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茶园土壤多系酸性砖红壤或红壤,富铝程度高,其中有一定数量的可溶铝、锰、铁,并随pH值下降而增多。可溶铝对一般作物易产生铝害,使之产生缺磷,是酸害的原因之一。茶树是典型的喜铝作物,体内能积聚多量的铝,称之聚铝作物。研究铝元素对茶树的营养生理作用,必须调查茶园土壤可溶铝和茶树体中铝分布的动态。由于铝在溶液中呈三价状态,与铝试剂(玫红三羧酸)在酸性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可以进行比色测定。因此,铝试剂光度法不仅是测定铝的简便方法,而且灵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茶要对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月荣  赵启泉等 《茶叶》2000,26(4):205-208
利用盆栽试验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偏一,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很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3.
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茶树修剪叶和不同氮肥对土壤pH和活性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铵和茶树鲜叶,茶树干重显著增加.硫酸铵显著促进新梢生长并提高氨基酸含量,施茶树鲜叶显著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施茶树鲜叶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而且pH最高、活性铝含量最低.施用硫酸铵处理的土壤显著酸化.研究表明,茶园土壤酸化的主导因子是施用酸性化学肥料和茶树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而并非茶树落叶和修剪叶还园.  相似文献   

4.
红壤茶园土壤活性铝与酸度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洵 《福建茶叶》1991,(1):25-27
茶树是喜酸、聚铝性作物,对土壤酸度和活性铝含量反应十分敏感。红壤作为茶叶生产的重要土壤资源,尤其成土过程中由于脱硅富铝化作用呈酸性反应。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茶园土壤酸化严重,铝进一步富集,在不同程度上已影响茶树生长和产质的提高。研究红壤茶园酸化原因和酸、铝关系,探讨酸度实质,对于制定红壤茶园的土壤改良措施和拟定优化茶叶品质的施肥技术都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Morita  A 丁文 《福建热作科技》1990,(3):47-48,F003
在日本的大部分茶园,PH值低于5.0的酸性土壤,都能适应茶树生长.在酸性土壤中,铝被解离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因此,许多植物受到铝解离后的毒性影响.由于铝和磷形成化合物导致植物缺磷症是毒性影响之一.但茶树却未发现有铝中毒现象.如果它们之间有差异的话,这可能是铝的存在刺激了茶树生长和磷的吸收的原因(Kon-ishi et al.1985).茶树在水培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6.
用^32P研究土壤pH值对茶树吸收磷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智 《中国茶叶》1989,(2):26-27
茶树是喜酸作物,适合在酸性土壤上生长。但在宜茶的土壤pH范围内,水溶性磷很容易被吸附、固定,磷肥利用率往往较低。因此,研究土壤pH值对茶树磷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对于加强茶树磷素营养,提高茶园中磷肥利用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试验采用同位素~(32)P示踪法,研究了不同pH值土壤上茶树对磷的吸收、利用和分配的规律。试验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茶园土壤磷素营养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系“好酸作物”,在酸性较强的红黄壤上可以较好地生长。这种土壤对磷的自然固定能力很强,因此,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很低。茶树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低磷的环境,形成了对磷吸收的自身特点。据研究,茶树不仅能吸收土壤中的水溶性磷,而且还能吸收与铁、铝、钙结合的难溶性磷,甚至对原生矿物晶格中的某些磷也有一定的吸收利用能力。长期以来,在衡量茶园土壤磷的有效程度时,往往沿用各种作物都通用的测定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方法。但是,通过对茶园土壤磷素营养状况的大量研究和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由于茶树对磷的吸收利用能力比其他作物强,用一般方法测定有效磷含量很难反映茶园上壤实际的供磷能力,因此有必要制定出  相似文献   

