)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此穴出于《针灸甲乙经》是足少阳、太阳经之交会穴。1定位环跳穴位于臀外侧部,在股骨大转子后上方凹陷处。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外1/3与中1/3交点处。或于髂后上棘,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突起部连线所围成之三角形区的中央处定穴。《针灸甲乙经》:“在髀枢中。…  相似文献   

3.
风市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风市穴名“风”:指风气、风邪也;“市”:指集市、集结也。意指该穴易为风邪集结之处,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故名风市。1定位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简易取穴为:直立时,两肩水平,双手自然垂手贴于大腿两侧时,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中指尖之处是穴。2解剖皮下的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与股二头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3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4主治中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不仁,遍身瘙痒,腰…  相似文献   

4.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足阳明、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此穴有消肿止痛、益气聪耳、通关利窍之功,在临床中应用较广。穴名释义:“关”,即机关,为开阖之枢机;该穴正当下颌关节处,有关牙齿的开阖,故名之于“关”;因为其在颧骨弓下,并与上关穴相对,故名之于“下关”。另一说,下关者,因牙关分上下二处,上关即客主人,位于下关穴之上;下者,下片部也,牙关是开合之机关,属下,两“关”穴相对,故名下关。1取穴方法闭口取穴,下关穴位于耳屏前约1拇指横指,当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的前方。此穴闭口有孔,张口即…  相似文献   

5.
《蜜蜂杂志》2021,41(6)
正蠡沟穴[Lígōu;LR5;Liv5],又名交仪穴《千金翼方》,属足厥阴肝经的经穴,乃肝经之络穴,别走少阳。《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是肝经的常用穴,有疏肝胆之气机,理脾胃之运化之功。《备急千金要方》:"女子漏下赤白,月经不调,灸交仪二十壮,穴在内踝上五寸。"《针灸资生经》作蠡沟穴别名:"蠡沟二穴,亦名交仪。"穴名涵义:蠡即贝壳,沟即水沟,  相似文献   

6.
<正>秩边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秩"指序次,"边"指旁、远之意,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穴在背部依次排列,而此穴正当背侧的最下边,故名秩边。《甲乙经·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少腹控睾第八》曰:"腰痛骶寒,俯仰急难,阴痛下重(指阴器疼痛下坠),不得小便,秩边穴主之"。  相似文献   

7.
穴盘育苗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育苗技术,主要用于饲料作物、蔬菜育苗等作物育苗。目前穴盘育苗播种机基本可分为针式播种机、滚筒式播种机、盘式(平板式)播种机,其中针式播种机、滚筒式播种机在国内应用较多。针式播种机是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云门穴(LU2)为手太阴肺经行走于胸前部的一个经穴,属于手太阴肺经脉气所发,内应上焦之肺气,为肺气出入之门户,肺气如云,故名云门穴。云即云雾,指脉气,为流动的气体,门即门户,云门穴为肺经气血部散的门户,也是肺脏及其经脉与外界交换的一个重要门户。肺经气血从云门穴而出,似天气云雾一样,遍布周身,滋养万物。《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为云,云出天气,天气通于肺。”《灵枢·五邪》:“邪在肺,上气喘,  相似文献   

9.
<正>次髎穴(BL 32)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联合骶部双侧上髂、中髎及下髎统称为八髎穴。八髎最早记载于《素问·骨空论篇》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次髎一名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该穴有理下焦,健腰腿之功。临床对于骨骼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有较好的疗效。1穴名释义次,有位次、顺序之义,与上髂穴相对的第二位穴所以称为次~([1])。《奇经八脉考·释音》:髎、音廖,  相似文献   

