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的师生,在养蜂专业户的指导下,探寻出一简便易行、效率高,且十分安全的高处收蜂法.  相似文献   

2.
走进邵阳市隆回县雨山铺镇峡山养蜂场农家小院,造型古朴,色彩和谐,风车悠悠;池塘水清澈,鱼儿跳跃;庭院内外,林荫树下,土坯房里,菜花飘香,蜂飞蝶舞……好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蜂场主人叫范克民,今年73岁,16岁时开始学习饲养中蜂.一年以后,便在自己家园子建起了养蜂场,采用高窄式蜂箱,从事中蜂养殖与研究工作.到现在已57个年头,其间从未间断过.平均每年饲养中蜂20箱以上,最多时达50箱.养蜂道路上的艰辛,养蜂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望起都胜似甜甜的蜂蜜足以让人品味.多年来,范克民致力于中蜂品种改良探究,主要是提高蜂王品质.如今,只需用一到两年时间,即可培育出不爱分群能积极采集冬季与早春花粉夺取冬春高产蜜的蜂群来.  相似文献   

3.
王双进 《中国蜂业》2006,57(6):34-34
双休日,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的师生们前往养蜂专业户范克民先生家拜师学艺,发现在其走廊上、后院里摆满了蜂箱,足有40箱。倘徉在蜜蜂王国里,黄淑珍老师看到仅范先生一人在家,疑惑顿生:“范先生,您养这么多蜜蜂,收入肯定可观,但开支一定很大,所需要的人手也很多吧?”  相似文献   

4.
王双进 《蜜蜂杂志》2014,34(11):37-38
<正>9月28日下午,秋阳高照,天气闷热。隆回县罗家养蜂场蜂飞蝶舞,人头攒动。人们围着一群群中蜂,时而一名长者在娓娓动听地讲述着,时而一群少年在兴致勃勃地讨论着,然后将一袋塘泥水放进蜂箱里,说这样可以给蜂群自然降温。原来,这是隆回县雨山中学、万和实验学校科技创新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群学生,在辅导老师的组织下,来到该县罗家养蜂场体验创新成长,并向蜂场主罗积成爷爷学习养蜂科学知识。罗爷爷是村里的养蜂大户,今年61岁了。师生们在他老人家的指导下,打开一箱箱中蜂群,仔细观  相似文献   

5.
<正>养蜂生产就是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常年有花蜂农才有好收成。2014年我地气候特别差,早春气温低,油菜花期蜜浆歉收,洋槐花期短,阴雨绵绵,滴蜜无收。女贞花、乌桕花、盐肤木花期一周难逢三天晴,蜜蜂全靠喂白糖保种。广大蜂农只好望天兴叹。蜜蜂是蜂农的生产物资,蜜源是蜂农生产蜂产品的保障,定地饲养者多么希望一年四季有花期"保驾护航"啊!《蜜蜂杂志》2013年第6期好心人施根吉师傅发表了一篇醒目文章--《"野兰花"——  相似文献   

6.
河南新县苏区人民公社养蜂场饲养中蜂28群、意蜂4群,共计298框蜂。中蜂是用高窄式巢箱,意蜂用标准巢箱。1958年开春就在郭家河赶油菜花、紫云英花,中蜂取蜜1,682斤,意蜂取蜜301斤。随后转至张湾赶枣树花,中蜂取蜜1,412斤,意蜂取蜜311斤。后转至白山关赶棉花、木梓等蜜源,中蜂由28群发展到57群,意蜂由4群发  相似文献   

7.
要养好蜜蜂、搞好养蜂场,得坚持三条原则,做好四个基本功。这里所说的“三条原则”是指“常年养强群”、“蜂不离花”和“消灭病虫害”而言的。三条原则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三条中的每一条既有其单独的作用,又有其关联的作用。“常年饲养强群”不能离开“蜂不离花”和“消灭病虫害”,后二条是前一条的必备条件,是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蜂业》2014,(8):32-33
<正>隆回县雨山铺镇中心学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基地养蜂小组的同学们在辅导老师和养蜂专业户的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特别是对中蜂如何安全顺利地度过夏季问题,探索出科学有效的物理方法,不用任何化学添加剂,解决中蜂度夏问题。一、为中蜂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强群、新王、新脾、蜂多于脾,定时清扫箱底,这是中蜂越好夏季的基础。因新王产卵力强,加上中蜂喜爱新脾,脾上又没有寄生巢虫,定时清扫箱底,使蜡螟无  相似文献   

9.
“人不离蜂,蜂不离花”是1959年全国养蜂研究协作会議总結出的几項丰产技术措施之一。总結报告中以浙江省桐廬县窄溪公社养蜂場和福建农学院养蜂場为例,略述他們为实現高額丰产而采取“追花夺蜜”作到“人不离蜂,蜂不离花”的冲天干劲。(参看“中国养蜂”1959年第12期,以下引文同)  相似文献   

10.
宜都中蜂个体较小,喙也相应稍短,不易采集花管较深的苕子蜜源,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论点,1958年4月下旬,潘湾公社某集体养蜂场的陈昌瑞同志用10群意蜂和1群中蜂做试验。当年苕子花期阴雨较多,花期结束,意蜂群势有所发展,除留足了到乌桕开花前断蜜期的存蜜外,尚收获商品蜂蜜25kg;而中蜂由于喙短花管较深,整个花期群内滴蜜未进,靠不断饲喂维持,群势更谈不上发展。1959年早春,枝城公社养蜂场为了建立中蜂组,特向社员购入越冬后土法饲养的中蜂21桶,由李文喜同志负责管理。他利用早油菜花前期把中蜂过入意蜂标准箱,因中蜂原有自然蜂巢在越冬期大量…  相似文献   