8.
茶园土壤酸化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性土壤是茶树生长所必须的条件之一,但并非土壤酸性越强,越适宜茶树生长,其最适宜pH值为5.0~5.5,而当前茶园受到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茶园土壤酸化日趋严重.本文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土壤酸化对茶树生长的危害;最后对酸化茶园和新建茶园给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了化学肥料尤其是氮肥的施用是造成茶园土壤酸化最主要的原因;土壤酸化将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一些重金属元素含量的上升,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施有机物料是改良和控制土壤酸化的理想途径.最后,作者就茶园土壤酸化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低分子量有机酸是茶园土壤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会改变土壤中含铝矿物的结晶状态,影响铝的赋存形态,进而影响茶树生长环境。【方法】以日照市主要茶园土壤类型——棕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与草酸)对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并以柠檬酸为例,研究有机酸浓度和pH环境条件对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有机酸均可显著提高茶园土壤中交换态铝(Ex-Al)含量,提升幅度顺序为柠檬酸>苹果酸>草酸;有机酸也可提高土壤中有机结合态铝(Or-Al)含量,且柠檬酸表现更为显著;随柠檬酸浓度增加,有利于土壤中的铝向Ex-Al和无机吸附态铝(In-Al)转化;经柠檬酸培养处理的茶园土壤中Ex-Al、Or-Al、铝的水合氧化物和氢氧化物(Hy-Al)、腐殖酸铝(Ha-Al)含量随pH升高均呈下降趋势。【结论】有机酸显著影响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及形态转化。加强茶园科学管理,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可降低铝毒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从60年代开始研究N、P、K三要素在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上的作用,70年代研究茶园复合肥的选型及施用效果,80年代研究茶树营养配方,90年代研究茶园土壤养分的丰缺指标,开发茶树专用复混肥。长期以来对湖南省茶园进行土壤肥力的分析监测,推行茶园平衡施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茶园平衡施肥技术的研究茶树营养具有一般作物的共性,即土壤类型与肥力水平的差异,导致的茶树营养要求多样性;同时茶树营养还有显著的特性,即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需肥有连续性;茶树生长的季节性和节奏性使其需肥具有集中性和阶段性;收获对象是营…  相似文献   

11.
茶园——土壤系统的物质循环对土壤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植茶后土壤酸度逐渐增高,盐基含量降低,铝饱和度增加,土壤呈现酸化现象。本文通过茶园—土壤系统中铝、锰、钙、镁等矿质元素循环,探讨了茶园土壤酸化的原因。在江苏省金坛县茅麓茶场的黄棕壤上,对不同植茶年限(9龄、29龄、80龄)茶园的茶树茎流、透冠水和土壤渗漏水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茶树是富集铝和锰的植物,茶树茎流与透冠水相比,具有含铝多、含盐基少、pH 值较低的特点。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茶树落叶  相似文献   

12.
铝对茶树根系生长及氮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耐酸性木本作物,在红壤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李名君等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所作的一系列调查和试验研究,与黄壤茶园相比,低丘红壤茶园茶叶的自然品质普遍较低,茶叶品质低下与红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在红壤上生长的茶树其碳氮代谢强度较弱,同化物的转运、分配和贮藏都不利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从土壤化学和茶树营养学观点来看,低丘红壤是强风化和强淋溶性的粘性铁铝土,酸性较强,活性Al、Mn及氧化铁含量较高,而P、Ca、Mg、Zn、Mo等元素比较缺乏,其中,灿的毒害一直被认为是酸性土中作物生长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据测定,70%的红壤茶园土壤pH值均低于5.0,并呈不断酸化的趋势,交换性Al~(3+)在总交换性酸中的比例较高(吴洵,1991)。因此,进一步研究由于茶园土壤酸化导致活性Al~(3+)含量增高而引起茶树生  相似文献   

