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存在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合理,苹果单产和优果率低,产业化程度低,设施条件差、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陕西省渭北地区苹果产业化的模式,即果农 果农协会 龙头企业 市场,果农 行业协会 市场,果农 基地 县级龙头企业集团 市场等模式。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废枝为主要原料的食用菌产业正在市场的引导下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有望成为渭北地区的后续产业。为了使我省渭北地区香菇生产能够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企业化、商品化及高科技化的方向迈进,全面推进我省香菇产业化的进程,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省渭北地区香菇产业化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继锋  范崇辉  慕芳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16-118,136
通过对陕西省长武县苹果产业的实地调查,分析了长武苹果生产的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苹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①调整品种结构,稳定栽培规模;②抓好果园管理,提高苹果质量;③推行标准化生产,同国际市场接轨;④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苹果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苹果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无公害苹果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是陕西苹果产业发展到现阶段,提高果品质量的有效保障和提升苹果产业化水平的必要措施.全程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和监控质量标准,基地与企业自身监控和执法认证部门监控机制构成监控体系的基本框架.陕西省应抓住落实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良好机遇,在完善无公害苹果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体系中,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优势,树立陕西渭北苹果产区“绿色“形象和陕西苹果“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陕西省具有生产多种果品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丰富的品种资源,尤其是陕西苹果产业,逐渐成为促进陕西省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陕西苹果产业当前面对生鲜果比例大、布局结构不合理、规模化程度较低,产业链较短的问题,导致陕西省苹果产业的产业链发展缺乏平衡性,对产业的特色发展造成制约。基于此,提出陕西苹果产业应合理产业布局,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大投入以及注重品牌销售,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4年10月16日~18日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了建国后第一次全国苹果产业发展座谈会。这次会议基本确立了苹果产业四大发展战略,即优势区域发展战略、优质化发展战略、产业化发展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决定实施“苹果出口促进行动”。辽宁省是发展苹果生产的最佳地区之一,2002年被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把握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对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选取洛川、旬邑和白水县2007—2016 10年间的19项指标展开分析,诊断限制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性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总体处于中可持续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洛川县旬邑县白水县。2)限制陕西省渭北苹果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施肥量不适宜、土壤肥力低、人均粮食产量低、人均土地面积少、自然灾害频发和劳动力文化水平低,针对这些问题,应当采取提高秸秆、畜禽粪便还田率提高土肥力;适量施用化肥;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当地人民文化素质等措施,推动当地农业走上高可持续发展道路。3)基于欧氏距离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能够基本反映农业发展现状,洛川、旬邑和白水3县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ASDI)分别是[0.65,0.77]、[0.63,0.67]和[0.58,0.63],除白水2015和2016年处于低持续状态外其余呈现中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8.
苹果产业是陕西省的优势产业之一,苹果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及振兴、繁荣陕西经济意义重大。但是,近几年,随着陕西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出现了“苹果卖难”的现象,因此,研究陕西苹果产业化经营是陕西苹果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比较陕西及庆阳苹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借鉴陕西省发展苹果产业的经验,提出了庆阳市发展苹果产业的对策是:加强基础建设,树立整体形象;调整品种结构,提高果品质量;大力发展深加工,加快产业化经营;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陕西省洛川县、河南省陕县、灵宝市等苹果主产区核心区和苹果种植大县苹果产业化生产现状、新技术发展情况、苹果市场营销、果农协会建设及苗木培育等情况,结合宁夏实际提出了宁夏发展苹果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运用要素价格分析了陕西苹果产业相对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的优势和劣势。结果显示,陕西单位面积(hm2)苹果产量较甘肃、宁夏分别高125%和20%,生产成本较甘肃低5.3%,较宁夏高43.7%;每千克苹果平均售价较甘肃和宁夏分别高0.20元和0.28元,但生产成本较甘肃和宁夏分别低0.64元和0.07元。运用统计指数因素分析陕西苹果的种植状况,2002年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较1990年提高了32%,增加0.12元/kg,其中由于单位面积产量变化使其降低50%,减少0.45元/kg,由于单位面积生产成本变化使其增长147.95%,增加0.57元/kg;单位面积生产成本由于各种费用项目消耗量的变化使其降低20.32%,降低金额为993.30元/hm2,由于各种费用项目价格的变化使其增长211.19%,增加金额为8 224.80元/hm2。文章最后提出了今后陕西苹果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甘肃油料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对甘肃省各市(州)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庆阳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张掖市、天水市油菜生产优势强;平凉市、庆阳市、定西市胡麻种植面积和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武威市、金昌市、天水市、庆阳市向日葵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从单位面积产量来看,河西5市油料作物单产普遍高于其它油料作物主产区。同时提出了合理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西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江西省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江西省水稻生产、区域分布及种植收益情况,分析其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位;2004~2014年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划为双季稻种植区和单、双稻混作区两大类型、10个主区,其中,赣北丘陵平原双季稻区种植面积最大(32.77%);江西省稻谷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波动,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产较低;缺少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水稻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延伸产品少、品牌效应不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水稻品种竞争力,提升水稻生产要素竞争力,提升政策竞争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稻米区域品牌,以促进江西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改造陕北设施农业棚室集成配套栽培技术,形成适宜黄土高原不同区域设施蔬菜栽培的新型生产技术体系,提高设施蔬菜产量和质量。笔者于2019~2020年对陕北地区农业设施结构及栽培模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并针对目前陕北地区设施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探索总结了适合陕北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构类型和栽培模式,以加快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配套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等的建设进程,实现设施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生产第一大省,2000 年以来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实现稳定增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全面总结了河南省小麦产业现状,以及在实现小麦生产规模化、提升种植效益、延长产业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策保障、科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生产组织形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河南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贠蒲军  邵天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22-17825
以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年鉴统计资料为依据,从粮食生产总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3个方面对粮食生产安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粮食生产总量和单产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都呈波动增长趋势;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减缓;粮食生产总量由耕地面积和单产决定,当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时,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只能依赖于粮食单产大幅增加;制约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灾害、农业基础实施建设与农业投入、农业生态环境、土地政策、耕地质量、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力文化水平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潜力变得极为有限.为保障陕西省粮食生产安全,针对陕西省粮食单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东北春玉米生产历史、现状及前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是我国的重要春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8%,总产量占32.3%。探讨东北春玉米的生产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等。提出了调整品种布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甘肃省黄土高原区所辖36个县域的统计数据,研究了1991-2012年间粮食产量及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单产和种植结构对粮食总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了2030年区域粮食需求和生产能力,并提出粮食产量提高以满足消费需求的途径。结果显示:1991年来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整体呈波动增长趋势,粮食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于单产的提高,单产提高的主要贡献来自于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和玉米、马铃薯播种面积的扩大。预测2030年甘肃省黄土高原区粮食需求达到935.76万t,而生产能力仅为645.48万t,粮食自给率为69.0%。要解决未来区域粮食需求不足的问题,地膜覆盖面积必须要扩大到122万hm2,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79.9%,地膜使用量增加3.1万t,单产年均提高1.76%,才能实现区域粮食自给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北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北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