11.
邓国琼 《蜜蜂杂志》2012,32(12):13-13
“尝尝,这是摩围山下采来的野生贝子花蜜,味道纯正……”22日,重庆市彭水自治县朗溪乡马头村三组蜂农杨德芳热情地向笔者介绍。47岁的杨德芳,养蜂有30年,目前饲养意蜂100群。为保证蜜源充足,意蜂养殖户必须时时做到“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哪儿有花就往哪儿赶。2012年4月,家门口上千亩油菜开花了,杨德芳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收获了今年第一批蜂蜜,  相似文献   

12.
“蜂不离花”,人所共知.但近年来养蜂人追花夺蜜实在太难了,各地的交通检查多如牛毛、日夜不断.“人不离蜂”也是众所周知,但车上有人就要罚款,而且上一个检查站罚过了下一个检查站仍要罚.蜜蜂  相似文献   

13.
我省养蜂历史悠久,早在1921年绍兴郦兴隆从日本引进意大利蜂种,采用活框箱饲养,到1933年全省已有意大利蜂11300群,解放前由江苏、浙江两省养蜂工作者联合组织了江浙养蜂协会,协会设有正、副主席等人,办事机构设在嘉兴市。1949年全省有意蜂为8000群,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办养蜂场。1958年各地先后建了公社养蜂场,同年3月召开了全省第一次养蜂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9,(9):57-58
<正>2019年6月19~25日,中国蜂产品协会组团10人,应法国南方蜂蜜生产商联盟邀请考察法国养蜂场。作为同行,法国养蜂场的许多先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有利于我国蜂蜜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一、法国蜂农开诚布公这次考察位于法国南方蜂场,法国蜂联主席全程陪同参观了6家蜂场、1个蜂农合作社、8个放蜂点、4个蜂蜜加工车间。法国蜂农对中国代表团十分友好,  相似文献   

15.
吕纪增 《蜜蜂杂志》2006,26(7):18-18
隆回县雨山铺镇青少年科技组的师生,在养蜂专业户的指导下,探寻出一简便易行、效率高,且十分安全的高处收蜂法。1制作收蜂工具1.1材料杉木板5块,规格为40cm×40cm×1cm;横木1根,规格为40cm×2cm×2cm;竹竿2根或多根(每根长5cm),顶端留杈;柏树枝叶1束;粘木胶水1瓶;铁钉数颗、螺丝钉2颗,各4cm长;不锈钢拉手1个;绳索1m。1.2制作方法将5块木板刨平整后,用木胶、铁钉将木板镶拢、固定,成为一个规格为40cm×40cm×40cm的无底正方体木箱,重量在2kg左右为宜。在木箱顶面正中央装一块40cm×2cm×2cm的横木,再在其居中处用螺丝钉装上1个不锈钢拉手,然…  相似文献   

16.
7月中旬,是黑龙江地区主要蜜源植物椴树开花流蜜的盛期,也是全年养蜂生产的黄金季节。就在这椴花飘香、泌蜜欲滴、人勤蜂忙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有机会来到尚志县苇河公社养蜂场、冲河公社保安大队联营养蜂场、海林县森林经营所红旗沟养蜂场和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养蜂场参观和学习,时间虽然是不长,  相似文献   

17.
<正>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26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9215名,养蜂场58844个,蜂群数量918977群。新西兰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数量、养蜂场数量和蜂群数量如表1所示,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741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8820个。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3月,笔者运蜂到湖北洪湖市乌林镇白玉村赶油菜花,在万亩金黄的花海里,选择在田野十字路口土公路车少的路旁卸蜂摆场。油菜花季节往往是多雨的梅雨季节,一下就是四五天乃至1个星期左右。靠天吃饭的蜂农利用稀少的晴天算计取点蜂蜜,呆到花期结束时刚好是家里山花流蜜的大好时机,决定隔夜请车,清早运蜂返回。由于回家心急,半夜就醒了,起床,运蜂集中在一起,拆篷、收捡。谁知久雨刚晴,汽车在十字路口调头时,泥路打滑,车身慢慢地倾斜,后轮下坎了,加  相似文献   

19.
波尔尼养蜂场(Apicoltura di Porrini)是意大利共和国最大的养蜂场。由九名工作人员饲养着3000群蜂,经营着一个蜂产品、蜂机具商店;管理着蜂产品分装车间,蜂机具维修车间和一座3000平方米的蜂机具、蜂产品库房,使用了4辆货车和7辆卧车。这个养蜂场从1980年到1984年平均每年生产100吨蜂蜜(群平33.34公斤,按生产群平均每群年产蜜50公斤),200公斤花粉,100公斤蜂胶,1500公斤蜂蜡和一些王浆;每年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4年入秋以来至2015年春季,中东部各省的养蜂场蒙受到重大的损失。从天府之国的四川到富饶的长江沿岸诸省,不但油菜蜂蜜大幅度减产,蜂群发展迟缓,更可怕的是爬蜂病紧接而来,这些罕见的怪现象把蜂农逼入了险境。我国的养蜂场是靠蜂产品收入来维持生计的,繁重的体力劳动和低廉的蜂产品收购价已经把蜂农压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