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揭示铜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本文在中条山矿区十八河铜尾矿库进行植物样方的基础上,采用TWINSPAN分类、DCA和CCA排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尾矿库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方法将51个自然定居草本植物样方划分为两大类10个群丛,一类主要是以湿生草本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主的群丛,另一类主要是以中生草本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幼苗为主的群丛;2)DCA排序第一轴反映了草本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水分的关系,沿第一轴从左到右,土壤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草本植物种类由湿生植物向中生、旱中生植物逐渐过渡;DCA排序第二轴反映了植被生活型的变化,沿第二轴由下到上,自然定居草本植物种类由一年生向多年生演替;3) CCA排序第一轴与土壤湿度和土壤电导率有关,反映了是群落由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耐盐性植物;第二轴与物种丰富度等指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给湖区湿地生态恢复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参考依据,应用双岐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DCA排序方法分析了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5种主要植物在47个调查样地内的存在-缺失数据。结果表明:TWINSPAN将艾比湖湿地25种主要植物种划分为8个群丛,各群丛内的植物种之间具有相似的生境;DCA排序第1轴反映了土壤含水量梯度,第2轴反映了海拔梯度;TWINSPAN和DCA 2种方法对样地和植物种的分类、排序结果一致,能够有效处理艾比湖湿地植物种分布的稀疏性。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不同植被下草本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l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DCA)、丰富度指数(Pa)、多样性指数(H'、DS)和均匀度指数(JP)方法,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区排土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草本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排序及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1)TWlNSPAN等级分类将其63 个样方划分为11 个草本植物群丛,分别位于该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类型下;(2)DCA第一轴反映了植被恢复年限的梯度变化,沿第一轴从左到右,11 个草本植物群丛的恢复年限逐渐缩短;DCA第二轴反映了排土场复垦地地形的梯度变化,沿第二轴从下到上,地形从平台→东北坡,11 个草本植物群丛的物种多样性降低;(3)随着植被恢复年限的增长,11 个草本植物群丛物种多样性从高到低的变化为:平台>东北坡,乔木林下>灌丛林下>草地。研究表明,植被恢复年限、植物种类和地形是影响安太堡露天煤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11个草本植物群丛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
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科学区分海南文昌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的组成群系,深入了解其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通过在保护区内全方位随机取样,共64个样地(取样总面积:2.11 hm2),采用PC-ORD5.0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类,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排序,用CANOCO 4.5软件完成。结果表明:(1)应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将铜鼓岭自然保护区64个样地分为11个群系,隶属滨海灌丛、山麓灌木林、热带常绿季雨矮林3种植被类型;(2)64个样地在DCA排序轴第1轴呈现了水分梯度的变化,第2排序轴上呈现的环境意义不明显,表明水分因子对该保护区植被类型的形成与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3)铜鼓岭海拔不高,最高峰仅338 m,但CCA排序结果显示,对排序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海拔、坡度、坡向,第1排序轴与海拔相关性最大,第2排序轴与坡度有很大的相关性,充分表明沿海基岩海岸环境与森林植被分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绿洲-荒漠过渡带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及不同生活型植物在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方面的机理,对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8种典型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层在物种组成和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除红砂群落外,其他群落中灌木所占比例均在56.86%以上,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在整个群落中仅占0.30%~3.14%(除沙蒿群落6.65%),数量较稳定;(2)8个群落中白刺重要值最高,达84.41%,猫头刺群落最低为20.70%,其余6个群落在56.78%~68.07%之间;(3)8个群落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猫头刺群落>绵刺群落>红砂群落>沙蒿>沙拐枣群落>珍珠猪毛菜群落>膜果麻黄群落>白刺群落,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偏低,物种丰富度较低,生态优势度较高,种间相遇率偏低,群落中物种分布不均匀。说明民勤沙区绿洲-荒漠过渡带群落物种主要以矮化的小灌木、小半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植物所占比例较小,优势种群在荒漠灌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对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群落的演替方向,具有比其他物种更重要的作用,荒漠灌木群落由于缺乏冗余物种的支持,是一类不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品种的TWINSPAN分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2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24个苜蓿品种划分为8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4个优良品种—超级阿波罗、胜利者、WL232、中苜1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旨在了解长汀废矿区生态修复后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情况,以期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已经进行生态修复的长汀县河田镇山地废矿区进行猪场沼液的灌溉,设置样地,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分析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结果]在研究区调查到12种草本植物,隶属7个科12个属;废矿区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阳面坡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阴面坡;同个坡向的灌溉猪场沼液的山坡比未灌溉猪场沼液的山坡的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大。  相似文献   

