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发展很快,80年代初我省粮食产量约为100亿公斤,到目前粮食总产已达150亿公斤,是粮食自给有余的省份。但从全国来看,按人均400公斤计算,到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5000亿公斤的目标,以1986年为准,尚缺少1100亿公斤。要抓粮食生产,提高产量,就全国情况看,仍以提高单产为主要奋斗目标。我省如何使粮食产  相似文献   

2.
人口、耕地、粮食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我国耕地资源少,人口多,形势更为严峻。江苏省1986年人口为6270万,耕地6869.72万亩,粮食总产333.96亿公斤;人均占有耕地1.10亩,粮食553公斤。但随着人口的继续增长与耕地不可避免的减少,人均所占耕地和粮食正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对我省十年来粮食生产的发展作认真回顾,从中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未来十年粮食生产的发展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一、形势与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生产发展迅速.全省粮食总产量,1978年为228亿公斤,1990年达357亿公斤,1993年则突破了400亿公斤.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到本世纪末工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省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0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2%左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搞好小麦生产,不仅对全省粮食生产,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安定均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单产、总产连创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全省小麦单产仅为267公斤,总产166.1亿公斤。1991年小麦单产达300公斤,以后几年均保持在300公斤以上。1993年全省小麦总产首次跨过200亿公斤大关,达202.5亿公斤。1994年,全省6074.9万亩小麦,单产达335公  相似文献   

5.
正虎林市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80年代以后,粮食产量连续稳步增长,到2008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87亿公斤。其中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是促使粮食增产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1989年全市化肥施用量为0.71万吨,粮食总产为0.96亿公斤;1998年化肥施用量增加到1.54万吨,粮食总产增加到2.63亿公斤。这10年间,化肥年用量增加了0.83万吨,粮食总产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省的重要粮食作物,常年栽培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的40%左右,总产约占全省粮食总产的25%。建国以采,我省小麦生产发展很快,单产已从建国初期的44.7公斤提高到1987年的255.7公斤,增加了4倍;总产由21.65亿公斤增加到112.2亿公斤,增加了5倍。小麦生产的迅速发展,高产品种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省小麦生产处于徘徊状态,究其原因与现有品种的产量水平没有突破有一定关系。因此,很有必要对现有小麦品种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以推动全省小麦生产向新的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我省粮食总产达到294.8亿公斤与1990年的总产目标325亿公斤相比,尚差30亿公斤。为此,必须在80年代的后三年,确保粮食总产平均每年递增10亿公斤以上,这就是我们当前粮食生产所面临的任务。为实现1990年的粮食生产总目标,我省提出了“重视秋粮、夏秋并重、均衡增产”的方针,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却有多种途径:或用高产作物代替低产作物(如玉米代替部分大豆和秋杂粮),  相似文献   

8.
小麦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0%,占粮食复种面积的30%左右。 建国以来,我省小麦生产发展较快,亩产由建国初期不足50公斤到80年代中期已过250公斤,单产增了四倍,总产在1984年已达90亿公斤,为建国初期八点五倍。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省大圹圩农场是全国农垦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皖垦"牌稻麦良种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稻米种植基地、国家绿色食品"倮倮"牌大米生产基地。2008年,农场粮食年平均亩产量达到1050公斤,实现了万亩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粮食生产历史的回顾 历史上河北省是一个缺粮大省,在比较长的时间 里一直属于粮食调入省份。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粮食 作物亩产仅几十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150公斤左右。 1965年、1981年、1988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稳定 通过200公斤、300公斤、350公斤。总体而言,1982年 我省摘掉缺粮省的帽子,1991年实现由粮食调入省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耕地规模化,集约化向种植大户、企业、合作社流转。为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复种指数,改稻-稻连作为烟-稻轮作种植模式,一年二熟,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获得了粮食和经济的双丰收。第一茬烤烟一般平均亩产量可达150—180公斤/亩,第二茬晚稻亩产量可达500—620公斤。  相似文献   

