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徐子成 《蜜蜂杂志》2012,32(9):28-28
中蜂脾蜡质脆,大多子、蜜同脾。取蜜时摇快了,脾面易断裂,并摇动了封盖蛹,扔出了幼虫;摇慢了又取不出蜜。用西蜂脾加在中蜂箱内储蜜,这种方法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流蜜期加空脾贮蜜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中蜂喜欢把蜜与子混合贮存。大流蜜期进蜜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巢脾贮蜜,势必影响产蜜量,方法是:油菜大流蜜时把空巢脾加到蜂巢的半部,让蜜蜂贮蜜。群势强大一次可加两张空巢脾。将原巢内的蜜脾调到隔蜂板内侧。这时期蜂王喜欢在新巢脾上产卵,由于加的是旧巢脾,所以,蜜蜂把它用来贮蜜。空巢脾的来源是头年造的巢牌。作者在八四年的油菜花期,用此法一群蜂十一天取蜜19.7斤。比不加空脾的群提高产蜜量一倍多。但要注意:当加入的空脾贮满蜜后要立即摇动,然后再还给原群。这不但可以  相似文献   

3.
谈中蜂巢脾     
郑大红 《蜜蜂杂志》2003,(11):17-17
1 中蜂巢脾与西蜂巢脾的区别a .同样尺寸的巢脾巢房数不同。以郎式标准脾为例 :中蜂巢脾约有 83 0 0个巢房 ,西蜂巢脾约有 64 0 0个巢房。b .蜂王产卵力不同 ,工蜂发育期不同 ,因而中蜂没有像西蜂那样单独的卵脾、幼虫脾及蛹脾等。西蜂一般 3天产满 1张脾 ,中蜂 4~ 5天产满 1张脾 ;中蜂常出现卵、幼虫、蛹混杂在一张子脾上的现象。c .中蜂一般将蜜贮存在巢脾上端 ,以下是花粉 ,再以下是子 ;也有个别群有单独的蜜脾 ,但没有单独的粉脾。d .中蜂对巢脾有“喜新厌旧”的习惯。中蜂不采树胶 ,因而中蜂爱咬脾 ,蜂王爱在新脾上产卵。e .中蜂在没…  相似文献   

4.
张珠能 《中国蜂业》2004,55(3):20-20
如果中蜂在生产季节不上继箱,就很难得到整张蜜脾.巢脾除了在上部贮蜜外,其余部分或是卵虫,或是花粉,或是蜜粉相间.虽然边脾大部分贮蜜,但也有几处花粉,取起蜜来难免有蛹虫、花粉混入蜂蜜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蜂标准箱(下称中标箱)基础上略加改进,实现了中蜂贮蜜区与繁殖区分开管理,已较好地克服了夹带子、粉区取蜜而造成的蜂蜜杂质多,浓度低和子脾损伤以及人为传播病原物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们都知道,中蜂难养强群,不上继箱。中蜂是子房和蜜房同脾,取蜜时必须连同子脾整框提出,把附着的蜂抖下后再摇蜜。这样不仅在摇蜜时容易把部分幼虫和卵甩出,并且那些日龄老的封盖蛹脾新蜂不断出房,四散乱爬,掉入蜜中。有时子脾过重,蜜汁过稠,还会毁坏巢脾。此外,由于取蜜时大部分巢脾提出,影响巢内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们开始有中蜂10群,群势4~5框,老脾多,蜂王老幼不一,贮蜜不多。因春蜜中断,一个5框群逃跑了。当时,我们采取相互调剂的办法,结果反使蜂群群势减弱,蜂王产卵下降。  相似文献   

8.
我业余定地饲养中蜂十多年,现在有中蜂20群,总感觉到生产蜂蜜和繁殖蜜蜂存在矛盾,虽然运用过继箱、主副群等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但对于业余养蜂者来说总觉得太麻烦。我由《蜜蜂杂志》文章中的经验介绍和养蜂实践,摸索出一种组合巢脾的方法,效果不错。下面把我的做法介绍于后,有兴趣的蜂友不妨 试试。每张巢脾分上下两部分:下面部分主要用作育虫,我称为子脾;上面部分用作贮蜜,我称为蜜脾。繁蜂期只使用下部子脾,生产蜂蜜时把蜜脾加在子脾上,蜜蜂就会把蜜贮存在上部蜜脾中。当贮蜜成熟时,把蜜脾取下摇取蜂蜜,摇完后再把蜜脾加于子脾…  相似文献   

