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苹果产业的大力发展和苹果树龄不断增大,苹果品种的不断更新,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技术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实际调查和走访果农群众,总结出了一种苹果老果园改造新技术——‘三供一中心干’新技术法。1苹果老果园改造新技术的好处1.1宿短了重新建园的期限一般用苗木建园到挂果至  相似文献   

2.
正以前苹果树老园改造常采用多头嫁接的方法,保持原有树体骨架,对主枝、侧枝或枝组进行嫁接。但是,随着现代苹果产业的发展,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树体结构转变,继续延用多头嫁接的方法进行果园改造,对果园后期树体更新有很多不利,更新后会出现原有品种的发生。苹果树龄不断增大,树体主枝和苹果品种不断更新,采用新技术对老果园进行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也是果业发展中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苹果产业的大力发展和苹果树龄不断增大,苹果品种不断更新,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近几年实际调查和走访果农群众,总结出了一种苹果老果园改造新技术——三供一中心干新技术法。1苹果老果园改造采用新技术的好处1.1缩短了重新建园的期限一般用苗木建园到挂果至少需要4~5年才能完成,而改造新技术一般果园3年就开始挂果,至少可节省1~2年。1.2解决了重茬地的问题老果园挖掉重新栽植建园一般需要5~6年,而改造新技术当年就可完成,至少节约4~5年。并且解决  相似文献   

4.
正渭北长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果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有苹果园面积2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以上,50%以上苹果园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栽植的,且全县95%以上都栽植的富士品种,目前已进入衰老期,产量逐年下降,品质降低,优果率低下,经济效益不高,面临更新换代。老果园淘汰掉,需要几年进行耕作倒茬,难以满足农民脱贫致富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老果园改造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笔者多年试验,总结出一种苹果老园品种更新技术——"一长两短靠接技术",供广大果农在老园改造中参考。  相似文献   

5.
要重视老果园改造工作温树英(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15214)我省是苹果老产区,老果园比重大,老品种多,老龄树多。老品种以国光为主,还有鸡冠、红玉等,仍占我省苹果总株数的50%以上,树龄20—40年的仍有4000余万株。这些老果园缺株少杈,整齐度差,...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的高接换种技术,就是在猕猴桃树冠较高位置的分支上嫁接新品种替换原品种。通过高接换种,可以改造老果园,低产劣质果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高接换种技术在陕西周至普遍采用,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品种选择首先应选择适销品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也要结合当地的栽培条件,技术水平,不同成熟期的  相似文献   

7.
正老园面积大(80%),果农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这是目前我国苹果生产存在的两大现实问题。在小农生产模式下,针对老果园改造,实施大面积毁园重建显然行不通,果农折腾不起。那么,不能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经营怎么办?只能因势利导,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果园优化改造。下面,总结我们在老苹果园改造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供参考。1不良品种,改做特色品种不对,努力白费。有条件的,可将着色  相似文献   

8.
高接换种就是在原有老品种的枝干上,改接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更新。这是老果园改造、结构调整、提高柑橘品质和效益的有效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9.
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潮流和方向.静宁作为甘肃苹果主产县和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苹果种植面积大,种植时间较长,目前有部分果园已进入衰老期,品种老化,树龄较大,结果能力下降.在产能过剩背景下,由于效益低下,继续种植已不划算,迫切需要进行挖除、改造、重建,以适应苹果产业发展新形势.基于这一目标,静宁县李店镇王沟村示范性地于2012年对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所栽植的33.3 hm2连片果园进行挖除改造,经多年运营,取得老果园挖除重建经验,也走过一些弯路,对其进行总结,以启来者.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老旧低效苹果园形成原因,从品种改接、树形改造、地力提升、果园间伐、挖老建新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造提升途径,并指出在品种改接和树形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老旧低效苹果园改造提升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近8年苹果老果园改造,总结昭通苹果主产乡镇老果园改造经验和方法,制定了绿色食品——昭通苹果生产老果园改造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16年静宁县在城川第三个村进行了老果园改造,并取得了成功。对老果园改造的效果进行了介绍,并总结了经验,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并加强配套管理,为今后老果园改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老果园?这是一个与"新"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果园生产功能老化,树龄过长、植株抗性变差等。这种老化会影响果园整体效益的提升,甚至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实施老果园改造,不仅有利于提高水果品质,让果农实现省力化栽培,还是当前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请看山西、山东等地老果园的华丽"变身"。  相似文献   

