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制种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自 198 0年开始 ,利用从法国引进的长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LANES”为不育源 ,通过回交转育方法 ,于 1984年选育出羊角形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2 1A”、灯笼形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和“17A”。至 2 0 0 0年测配6 17个辣 (甜 )椒杂交组合 ,其中F1育性完全恢复的组合为 196个 ,占全部组合数的 31.7%。在这 196个组合中 ,辣 /辣组合 12 7个 ,占 6 4.8% ;甜 /甜组合仅 11个 ,占 5 .6 %。经配合力测定 ,选育出 3个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特点的一代杂种 2 1/LS3 (“苏椒 3号A”)、2 1A/LS2 和 8A/LS7(“碧玉”)。辣椒雄性不育系繁种、制种技术研究表明 ,利用大棚繁种 ,不育系∶恢复系为 2∶1,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生产的杂交种子量明显高于露地繁种。应用辣椒雄性不育系繁制一代杂交种子 ,比常规去雄繁种节省工本 5 0 % ,且纯度达到 10 0 %。  相似文献   

2.
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辣(甜)椒雄性不育研究结果,包括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遗传方式与来源;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生化研究与败育机理;环境条件对雄性不育的影响以及雄性不育在杂种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结合朝阳市设施农业发展实际,针对设施农业甜(辣)椒生产缺乏标准化嫁接技术瓶颈问题,对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甜(辣)椒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朝阳市日光温室工厂化培育甜(辣)椒嫁接苗标准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辣(甜)椒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甜(辣)椒周年生产过程中,应合理地安排栽培茬口、科学管理;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治理原则,采取综合防控技术的解决方案,实现河北省保护地无公害甜(辣)椒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实现减灾增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大棚西瓜套种辣(甜)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棚辣(甜)椒疫病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辣(甜)椒疫病的发病症状及特点,分析了其发病的原因及病原菌传播条件,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辣 (甜 )椒雄性不育 (核雄性不育和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在获得、保存、花器形态学、细胞学、遗传机制以及生产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1.为确保甜(辣)椒杂交种子生产的实施,向客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杂交种子,特制定本规程。2.杂一代种子质量要求:纯度98%以上,不育系100%;芽率95%以上;种子含水量小于8%;净度99%;色泽正常。  相似文献   

10.
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方设施大棚辣(甜)椒与苦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研究辣(甜)椒新品种苏椒11号、苏椒13号及苏椒14号在苏州地区早春设施栽培条件下的丰产性、抗病性及商品性等性状.结果表明:苏椒13号甜椒综合表现较好,产量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可结合地方现有蔬菜配送体系,进行适度推广;苏椒11号辣椒具有皮薄、口感好以及产量相对较高等特点,能很好的满足市场需要,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逐步代替传统地方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速甜(辣)椒世代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甜(辣)椒不同成熟度的幼胚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将授粉后生长30~35 d的幼胚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每代可缩短种子成熟期20~30 d,2年可繁殖5~6代。  相似文献   

13.
甜(辣)椒病毒病主要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培育具有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是防治甜(辣)椒病毒病最经济、有效且安全的方法。抗(耐)病毒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评价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而快速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源、评价育种材料和品种抗病性乃至抗病育种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立1个经济适用的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甜(辣)椒CMV和TMV为病毒病毒源,研究确立了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技术。结果表明:CMV适宜接种浓度为5~1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5~6叶期;TMV适宜接种浓度为20~30倍,最佳接种苗龄为3~6叶期。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鉴定方法应主要采用单一接种技术;也可采用复合接种鉴定技术,应先接种CMV再接种TMV,混合接种鉴定技术应2种病毒按1∶1混合进行;复合接种、混合接种等鉴定技术必须建立在单一接种鉴定技术的基础上。本研究为甜(辣)椒品种(系)病毒病室内接种的规范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利用该方法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AB91-W22-49176、AB91-W22-48123、AB91-DL-6428、HY031-2-8-1-6、BYT-4-1-3-6-8、JFG-2-1-2-6、JF8S-1-1-5-4-8和T502-1-1-3-5。  相似文献   

14.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胞质基因对F1代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一定正效应和促进作用,不育胞质基因对繁种没有影响。不育系的扩繁与保持以及F1杂交种子的繁制以大棚人工辅助授粉为最佳,单株结果数和单果种子数显著高于露地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  相似文献   

15.
42个甜(辣)椒自交系恢复基因的分布及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2个甜(辣)椒自交系和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CMST6A与CMSMCA为试材,对其测交后代的育性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育性恢复材料占全部被测材料的31.0%,育性保持材料占66.7%,育性分离材料占2.3%.甜椒CMS育性恢复基因主要存在于尖辣椒中.利用RAPD技术,进一步分析了这些自交系的DNA多态性.从3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23条,共扩增出133条谱带,其中多态性带111条.UPGMA树状图显示,遗传距离为0.124时可以将42个甜(辣)椒自交系划分为3组,育性恢复辣椒在Ⅰ、Ⅱ和Ⅲ组内均有分布,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恢复基因在供试辣椒自交系中的分布是随机的.  相似文献   

16.
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份不同基因型甜(辣)椒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基因型、取蕾时期、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碳源及外源激素浓度配比等因素的研究,建立有效的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体系.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关键因素,不同品种间出胚率差异显著,其中品种003出胚率最高,为10.8%;处于盛花期的花蕾最适于甜(辣)椒花药培养;4℃低温预处理1-3 d有利于胚状体的诱导,以处理2 d的胚状体产率最高;以2%的麦芽糖代替3%的蔗糖能显著提高出胚率和子叶形胚的比率,筛选出适于甜(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 mg/L NAA+1.0 mg/L KT+2%麦芽糖,能有效地提高出胚率并促进植株冉牛;获得了6个基因型的子叶形胚和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7.
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境内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灌溉条件好,土地肥沃,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理想的制种基地。甜(辣)椒杂交制种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地理环境独特,水资源充足,农田林网整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繁种条件.繁育的甜辣椒杂交种子,颗粒饱满,色泽纯正,纯度、净度、千粒重,发芽率都很高,质量好.但由于近几年生产的种子产量低,平均产量仅为每亩3 375千克,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制种单位的效益.2000~2001年我们指导张掖市乌江镇天乐村,沙井镇古城村繁殖甜辣椒杂交种102亩,平均产量为每亩6 825千克,最高产量达每亩10 125千克,创甜辣椒制种高产水平.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薛薇 《农业与技术》2006,26(1):117-118
根据本地红辣(干)椒的生产试验结果,重点介绍了红辣(干)椒的选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的防治等栽培技术,供各地交流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