9.
在饲养中蜂的过程中,当流蜜季节到来时,许多养蜂人习惯用意蜂脾放在中蜂巢箱内,为中蜂贮蜜之用。在饲养中蜂的实践过程中,我的确发现中蜂新王产卵力旺盛,中蜂新王能在意蜂脾上产卵,育出个体较大的工蜂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中蜂本是来自深山丛林,自生自灭,野性较强,现在人们所养,多已过箱。但过箱之后的中蜂,在箱内的活动仍然保持着原有的习惯,结团群居。这种表现在外界温度20℃以下时的弱群,则更为明显。中蜂,由于群体维持不了强群,因此在箱内活动和造脾方面,要受到限制。特别是中蜂对巢脾的安排上是“先储粮后发展”,详细一点说就是“上边贮蜜,蜜下贮粉,粉下产卵”。根据这一特点,在中蜂造脾前我把巢础改裁成弧形和拱形2种形状,这2种形状的巢础在使用中效果不错。实践证明,弧形和拱形巢脾由于缩小了面积,无论是强群还是弱群,中蜂都非常乐意接受,表现出…  相似文献   

11.
<正>工蜂造脾不整齐,是许多初学养蜂者遇到的难题之一。造脾不整齐如手掌般大,甚至几个巢脾粘连在一起,活框变死框,不能使用摇蜜机取蜜。为什么工蜂造的巢脾不整齐呢?这是由于还未掌握中蜂的造脾规律,操作不符合中蜂的造脾要求所致。野生中蜂造的自然巢脾是很有规律的,全部的巢脾组成一个倒垂的半球形,中间的巢脾最大,两侧的巢脾依次减小,每张巢脾的上半部是用来贮蜜的叫做空脾,巢  相似文献   

12.
(征答刊于《蜜蜂杂志》2001年第1期23页)我地位于江西省南康市 ,与刘礼桂蜂友所处的地理位置基本相同 ,荆条的花期也基本相同。对刘师傅所养中蜂在荆条花期取不到荆条蜜的问题 ,我个人分析认为 :1.与天气有关我养的是意蜂 ,也养过中蜂 ,10多年来 ,我地细叶桉花期过后(7月20日以前结束) ,就是大片的荆条在开花。我发现有的年份 ,荆条花期蜂群可以贮足饲料 ,子脾贮有10cm的封盖蜜 ,同时还可造赘脾 ,继箱上有时还有几张整张的蜜脾。中蜂也能贮存很多蜜。但有的年份却严重缺蜜甚至要喂糖。所以我认为 ,荆条流蜜与天气有密…  相似文献   

13.
●意蜂巢础在养中蜂的妙用流蜜时节,把意蜂巢础加入中蜂群中修造而成的巢脾,实践中我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1意蜂巢础房基比中蜂的房基大,中蜂在意蜂巢础上造脾时,房壁明显加厚,这样巢脾显得十分结实。2蜂王是靠一对前足测量巢房的大小来决定是产工蜂卵还是雄蜂卵。当她从这种巢脾上爬过时,发现它既不象雄蜂房,也不像工蜂房,就不在上面产卵了。这样,这种巢脾就没培育过幼虫,没有茧衣,也就不容易孳生巢虫。3工蜂在这种巢脾上贮存花蜜和花粉的积极性丝毫不会改变。这种巢脾结实耐用,极适宜中蜂群作贮蜜用。流蜜时加入蜂群中扩巢,让蜜蜂贮存花蜜…  相似文献   

14.
怎样防止中蜂逃群迁飞中蜂恋巢性相对较差。要预防逃群迁飞,就应该做好饲养管理工作。中蜂迁飞之前。事先是有一定征兆的。初期是出勤显著下降。以至连巢门前守卫蜂和扇风蜂都没有;如开箱查看。可发现贮蜜下降。蜂王产卵锐减以至停产。继而卵、虫断绝;待封盖子脾将出尽...  相似文献   