10.
胡赟  李万瑶  燕军 《蜜蜂杂志》2011,31(9):42-43
四花穴,又称崔氏四花,经门四花。记载于多种古代医籍中,“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原出于唐·崔知悌《骨蒸尹灸力》一书中。惜原书已佚。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四花”穴的名称及定位系唐·王熹《外台秘要》一书。在《针灸资生经》及《针灸聚英》等书籍中均对四花穴的定位进行了描述,但文献记载对四花穴的定位存在差异,一种是“四花”穴的四个点呈菱形分布的定位,一种是呈正方形分布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正>丰隆(ST40)为经穴名,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首记载于《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元·王国瑞《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明·楼英《医学纲目》指出:风痰头痛,丰隆五分,灸亦得。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备急于金方》:丰隆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等。其具有通经活络、祛湿化痰、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被古今医学大家公认为治痰要穴。痰乃是水液代谢障碍后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黄帝内经灵枢·根结》: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  相似文献   

12.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关穴(SJ5)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出自《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外关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本穴为临床常用穴,单用或配合它穴应用均可,常配合足临泣穴,上下相配,主治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13.
正中脘穴(RN12),位于胸腹前正中部,属任脉之穴。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较多。《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胃腕(《经穴汇解》)、胃募(《千金翼方》)。[1]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也是交会穴,是任脉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  相似文献   

14.
定喘穴(EX-B1):又名喘息穴、治喘穴,属经外奇穴的背郎穴.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该穴有平定喘息的功效,故名为定喘.本穴并不归入经络穴位中,属奇穴,有奇特的效应.在人体背部上端,与肺的关系密切,治疗肺系疾病,特别是哮喘疗效显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带脉穴(GB26),属足少阳胆经穴位,为足少阳胆经和带脉之交会穴,本穴最早见于《灵枢·癫狂》: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腧.该穴有调经止带,温补下焦之功,临床应用十分广泛.1 穴名释义带脉的带,《说文》,带,绅也.男子系带,女子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意指佩带,在此指带脉.脉,指经脉,《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此穴在肚脐外侧,当带脉之所过,与衣带所系之处,带脉在人身匝腰1周,约束诸经,如束带然,故名为带脉.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妇女多带下病,所以古代称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医生为带下医.本穴既可统束诸经脉,又可治带下病,故名.  相似文献   

16.
<正>腹结穴(SP14),属足太阴脾经穴位。别名:腹屈、肠窟、肠屈、临窟、长窟、肠窝、肠结、阳窟。本穴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自《备急千金要方》后以腹结作为正名[1]。《说文通训定声》记载:"腹,脐上下两旁也。"《急救篇》注:腹,肚之总名也。《素问·评热病论》曰:"腹者,至阴之所居。"《说文》认为:"结,缔也,从系吉声。"周与嗣的《千字文》写到:"露结为霜,有凝结之义。"腹结穴在脐中旁开4寸,大横穴(脐  相似文献   

17.
<正>鹤顶(EX-LE2)穴属经外奇穴。临床常用于治疗膝关节病变,腿足无力。此穴在膝关节髌骨上缘正中凹陷中,髌骨外形与鹤的头顶看起来相似,该穴又位于此顶端,故称为鹤顶穴。1定位与取穴鹤顶穴位于髌骨尖端上方、髌骨中点向上1寸,或是髌骨上缘中点上方凹陷处取穴。曲膝90°时,髌骨上缘下中央即是该穴(见图1、2)。  相似文献   

18.
风门穴(BL12)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别名:热府;又有左为风门,右为热府之说.为督脉、足太阳经交会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风门者,风所出入之门也(《会元针灸学》)."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风疾,故名风门.是临床驱风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中极穴Zhōng jí(RN3)属任脉的经穴,是膀胱的募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的交会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中极为经穴名。别名气原,玉泉,膀胱募,气鱼。穴名的中即中间之意,位于下腹部人体正中线上;极即最也,本穴位于人身上下左右之最中间,故名中极。中极穴主要用于小腹、泌尿及生殖系统等疾患。1定位与取穴中极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耻骨  相似文献   

20.
天柱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在后头部的经穴.该穴始见于<灵枢.本输>篇.<穴名释义>载: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穴在项部方肌起始部,天柱骨之两旁,故名天柱.释义为:"天",指上部,人体头部;"柱",楹意,指支柱,喻人体之颈项.该穴位于项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颈椎骨)上端,支撑头颅,意示擎天之柱而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