14.
<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黄土高原优生区建的苹果园面积大,以乔化居多,如今这些果园已陆续进入更新改造期。老果园更新改造需要休闲或换茬3年以上,新园幼树期多在5年以上,据此计算8年内改造园基本无收入保障,对果农生活影响很大。而重茬建园又难以实现高产稳产目标。因此,缩短老果园收入来源断档期,尽快恢复产业规模,成为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采用庭院空地工厂化繁育苹果大苗后再栽植,既能让老果园有较为充足的休闲恢复期,又可实现高质量建园,使果农尽早有收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苹果主产区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大面积老果园需要更新换代,在挖老园建新园的过程中,很多果园并不具备轮茬数年,彻底改良老果园土壤的条件,因此,重茬障碍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总结了重茬障碍形成的原因、对生产的危害,并提出了运用棉隆旋耕熏蒸法防控重茬障碍的做法,供老果园改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苹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老果园越来越多,有些果园树龄已有30年左右,多种病虫害发生,品种老化,树体缺枝少杈,树势衰弱,结果能力下降,果实品质差,效益连年降低。如果毁园重建,存在再植障碍问题,且间隔时间较长、土地利用率低。为此近年来我们通过根部嫁接,改造更新了一批老苹果园,成效较好。1老果园可供利用的优势特点老果园虽园貌较差,植株参差不齐、缺枝少干;枝干粗大、小枝较少、多有病害;树势衰弱、产量不高、质量下  相似文献   

17.
柑桔类果树用嫁接繁殖方法,只要选用适当的砧木,可以达到早结果、早丰产、保持品种优良性状及增强抗病耐寒等目的。现在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但目前优质高产的良种还不普遍,由于发展新果园及老果园的高接换种改造工作,都需要大量良种繁殖材料,因此接穗的调运日渐增多。几年来我所为了加速良种推广工作,满足生产需要,除宣  相似文献   

18.
早熟温州蜜柑是永州地区最适宜栽培的温州蜜柑品种之一,对其进行标准化改造技术研究,对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对24年树龄的早熟温州蜜柑老果园进行标准化改造技术试验,现将改造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种性不良早期引进的品种多为普通富士和普通嘎啦,种性不好、品系老化,着色较差;近几年选育的品种如烟富1~6号、2001、新红将军、太平洋嘎啦等品系着色较好。建议结合密植郁闭园改造和老果园更新换代,将老品种更新改造成新品种。新建园必须选择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苹果梨适宜在辽宁省的北部地区栽培.彰武县大冷乡刘百伦的苹果梨在2000年省优质果评选会上获大奖,在辽宁省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该品种抗寒力强,能耐-28℃的低温.枝条受冻后,恢复能力极强,在经受了2000年冬季百年不遇的严重冻害(-36℃)之后,调查结果表明:管理较好的果园,树体受冻害影响不大.经过2~3 a的精心管理,迅速恢复产量.彰武县至2006年苹果梨栽植总面积已达2 000 hm2,近80万株,总产量2.8万t,产值4 200万元,667m2效益1 400元.为了提高现有老梨树的果品质量增加产量创造更高的效益,使苹果梨生产成为脱贫致富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彰武县从2003年起,结合国家"阳光培训工程"项目,对彰武县低产老苹果梨园进行了全面的改造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于业绩突出,辽宁省农业厅"十一五"果业生产规划批准彰武县建立苹果梨出口基地一个.现将二道河子江家村苹果梨园改造情况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