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见草是吉林省特产之一,含主要药用成份r—亚麻酸最高。因国内外对月见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使需求量不断埔加,价格逐年上涨。月见草籽1989年2000元/T,1992年上升到7500元/T。由于野生资源采集过多,人为的抢青,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供需矛盾突出。为使这一资源延续利用,人工仿自然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月见草籽含油脂20%左右,草籽油中含有70—80%的亚油酸(不饱和酸),特别是含有特殊生理活性的r—亚油酸,对很多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集结、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作用。对肥胖症、精神分裂症等有特殊疗效。国内对月见草的利用主要在医药、化妆品和疗效食品三大领域。我们在1988—1991年对月见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解决月见草籽当年播种当年结实的问题。对其种籽采用不同方法(春化、冷冻、药剂)进行处理,并在老参地播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月见草,俗称山芝麻、夜来香.是我国长白山区特有的野生香料、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经过研究,现已明确月见草种子油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Y—亚麻酸,该酸具有特  相似文献   

3.
月见草:俗名山芝麻,夜来香,柳叶菜科,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 月见草种子油含有丰富的γ-亚麻酸,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特药,是月见草脉康,月见草乳油的主要原料。花可提取天然香料,是北方天然香料的主要品种。根可入药,主治风湿症,筋骨疼痛。茎纤维是造纸的原料。叶及油渣又是良好的饲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亚麻酸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亚麻酸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优选最佳的脂质体制备工艺。结果在乙醇加入量8ml,加热温度55℃,磷酸盐缓冲液p H值为7.5的条件下,月见草油(紫苏油)与大豆软磷脂按照1:1混合后其包封率达到最高值。结论采用脂质体制备的亚麻酸工艺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月见草人工驯化栽培的论述,总结出一整套月见草的人工栽培技术,同时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月见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周期;影响出苗率的条件;品种、密度等对月见草产量和γ-亚麻酸含量的影响。论证了采用科学的人工栽培方法使月见草的产量和γ-亚麻酸含量均远远大于野生,这在月见草野生资源因盲目的人工抢收而日渐溃乏,而国内外市场对月见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护野生资源,推进月见草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回接植物宿主鉴定,获得12株不同形态特征的月见草内生真菌.月见草真菌油脂含量在17.73%~35.22%,部分菌株与宿主相同,可以产稀有的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YF6是一株高产GLA的月见草内生真菌,油脂的GLA含量达22.08%,并具有生长速度快、营养要求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内蒙古、甘肃和新疆三大产地下属的各10个不同地区的亚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差异。采用冷榨法直接榨取亚麻籽中的油脂,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和鉴定其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亚麻籽油脂肪酸主要是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其中亚麻酸平均相对含量最高(46. 98%~53. 53%)。内蒙古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的平均相对含量高于甘肃和新疆。亚麻籽油中亚麻酸相对含量最高的产地是内蒙古察右前旗(56. 98%),最终确定察右前旗作为优质亚麻籽油生产地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8.
亚麻酸容易氧化变质产生异味,应当从食用植物油中除去。胡麻油的亚麻酸含量高达45——65%,而其所含人体必须的亚油酸则只有15%左右。国际上认为胡麻油不宜食用,只能用于工业。澳大利亚的Green等用0.4%的EMS处理胡麻种子,获得了两个含亚麻酸25%左右的突变品系,即M1586和M1722;将这两个突变品系杂交,选出了亚麻酸含量接近零(2%左右)、而亚油酸含量高达50%以上的品系”Zero“.”Zero“的低亚麻酸性状由两对具有加性效应的基因控制。对亚麻酸含量可进行半粒法快速测定筛选。  相似文献   

9.
贵州紫苏资源主要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紫苏资源的分布及材料间的品质差异,推动资源利用和育种,对274份来自贵州的紫苏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并对其中188份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紫苏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境内,以黔南、黔西南和毕节市居多,占资源总数的55.11%。贵州紫苏的脂肪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36.69%和25.96%。在脂肪酸组分中,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59.27%)。相关性分析显示,含油量和蛋白质呈极显著正相关(r=0.43),亚麻酸与其它4种脂肪酸组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0^-0.52)。通过聚类分析将资源可分为高脂-高蛋白-高亚麻酸、高脂-高蛋白-低亚麻酸、低脂-低蛋白、中等品质和超高脂-超高亚麻酸等5个类型。  相似文献   

