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桂凤 《蜜蜂杂志》2013,33(1):39-40
《天涯追梦》是山东省曲阜市书院街道办事处西林西小学王桂凤老师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可能是第一部以养蜂人生活为主线的长篇小说,作者以蜜蜂为主线,描绘了主人公放蜂人陆坷艰辛漂泊的放蜂生涯和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出于对《蜜蜂杂志》的信任,作者将该小说全文投稿到了《蜜蜂杂志》,从本期起,本刊将辟"蜂业文学"栏目连载经改编的《天涯追梦》小说,恳请广大读者对栏目的设置及文章的内容等作出评论,我们将根据您的意见适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小兰又要跟陆坷父子外出放蜂去了,金龙、玉凤两个孩子依旧由姥爷、姥姥照顾,这已经成了惯例。大地回春时,陆坷、小兰和春耕从四川的温江,经过西岭雪山和天台山,越过大渡河,又经茶马古道,翻越泸定、康定、九龙三县境内的贡嘎山,来到雅江县近郊,赶采这里的油菜花和槐花,估计在这一带呆一个来月。蜂场就选择在一个小村子旁边,几年前,陆坷曾在这里放过蜂。一天上午,有个陌生的女人,出现在离帐篷不远的大树下,在那里徘徊。小兰对忙碌的丈夫说:老陆,你瞧那个女人多神秘,她到底想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3.
<正>(续上期)9不该凋谢的红玫瑰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月,陆家父子与孔家父女,两家亲家又结伴而行去了我国的西北边陲新疆吐鲁番,因为那里有著名的葡萄沟和大片大片的棉区。吐鲁番那大片大片的棉田,花期在7月中旬至10月上旬。因为这里雨量少,日照时间又长,有利于花蜜分泌和蜜蜂采集,蜂蜜单产量高。在采集棉花蜜时,陆坷多次复查场地,选取了有玉米、高粱和芝麻等粉源植物较多的地方作为蜂场,这样能保证蜂群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九月份他们从宁阳回到老家.春耕把自己看到的及猜想的都告诉了奶奶,家里人很快就知道陆坷与小兰的关系了.陆家老少都喋喋不休,80多岁的陆母苦口婆心劝陆坷不要执迷不悟.全家人都希望陆坷找个年龄相当,会过日子的女人结婚.陆坷却矢口否认与小兰的恋爱关系,承认与她只是师徒关系.可他心里清楚得很,他俩确实在秘密地恋爱.外人根本不知道小兰与陆坷恋爱的事,小兰的父母也不知道,热心的邻居听说小兰放蜂回来了,就来给她介绍对象,而她却找种种借口不同意,小兰母亲唠叨道:兰呀,你到底找啥样的?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小兰高兴极了,在父母答应的当天就来到大姨家,要大姨帮忙,大姨,您和陆坷是邻居,您去找他说说,让他收下我这个徒弟.大姨说:你能行吗?放蜂很苦,还挨蜂蜇.小兰说:大姨,放心吧,我行,我太喜欢养蜂这一行了,我一定要学会这门技术.大姨摇着头不解地说:你这孩子中邪了,怎么偏偏喜欢上了养蜂呢?学点什么不好呀?你爸妈同意吗?小兰故弄玄虚地说:大姨,这您就不懂了,女孩子养蜂才有前途呢,我爸妈非常同意.好好,有前途,你爸妈又同意,那你就学吧.大姨见外甥女态度这么坚决,也同意了.小兰说:谢谢大姨帮忙,您一定得说服他收下我!  相似文献   

6.
晨光初露,晓风乍起.赵玉倩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大队部,轻轻叩响大队办公室的门.哦,是这么回事,我看你多才多艺,当大队会计吧!还有,县里为迎接上级领导的视察,要举办一场晚会,节目从各公社选拔,我早把你推荐到公社,并且让公社再把你推荐到县里,你做好准备吧.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8熊口脱险又是一年春正浓,油菜花盛开了,陆坷夫妇和春耕带着蜂群来到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的秦岭,赶采这里的油菜花蜜。绵蜒的秦岭,漫山遍野盛开着油菜花。来秦岭放蜂的人有几家,他们有的把帐篷搭在山脚下,有的搭在半  相似文献   