13.
茶园土壤酸化阻控与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茶园酸化土壤呈现面积大、分布广及酸化程度高等特点,酸化土壤的结构差、肥力低且重金属含量增加趋势,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严重威胁茶园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土壤酸化的现状、成因、危害及土壤酸化防治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茶园土壤酸化受茶树群体分布的影响而存在着不均一性,植茶初期离茶树根颈近的土壤率先酸化,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和茶树群体覆盖度的增加,导致离根颈远的土壤p H值更低。茶园土壤的整体酸化与茶园生态系统中物质的生物循环有关,随着植茶年限延长,土壤中的钙、镁淋溶增多,土壤酸化加强,土壤铝、锰的淋溶也随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但由于茶园土壤中铝的溶出量比钙、镁少得多,各层土壤的铝饱和度随植茶年限的增加而升高,使茶园土壤具有聚积铝的倾向,这就是茶园土壤酸化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茶树生长最适条件茶树生长需要强酸性至中等酸度的土壤,但由于连续施用酸性农药和酸性无机肥料,茶园土壤会在原有酸度的基础上愈益酸化,最终导致养分的失调,从而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为了使土壤酸度达到理想的或适宜的水平,目前通常的方法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相似文献   

15.
茶园土壤性状及茶树营养元素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优质安全的茶叶离不开养分条件、环境安全和茶园的土、水、肥的管理。本文在茶园土壤、茶树养分功能和分子营养机制、茶树施肥技术、茶园土壤重金属及茶树累积特点和机制等方面,对近五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茶园土壤研究方面,除了关注植茶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变化特点外,茶园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开始应用于茶园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演变的研究,并在茶园土壤质量评价、土壤酸化原因以及应用生物质改良酸化茶园土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茶树养分功能和调控技术方面,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的营养功能及其在茶叶品质成分代谢中的作用和茶树吸收特性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茶树养分转运子基因克隆、氮营养分子生理机制、抗环境胁迫的分子基础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控释肥施用等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施肥的环境效应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影响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茶叶产地土壤重金属和稀土等的安全状况、茶树累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树镁营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镁是植物叶绿素的中心原子,直接参与茶树茶氨酸合成等酶促反应,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形成的作用已被广泛证实.然而,我国茶园主要分布在普遍缺镁的酸性红壤区,且茶园镁肥投入相对偏低.因此,茶树镁营养机制研究和茶园镁营养管理对促进茶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茶园土壤镁供给、茶树镁营养需求、镁营养调控茶叶品质形成、镁素与其他养...  相似文献   

17.
茶园土壤酸度演化及其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土壤是茶树生长需要的主要生态条件之一。采取良好的栽培技术措施,改善茶园土壤酸度条件,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对促进茶树生长,实现茶叶丰产优质有重要作用。一、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酸度。  相似文献   

18.
重视茶园土壤的急速酸化和改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立锋 《中国茶叶》2001,23(4):30-31
茶树是一种喜酸性经济作物,它对土壤pH值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认为在4.0~6.5之间都能生长,低于4.0时茶树生长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将明显恶化,而目前土壤pH值小于4.0的茶园却越来越多.关于茶园土壤的酸化,国外早有报道,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日本土壤pH值在3.9以下的茶园占38.64%,而到80年代末,有一半以上的茶园土壤pH值在4.0以下.20世纪80年代末,斯里兰卡茶园土壤酸化现象就十分严重.国内也有不少文章报道我国茶园土壤的酸化情况,却没有引起广大茶叶生产者足够的重视.本文仅从我国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改良措施方面谈点个人看法,希望对茶叶生产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摘摘要     
《中国茶叶》2007,29(4):41-43
铝对茶树生长和抗氧化系统活性的影响;康普茶(Kombucha)的抗菌活性;印度阿萨姆地区不同无性系茶园的土壤性质研究;西喀麦隆高地3种作物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动态;茶皂素对花瓶植物、玫瑰切花水分传导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酸性土壤占世界可耕作土壤的30%~4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作物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作为铝富集植物,茶树体内铝含量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且不表现出根尖生长受抑制及根冠表皮脱落等典型铝毒症状,适宜浓度的铝还能促进茶树的生长。本文主要对茶树铝富集特性、铝在茶树细胞内存在形态及亚细胞分布、茶树对铝的生理响应、茶树耐铝聚铝的可能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后续研究思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