12.
<正> 汕优63作为一个中杂高产组合,在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曾一度起了重要作用。八十年代后期,在推广该组合时,很多地方都大面积丰产,每亩产量在600~67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量达到700多公斤,平均产量均在600公斤以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滑县夏粮总产量,一直保持着增产的好势头,从1980年的1.12亿公斤上升到3.88亿公斤,对国家的贡献每年都在1亿公斤以上,商品率也超过了50%。但平均亩产量从1983年到1991年的8年间,一直徘徊在278~303公斤之间。1991年夏粮收获面积138万亩,总产量达到3.88亿公斤,但平均亩产298公斤,仍处在中产水平上。一、夏粮单产徘徊的原因首先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和条件没有大的进展和改善,整个农业生产仍受着大自然的制约。干旱是我县小麦生产的主要矛  相似文献   

14.
梨树采用优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可比传统的稀植栽培提前3~5年挂果。3年生株产量5~10公斤,亩产量500~1000公斤。5年进入盛果期,株产量20~30公斤,亩产量1500~3000公斤。8年以后,亩产量可稳定在3000~5000公斤。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5.
梨树采用优质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可比传统的稀植栽培提前3~5年挂果。3年生株产量5~10公斤,亩产量500~1000公斤。5年进入盛果期,株产量20~30公斤,亩产量1500~3000公斤。8年以后,亩产量可稳定在3000~5000公斤。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粮食生产的回顾与持续发展对策王耀文,鞠正春,梅家训(山东省农技推广总站济南250100)建国45年来,我省粮食生产不断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速度更快,1984年总产首次突破300亿公斤大关,达304亿公斤;1993年总产410亿...  相似文献   

17.
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小麦获得大丰收,比上年增产近20亿公斤;秋季虽因灾减产,粮食总产预计400亿公斤左右,比预想的情况好。目前,山东省的粮食生产能力是425亿公斤左右,在没有特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到2000年山东的粮食生产要上到450亿公斤台阶。因此,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要用3年时间,使粮食达到450亿公斤的生产能力。到本世纪末,山东人口将近达到9000万左右,解决吃饭问题是个实实在在的大问题,全省统算,人均占有500公斤粮食不算宽裕。全省粮食总产从300亿公斤到425亿公斤,用了10年时间;从425亿公斤再跨上450  相似文献   

18.
<正>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是冀北冷凉地区创吨粮田的重要模式。它不但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提高光能利用率。经过多年的探索,这两种粮食作物的间作形式和相应的配套技术日臻完善,向规范化发展,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冀北春玉米区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的重要途径。1995年,承德示范区推广10.7万亩,平均混合亩产量为920公斤,控制区混合亩产1000公斤以上。 一、产量指标和群体结构设计 春小麦与玉米间作的产量指标,定为混合亩产800~1000公斤,其中小麦亩产量250~300公斤,玉米亩产量700~800公斤。产量结构:春小麦亩穗数32~35万穗(含有效蘖穗10~15%),平均穗粒数25~30粒,千粒重35~37克。玉米亩株数  相似文献   

19.
开封县是我省历史上闻名的贫困县之一,常年受旱、涝、风沙危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改革政策贯彻落实,农业生产发展较快。1981—1983年,农村年人均产粮354.3公斤,人均产值298.4元,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粮食虽然增长,而经济还比较落后,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村经济,迫在眉睫。为了探讨振兴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在省、市科委支持下,农科院与开封县协作,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我省棉花生产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出现了面积、单产、总产、收购量四增的好形势。据农业部门统计,全省880万亩棉田,比上年增加64.27万亩,增7.78%;亩产皮棉62.5公斤,比上年增产8.5公斤,增15.74%;总产皮棉55万吨,比上年增产10.62万吨,增23.78%;至1988年12月底全省收购皮棉50万吨,比上年增10.35万吨,增26.10%。1988年是我省棉花生产自1984年以后增产幅度最大、经济效益最高、群众实惠最多的一年。 1988年,我省棉花大面积增产是政策、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