8.
王桂风 《蜜蜂杂志》2014,(2):I0007-I0008
<正>(接上期)7峨眉山上的恋歌祖国的大好江山、无限风光,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坐在春耕身旁的梦春快乐的像只小鸽子,被一路的好景色所吸引,总是赞不绝口,惊叹不已。春耕对这条路线非常熟悉,他像一位向导,滔滔不绝,为梦春解读着自己所知道的一切。梦春这次真是眼福大饱,了解了许多地方及风景名胜。当然她也有些遗憾,只能坐在火车上欣赏窗外一闪而过的名城与风景。若不是急着赶路,她真想和春耕下车尽情地观光  相似文献   

9.
王桂凤 《蜜蜂杂志》2014,(1):I0005-I0006
<正>(接上期)6风花雪月小兰生了孩子后,春耕像长大了许多,懂事了许多,慢慢变得成熟了。他主动干些家务活,照顾弟妹,对小兰也不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全家人相处得特别融洽。几年来,小兰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断断续续跟随丈夫到外地放蜂。无情的现实,使她真切地感受到:养蜂是一种非常艰辛的工作,决不像她从前想象的那么轻松和浪漫。但她仍希望与丈夫一起放蜂,一起吃苦受累。  相似文献   

10.
王桂凤 《蜜蜂杂志》2013,33(2):46-47
(接上期)2都是蜜蜂惹的祸陆坷不公平的遭遇,唤来了本村韦丽姑娘的同情。韦丽芳龄20,是个美丽善良、温柔而又多愁善感的姑娘,她的父母两年前相继病逝,一个人孤单生活、无依无靠。陆坷因为养蜂遭到批斗、游街示众,她既同情,又敬佩,同情他惨遭如此伤害,敬佩他坚强勇敢。  相似文献   

11.
<正>(续上期)11别出心裁的婚宴新年过后,"非典"蔓延,陆坷暂时没去外地放蜂,留在家管理蜂群。陆坷思量很久,要把徒弟小周介绍给梦春。他对妻子说:"小兰,我看小周秉性好,能吃苦耐劳,是个难得的好小伙,把他介绍给梦春好不好?"小兰想了想,说:"我觉得小周与梦春挺般配,他们两个村离得也不远,挺好。"她同意丈夫的想法。陆坷把想法告诉了小周,小周也非常乐意,在征得梦春父母孔凡河夫妇同意后,陆坷安排了两人相  相似文献   

