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浙江省某肉鸡养殖场发生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经1%胰酶处理后,该病毒尿囊液可以凝集鸡的红细胞,而未处理的病毒尿囊液则无此凝集活性;该分离株对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10日龄鸡胚的致病变率达100%;通过鸡胚矮小化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发现该分离株能引起鸡胚和病鸡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RT-PCR可扩增出768 bp片段,测序比对结果证实分离获得了1株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HZ13株。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Comnaviridae)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病鸡咳嗽、打喷嚏,发出气管哕音;雏鸡流鼻涕;蛋鸡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引起鸡呼吸道、输卵管、肾脏、肠道及腺胃等多部位病变。不同性别、品种和年龄鸡均易感,但主要侵害1~4周龄幼鸡[1]。IB呈全球性分布,自1972年我国学者邝荣禄首先在广东省报道IB以来,全国开始陆续报道IB的流行,该病是继鸡新城疫、马立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2]。国  相似文献   

4.
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鸡场发病症状及病理变化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鸡有出血点病变的腺胃组织中分离病毒,在9-11日龄SPF鸡胚上连续传代9次,通过病毒对鸡胚的致病作用、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观察、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动态变化、病毒在CEF中的增殖特性、凝集鸡红细胞的特性以及动物回归试验等来研究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地方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毒株的第一代尿囊液对鸡胚无肉眼可见的致病作用,当继代到第5代后,胚体严重病变;电镜观察该病毒为典型的冠状病毒;病毒在鸡胚中随着接种病毒时间的延长,其效价增高,96小时可达到48小时的1倍,该毒株可在CEF上生长,但不能形成明显的蚀斑;并且经1%胰酶处理后可疑集鸡红细胞;鸡胚的第4代尿囊液病毒回归动物体,可致鸡病变病死鸡肾脏病变尤为明显,呈典型的花斑肾,腺胃则未见肉眼可见的病变,接种鸡、同居鸡和对照鸡之间NDV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从发病症状来看,IBV对ND疫苗具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致病力试验和免疫原性检测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株(IBVXJ-2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致病力检测结果证实,IBVXJ-2株可以致SPF鸡胚卷缩、僵化,EID50达10-8.3/0.1 mL;鸡胚肾细胞在接毒后96 h出现皱缩、脱落等明显的细胞病变;对20日龄非免疫鸡攻毒后第2天,试验鸡出现甩鼻、伸颈张口呼吸等症状。将IBVXJ-2株抗原经乳化后接种1月龄非免疫鸡,在接种后22 d和44 d用ELISA和HI检测到了IBV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6.
为跟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流行情况,2015年我们从在江苏某养鸡场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群采集分离到1株疑似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对其进行了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在鸡胚上连传6代出现鸡胚典型病变,死亡鸡胚全身出血明显,未死鸡胚发育受阻,呈明显的侏儒胚、蜷缩。分离株S1基因RT-PCR扩增可见到清晰的1. 7 kb左右大小的条带,与引物设计的预期结果相符,与Gen Bank中的IBV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进化树看,分离株属于IBV当前主要流行的QX型。电镜下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 nm,有囊膜和纤突的冠状病毒粒子;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特异性地被该分离株的高免血清所抑制;对热、酸碱、胰酶有一定耐受性,对脂溶剂敏感,符合鸡传染性支气管关病毒(IBV)有囊膜的特性;该分离株的最小致病量为102. 0EID50。该毒株灭活苗0. 25 m L/只免疫即可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符合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2株不同来源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原性及S1基因同源性.将TONG-IBV和MOU-IBV分别接种10日龄SPF鸡胚,观察鸡胚病变特点、计算病毒含量(EID50)、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抗体效价检测,进行S1基因测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接种TONG-IBV株后鸡胚出血较严重,蜷缩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鸡胚矮小试验、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将2006-200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鉴定为嗜肾型毒株。采用RT-PCR扩增IBV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个IBV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处于同一个群,分别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国内近年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IBV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差异是造成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1-2]。由于IBV是单股RNA病毒,主要抗原基因为S1基因,其基因组极易发生突变重组,导致新基因型和变异株不断出现[3-5]。