15.
巢脾是蜜蜂栖息、繁殖和酿造、贮存饲料的场所,巢脾质量如何,关系着蜂群的繁殖力和采集力。在养蜂生产中,应根据蜂群不同时期对巢脾的要求,适时造脾,更新老巢脾,繁殖强群,增加蜂蜡产量。长白山中蜂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蜜蜂,而造脾更有其独特的习性,因此,在饲养管理中要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于西蜂的造脾措施。1长白山中蜂造脾的特点a.“喜新厌旧”长白山中蜂比较喜欢新脾,讨厌旧脾,无论产卵、贮蜜、贮粉均如此。在饲养管理实践中,经常发现工蜂将老旧巢脾中间咬穿或咬掉,在箱底堆积成蜡渣;即使在增殖期,中蜂也喜欢在新造…  相似文献   

16.
刀割取蜜除适用于自然蜂群外 ,活框饲养的蜂群仍然适用。在流蜜期 ,中蜂有极强的造脾能力 ,割取后能很快恢复原状 ,且能刺激蜜蜂兴奋 ,便于旧脾的淘汰 ,减少巢虫滋生 ,是增强蜂群生命力的有效举措。方法是 :将活框饲养蜂群的巢脾提出抖尽蜂 ,平放于木板上 ,沿巢框内围把脾割下 ,再割下巢脾上部贮蜜带 ,下部子脾用铁皮爪 (制法见《蜜蜂杂志》 1999年第 1期 16页 )固定在原巢框上部后放回原群 ,蜜蜂会沿巢脾下端接造新脾 ,上部子脾随幼蜂的出房蜜蜂会在房里贮蜜 ,又成为贮蜜带 ,蜜封盖后又如前法将贮蜜带割下。这样 1张巢脾在不采取其他调控方…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是一名基层养蜂员,1965年开始新法饲养中蜂,1974-1984年专业养意蜂,20年多的定地加小转地中蜂和西蜂并养,利用西蜂清理中蜂巢脾上的巢虫和患有"中囊病"巢脾上的死蛹,进行中西蜂营养杂交育王,越冬时抽出中蜂老脾利用脾上贮存的花粉给西蜂春繁期间育虫,流蜜高峰期用西蜂巢脾给中蜂群贮蜜,用西蜂出房子补给中蜂的弱群和幼虫病群。  相似文献   

18.
1 巢虫、蟑螂危害的治理养中蜂巢虫、蟑螂的危害是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须从改革蜂箱入手 ,蜂箱底板要做成活动的 ,这样在清扫箱内卫生时 ,把底板拉出来清扫完毕又推进去 ,不用打开蜂箱。中蜂喜欢新脾 ,旧脾爱生巢虫 ,旧脾满七八个月后 ,在取蜜时老脾可不用摇蜜机 ,直接用刀把蜜脾割下留子脾部分 ,待子全部出房后蜂王又没在上面产卵时 ,即可提出淘汰 ;如果蜂王在脾上产卵 ,已割部分又造出新脾 ,则可以保留待适当时候再处理。当野外蜜粉源和蜂王产卵都减少 ,脾多于蜂时 ,可以把蜜少无子或子少的脾提出 ,以减少蜡螟在脾上产卵产生巢虫的机会 …  相似文献   

19.
现代养蜂取蜜都是用摇蜜机取,而我认为传统的刀割取蜜同样有它的可取之处,特别是在病虫防治方面有它独到之处。现将本人在实践中得到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a.在中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方面:2002年我收捕的一自然分蜂群,约4脾蜂,因只剩2个巢框,为了应急,我在另一边放1块木板代替巢框让蜜蜂在木板上筑巢。蜂群扩大后,我用刀割下巢脾上部的蜜带,中下部子脾用铁皮爪扣挂在巢框上让蜜蜂继续修造;两巢框接连取了几次蜜。因木板较宽,巢脾不便割取,就没有取蜜,后来发现,木板巢脾上的蜂感染了囊状幼虫病,巢框巢脾上的蜂没有染病;木板上的蜜蜂幼虫最终因染病…  相似文献   

20.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3,33(4):23-23
为了中蜂安全转运,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点,在转运过程中要做好如下工作。1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调整群势:总的要求是,群势要均衡。群势不能过强,也不能过弱,调整之后要蜂脾相称,最好蜂多于脾;箱内要适当空间,强群不能超过7框蜂。巢内要有够用的贮蜜:中蜂怕穷,在蜜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盗蜂,因此每脾应有0.5kg贮蜜为好。但蜜也不可留得太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