8.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滇西地区核桃林下草本植物丰富程度,以漾濞县为例,调查分析了核桃林地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漾濞县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共调查到115种,隶属于36科104属,以菊科、唇形科及禾本科为主,物种数量达41种,占总种数的35.7%。(2)单属科是该区域草本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成分,占总科数的41.7%。(3)物种出现频度及重要值较高的种涉及9科16种,以菊科、唇形科及廖科为主。(4)核桃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海拔相关性不高,物种丰富度指数(R)与Shannon-Wiener指数(H)、Shannon-Wiener指数(H)与Simpson指数(D)、Simpson指数(D)与Pielou指数(J)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地涌金莲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涌金莲(Musella lasiocarpa ( Franch ) C. Y. Wu ex H. W. Li)是芭蕉科地涌金莲属多年生大型丛生草本植物,该属仅此1种,为中国特有种属植物。它有药用、食用、饲料、观赏、造纸、纺织、水土保持以及生态修复等多种用途。对地涌金莲自然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以及应用前景等作了简要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植物选择及引种植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充实现有景观,2006年西安植物园展览温室加大植物引种栽培力度,重新布展。目前共收集热带亚热带植物120科233属609种。其中兰科25属近60种,棕榈科14属29种,热带果树10科19种,多肉植物16科44属100余种,珍稀濒危植物22种。针对引种植物不同的形态、观赏特性、用途以及该温室特点共分了8个植物区域:多肉多浆区、棕榈植物区、四季花园区、观果植物区、附生植物区、荫生植物区、观叶观花植物区、悬垂植物区。温室今后应加大对专类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同时为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草本植物、悬垂植物及附生类植物也应加强收集保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桦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桦川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样线调查和内业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桦川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桦川县现有野生药用植物316种,隶属77科215属,其中国家重点调查品种46种。在科、属水平的组成上分别以单种科、寡种科和单种属、寡种属为主。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占种总数的64.56%。属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分布及其变型为主。重点调查品种的总蕴藏量为545122.5 kg。全草类和根及根茎类入药植物占比最高,并以清热药为主体。通过普查摸清了桦川县药用植物资源概况,可为当地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Torreya fargesii community in the Jinfo Mountains to provide baselin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T. fargesii.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the 5 plots(100 m2 each) set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176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136 genera and 64 families were recorded. These included 7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6 genera and 4 families, 3 species of gymnosperms, 3 genera and 2 families, and 166 species of angiosperms, 127 genera and 58 families. The community physiognomy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phanerophytes with medium-sized herbaceous and simple leaves. The proportions of phanerophytes among the fl oristic spectrum, frequency spectrum and vegetational spectrum are 68.75%, 73.13% and 67.48% respectivel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this community.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hrub layer were T. fargesii,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Rubus coreanus, Kerria japonica, 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etc.. The dominant herbs included Miscanthus sinensis, Carex gibba, Artemisia lactifl ora, 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Pilea notata, Aster ageratoides etc.. Species richness(S) and the Simpson(D), Shannon-Wiener(H') and Pielou evenness(Jsw) indices of shrub layer species richnes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erb lay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 is obviously uneven. 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ices increase with the rising altitude.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四子王旗和武川县的荒漠草原农牧交错带弃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和恢复年限对弃耕地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对干旱的四子王旗和相对湿润的武川县,荒漠草原弃耕地分别种植中间锦鸡儿和苜蓿有利于地带性植被恢复演替,可增加草本群落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着弃耕年限的增加,四子王旗和武川县弃耕地总的物种数、多年生草本物种数和一、二年生草本物种数呈减少趋势,地带性优势物种在群落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植物群落的盖度和生物量出现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递减趋势。在荒漠草原合理的人工干扰有利于弃耕地的植被恢复,弃耕地的植被恢复演替是个漫长的过程,弃耕地的再利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15.
秦皇岛城市道路绿地花境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花境在城市道路景观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掌握道路花境的植物材料及配置方式,采用实地踏勘的方法,对秦皇岛市18条城市道路绿地的花境应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秦皇岛道路花境植物共57种,隶属于27科51属,其中分车带植物共16科26属30种,基础绿化带植物25科46属50种;(2)花境形式上,中央分车带主要是混合花境、宿根花境,基础绿化带1~2年生花境、宿根花境、灌木花境、混合花境等4种花境均有,以宿根花境和混合花境为主。目前,秦皇岛道路绿地花境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植物种类局限于常见的商品花卉、秋冬季相景观单调、植物种类结构不合理等,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引种驯化、强化地域特色,加大抗寒、抗逆品种的应用,优化花境植物种类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