广西地区是三黄鸡的主产区之一,IB问题同样困扰着三黄鸡生产,存在多种类型IBV毒株的流行[6-8],且S1基因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和插入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保存于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4个不同年代(1991年4月、1996年6月、2001年1月、2006年12月)冻干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毒种进行了对雏鸡的毒力和病毒含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保存年代的IBV M41株毒种均能使雏鸡100%出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典型症状,病毒含量均≥10~(6.0)EID_(50)/0.1 mL。其中一支毒种在-70℃以下保存22年11个月,其毒力和病毒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二○○○年版)规定,能够满足检验需求。本试验为探寻IBV M41株毒种更加合理的保存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H120疫苗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对其基因组分10个片段进行扩增,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进行测序。经Bsa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采用优化的连接策略将各DNA片段进行连接,获取H120株的基因组全长cDNA,其5′端具有完整的T7RNA聚合酶启动子的核心序列,3′端具有polyA尾巴结构。通过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系统合成病毒基因组RNA,转染BHK-21细胞并进行病毒拯救。采用RT-PCR、测序及鸡胚传代对拯救出的病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成功地从H120株的基因组全长cDNA拯救出病毒H120-R株,为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的分子致病机理研究、新型疫苗的研制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嗜肾性BF株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地区某鸡场25日龄海赛克斯商品蛋鸡群分离到一株嗜肾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BF株)。经SPF鸡胚连续传25代后,毒价可达106.5~107.5。理化鉴定表明,BF株病毒耐酸性能强,而对碱和乙醚较敏感。50%氯仿能使病毒完全失活。56℃处理1小时,病毒仍有感染性。BF株鸡胚传代毒回归10日龄SPF鸡引起小鸡100%发病和死亡。死鸡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于输尿管和肾小管。病毒在蔗糖溶液中的浮密度为1.1583g/ml。血清学鉴定表明,血清与病毒交叉中和试验BF株与M41、Iowa609、Conn46以及一些野外分离株之间具有单项或双项交叉反应。电镜形态学观察为圆形和梨型,边沿不规则,有纤突。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BJ0903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北京某养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死鸡的肾脏和肺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血凝试验、鸡胚矮小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BJ0903株。  相似文献   

15.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陕西地方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陕北(榆林)、关中(宝鸡市、扶风县)、陕南(洋县)等地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4株IBV(定名为YL-04、BJ-04、FF-04、YX-04),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血凝性、血凝抑制性、致病性、鸡胚矮小化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发现,分离的4株病毒经1%胰酶处理后的各代病毒尿囊收集液均可凝集鸡红细胞;IBV标准阳性血清可特异性的抑制其凝集性;回归试验可复制出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例;病毒传代物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分离到的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临床表现为致肾脏病变的组织嗜性,证明以上地区鸡群发病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制备合格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种毒,将M41株毒种接种SPF鸡胚进行传代培养,收获尿囊液、分装、冻干,并对冻干毒进行了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剩余水分测定、真空度测定、外源病毒检验、病毒含量测定、特异性检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冻干毒种各项检验均符合规定,可作为研究用种毒。本研究可为其他禽源病毒种毒的制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某一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场的病死鸡的肾、肝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鸡胚连续传代和动物回归实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命名为IBV-RZ株。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N99株血清学和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鸡胚肾细胞上对HN99株病毒进行了克隆纯化,经检测无外源病原污染。应用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了IBV HN99株的血清型,并用免疫保护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HN99株与T株属同一血清型,与TJ、SD、湖北等地方分离株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免疫剂量的效力试验结果表明用0.2 ml剂量的HN99灭活苗接种试验鸡,能够对HN99攻毒提供100%的保护,证明HN99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采取RT-PCR方法对5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扩增、测定及分析,应用DNAStar软件将这些分离毒株与中国常用疫苗毒株、国际上其它血清型的代表参考毒株分别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系统发生进化关系分析。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5株分离毒株与A2毒株的亲缘关系较近,与疫苗株H120和Ma5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