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县是我国农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县有行政职能与经济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以县为单位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更能发挥和展现生态农业的功效,因此,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规划对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即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详细论述了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县是我国农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地域单元,具有行政职能与经济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以县为单位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更能发挥和展现生态农业的功效,因此,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规划对区域农业持续发展,即实现县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详细论述?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3.
生态农业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新时代的高度,论证了新世纪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阐明了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要求、经营方式与产业形式,即要把生态农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必须做到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与大规模生态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与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同时并举与协调发展;构建制度、技术、生态三类创新有机统一的中国生态农业持续发展运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生态化、知识化与可持续化相互适应与相互协调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与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生态农业是从1980年逐步发展推广起来的,目前,全国已有村(场)、乡(镇)、县不同级别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从1993年开始,农业部等7部委局联合行动共同推进我国50个生态农业县建设。实践业已证明,CEA能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CEA是利用生态经济学系统分析和农业环境科学原理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农业模式,现已为我国农民和各级农业管理部门所接受,本文介绍了其原理,技术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丰: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典范董德民,包锡南我们作为《农业环境与发展》编辑部成员有幸对全国五十个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之一的江苏省大丰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考察,日程虽短,但大丰县建设生态农业生气勃勃的景象无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大丰县处于江苏中部的黄海之滨,...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我国生态农业研究与建设实践的概况,指出当前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潮流标志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具体体现,我国生态农业实践是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针对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基础和发展需要,对国家“十五”期间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高、中、低3 种可选择目标的建议,并对加速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4 项主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总结全国首批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经验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并对我国第2批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启动提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县(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生态优化的农业体系,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其目标是使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1993年在全国不同生态类型区选择了51个县实行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经5年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农业生态学定义和我国生态农业内涵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类型分区、生态农业建设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和生态农业建设评价指标确定的指导意义,认为农业生态学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实践促进了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昌图县高产农田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工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辽宁省昌图县以全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应用生态工程技术建立了以玉米为中心的高产农田农林牧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初步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对于北方平原丘陵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京山县10年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其经验,坦步说明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和农村经济两个良性循环的最佳结合点,为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及模式建设建议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随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开发,生态农业模式的系统工程概念逐步明确,生态农业模式分类体系也日趋完善。分析了生态农业模式的机制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指出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土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生态农业土地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建立了可供不同层次生态农业区选用的参考指标库。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选用的4个指标组19个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最后确定11个指标组成生态农业县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内容作为“九五”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中尺度生态农业建设综合研究的组成部分,以位于黄土丘陵区中部腹地的延安市宝塔区和安塞县为代表,在总结和分析两区县农村经济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现状特征、优势资源、成功经验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目前关于黄土丘陵区整治和开发在战略方针上存在的两种不同方略,认为黄土丘陵区的治理开发宜采取“两者兼顾”的战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生态农业建设的系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农业本身的性质以及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运用系统方法。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工程是由目的工程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开发子系统组成的。生态农业建设要经历规划、设计、系统研制、子系统开发、全系统组装、运行和更新七个阶段。要按照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辨证程序,运用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综合集成方法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中涉及到的系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德惠市生态农业建设与系统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吉林省德惠市5年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工程措施,优化生产模式,在分析其经济、生态和 社会效益的同时,进行了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并提出了县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