10.
油用亚麻种质间各脂肪酸含量差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亚麻酸含量的油用亚麻品种(系)和杂交后代的籽粒各种脂肪酸含量,并且对各种种质的脂肪酸含量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亚麻酸含量差异大的(含突变基因的材料)种质间亚麻酸与亚油酸的相关系数较稳定( r=-0.9911±0.0036),亚麻酸与油酸的相关系数为r=0.7808±0.0502,这种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用于育种工作中的间接选择。在我国普通型的遗传基础稳定的普通亚麻品种(系)间或仅在突变型品系间进行相关分析,18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自菜油中的芥酸和饼粕中的硫甙通过育种途径成功地得到改良(芥酸含量从45%左右降到1%以下;硫甙含量从每克脱脂饼粕含200μmol左右降到30μmol)以来,油菜品质改良的重点已转移到多聚不饱和脂肪酸(也称多烯酸)育种上,即高亚油酸(>30%)、低亚麻酸(<3%)育种。 在低芥酸油中,目前亚油酸(18:2)含量偏低(约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而亚麻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亚麻籽脂肪酸含量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5份不同品种的亚麻籽,用无水乙醚提取亚麻籽油,经皂化、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的平均脂肪酸含量顺序为亚麻酸(41.62%)〉油酸(25.87%)〉亚油酸(17.18%)〉硬脂酸(6.59%)〉棕榈酸(6.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  相似文献   

13.
橡胶种子油医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橡胶种子油是富含多价不饱和脂肪的油脂之一,它含亚油酸36%、亚麻酸24%及其他不饱和脂肪酸。近年来,我们证实当正常大白鼠饲以橡胶种子油膳时,其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均较以普食喂养的大白鼠低。其降脂作用已进一步在实验性高脂血症动物(大白鼠及家兔)和高脂蛋白血症患者身上证实。我们还发现经常食用这种油的人群(至少6个月),血脂水平(不论胆固醇或甘油三脂)均较食用其他油脂的人群低。而且在我们的研究中还证明橡胶种子油不仅能抑制家兔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且在某种程度上加速其消退。对这种降脂效果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7份南方春大豆品种的亚麻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春大豆的亚麻酸含量4.23—16.13%,平均7.69%。湘、浙春大豆的亚麻酸含量显著低于苏、鄂春大豆。同一品种秋播亚麻酸含量显著高于春播。亚麻酸含量与籽粒大小显著正相关,但与株高、生育期性状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1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评价南方区春花生新品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3个南方区春花生新品种的10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湘花120与理想品种的关联度最好(r1′=0.8786),粤油29次之(r2′=0.6853),粤油13(r3′=0.5994)第三,这3个品种均优于汕油523(r5′=0.5992)。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在2003、2004两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中的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研究,对特用油料植物播娘蒿的植物学和农业生物学特性以及种子油作出初步评价。播娘蒿种子油富含α—亚麻酸,且适应力强,在自然条件比较严酷的青藏高原和川西草地具有种植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在低芥酸油莱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亚油酸降低亚麻酸的育种是提供多聚不饱和油脂的来源(Downey,1976)。一种应用种间杂交而改变亚油酸与亚麻酸比例的特殊基因来源已被获得(Roy,1981)。本文着重报道利用西德的Oro双突变系(Robbelen和Nitsch,1975)进行种间杂交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并通过这个组合的变异,围绕高亚油酸、低亚麻酸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脂肪酸组分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品种的脂肪酸及其组分的含量,选取97个小麦品种(系),利用气相色谱仪对其全麦粉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并初步分析了部分品种(系)的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分布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总脂肪酸平均含量为1.91%,其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的平均含量依次为0.37%、0.02%、0.27%、1.17%和0.08%,分别占总脂肪酸组成的20%、1%、14%、61%和4%.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在总脂肪酸中所占的比例达到79%;总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正态分布,变异幅度较大;总脂肪酸含量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4种组分含量相关极显著,而与亚麻酸的含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导了用~(13)C核磁共振测定完整野生大豆种子的脂肪酸组成,并对方法做了论证。肯定了其准确、快速、不破坏种子生活力的特点。发现高蛋白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50%)中有亚麻酸含量较低的种子;发现吉林省不同进化类型大豆亚麻酸的含量为。野生>半野生>半栽培>栽培大豆。认为核磁共振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油份品质的遗传研究,加速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