12.
物换星移,人们终于迎来了金色的十月,四人帮垮台了,举国上下普天同庆.不久,玉倩的父母平反昭雪恢复了工作,一些知青开始陆续返城.陆坷看到一些未婚知青陆续回城了,彻夜难眠,为玉倩母女俩的将来考虑.他想:玉倩年轻漂亮,有文化,回城定有一番作为,如果不离婚,在农村过一辈子太委屈她了,对她是不公平的.可自己又是那么地爱她,舍不得她.他陷入极大的痛苦和矛盾之中,思前想后,还是做出了痛苦的决定:与玉倩离婚.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小兰跟陆坷私奔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大街小巷议论纷纷,什么男拐女,女骗男,说什么的都有.而此时,陆坷他们正在从山东曲阜到云南宜良的路上,整整用了12天.长途旅行中,春耕惊异地发现,爸爸对小兰百依百顺,就像一个出色的导游,专拣她爱听的说,为她介绍一路的好风光,也像一个称职的保姆,专拣她爱吃的买,她特别爱吃水果,一到车站,爸爸不是买桔子、苹果,就是买香蕉、菠萝,耐心得很.春耕觉得爸爸爱上她真麻烦、好辛苦,爸爸的所作所为有些痴、有些迷,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第二天清晨,玉倩果然好多了,也退烧了.你可害苦了我啦,一夜起来好几次伺候你,冬梅打着哈欠嚷着,陆坷对你真好,嘱咐我夜里喂你水喝,好关心你呀,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尽胡说八道.玉倩感觉脸有些发热,不好意思了.冬梅这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就爱凑热闹,晚上不是找同学玩,就是去男朋友杨坤那里,反正不爱呆在宿舍里.而玉倩正好相反,就喜欢安静,总爱一个人呆在屋里看书.陆坷很欣赏玉倩勤奋好学的精神,这年代没有几个学习的,而她却与众不同.陆坷也经常借她的书看看,陪陪她,因为冬梅常常很晚才回来.玉倩偶尔也去陆坷房里坐坐.因为玉倩也特别喜欢他那朴实友善、热情待人的性格,向陆坷请教一些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渐渐地他们无话不谈了,一来二去便互相仰慕对方了,彼此之间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夜幕降临,暮色苍茫.今夜是小兰平生以来的第一次风餐露宿,她感到格外新鲜和好奇,同时,也有些紧张.夜幕沉沉,笼罩大地,四周一片寂静,空气清新、芬香馥郁.小兰躺在床上没有一点睡意.夜静得让人心里发怵,外边所有的声音,她都听得清清楚楚:师傅和春耕的鼾睡声,风儿吹打树叶的簌簌声,各种小昆虫在草丛中的蠕动声,甚至还有小黑狗的呼吸声,各种声音,声声入耳.不知不觉她睡着了.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我就听说有位作者以养蜂人为主线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天涯追梦》,但作者是谁,内容情节怎样,却不得而知.今有幸在2013年的《蜜蜂杂志》上见识了庐山真面目.我是养蜂人,更爱读《天涯追梦》.我曾经到山东平邑县周庄放蜂采洋槐蜜,距泰山千里之遥,距孔子故里只有7 km,但遗憾的是,当时是文革时期,我没能亲临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天涯追梦(一)》真实地反映了在极左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养蜂人的艰辛悲惨生活,不要说富农出身的陆坷被逼离婚、游街批斗,笔者家乡就连贫农出身的养蜂人也被揪出来开群众大会批斗,文革那个腥风血雨、万马齐喑的年代真是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17.
王桂风 《蜜蜂杂志》2013,(12):I0011-I0012
(接上期)5春华秋实春天携带着绿叶和繁花步人大地。洙泗河畔花红柳绿、芳香馥郁,蜜蜂唱着歌儿飞向枝头亲吻花蕾,和煦的春风与婆娑的杨柳游戏;春姑娘拿着轻风这把梳子,照着河水这面镜子,把她那翠绿的秀发梳理得光彩照人。  相似文献   

18.
19.
<正>我国养蜂历史悠久,蜜蜂文化源渊流长,古代有大诗人苏轼写的《收蜜蜂》诗等文字,现代有作家杨朔写的散文《荔枝蜜》等作品。为了弘扬蜜蜂文化,《蜜蜂杂志》开辟了蜜蜂文化栏目,发表了许多弘扬蜜蜂文化方面的文章。2013年,《蜜蜂杂志》又开辟了蜂业文学栏目,连载了业余作家王桂凤写的长篇小说——《天涯追梦》。《天涯追梦》写的是养蜂人陆坷艰难曲折的养蜂历程。小说中作者把陆坷在全国各地放蜂时的生活、工  相似文献   

20.
<正>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女教师,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在来回学校的路上,我经常看到有的养蜂人在田间、路旁搭起帐篷放蜂,想到他们成年累月漂泊在外,身无居所,风餐露宿,生活那么艰苦,付出的很多,得到的却很少,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不由想起我的舅舅,他也是一位养蜂人,60多岁的他,养蜂已40余年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放蜂生涯都非常坎坷,富有浪漫、惊险和传奇色彩。我从舅舅身上仿佛看到许许多多养蜂人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