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以期为奶牛产后瘫痪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缺钙、饲养方式不合理、产道损伤、产后感染、体内钙磷的比例失调均可引起奶牛产后瘫痪,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治疗和预防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年来高产奶牛饲养量的增加,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明显增高,对奶牛饲养危害较大,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正确分析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瘫痪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资料,对奶牛低血钙性产后瘫痪、低血磷性产后瘫痪、低血钾性产后瘫痪、低血镁性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能为兽医临床工作者精准化诊断、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瘫痪是指母畜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分析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不同产后的瘫痪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瘫也叫奶牛生产瘫痪,是由于生产中体力透支,营养缺乏,尤其是钙的缺乏,导致血钙水平降低,引起神经肌肉痉挛,从而导致奶牛瘫痪。但在养殖实践中除了缺钙引起的奶牛产后瘫外,还有一些情形也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如产后酮病、怀孕母牛弓形虫病、奶牛外伤、低血钾症、低镁症,在诊断奶牛产后瘫时要重点区分。现将区别诊断要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业中,奶牛产后瘫痪越来越多。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病,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疾病进行防治,该病会使一批高产奶牛被迫淘汰。现将防治奶牛产后瘫痪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气温对奶牛产后瘫痪和奶牛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据报道,有些牧场奶牛产后瘫痪发病率高达25—30%,有些高产奶牛产后瘫痪致死和被淘汰的屡见不鲜,给奶牛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而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直到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气温对该病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其发病原因和降低发病率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群体围产期中最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伴发或诱发难产、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真胃移位、乳房炎、酮病等多种围产期疾病。综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症状、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防治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是由于奶牛生产后体内的血钙下降严重而导致的病理现象。奶牛产后瘫痪最常见,通常初产牛和产奶量低的牛很少发生,3~6胎的奶牛和高产奶量的奶牛较多发生。药物治疗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为奶牛补钙和采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中药治疗对产后瘫痪的奶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奶牛的危害较大.分析了引起奶牛产后瘫痪的营养因素和产犊因素,结合治疗措施提出,对奶牛产后瘫痪应重在预防,平时要注意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分娩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助产方法,注意消毒,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产后瘫痪也称为生产瘫痪,是因为母牛生产后钙磷不足和代谢异常,导致母牛全身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奶牛瘫痪会引起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并阐述了其临床症状,提出了详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最后举例进一步论证了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围产时间、犊牛初生重及月份与奶牛产后疾病的相关性,为降低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提供参考。本文调查了宁夏某场2 975头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妊娠天数及月份等对奶牛产后疾病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及产后瘫痪的影响程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胎衣不下、乳房炎、蹄病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但对子宫炎发病率的影响不明显,其中第6胎奶牛的产后发病率最高。5-7月份奶牛产后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妊娠天数和奶牛进入围产圈时间的增加使得产后疾病的发病率降低。犊牛初生重的增加使得奶牛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的发病率升高。患胎衣不下导致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患蹄病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发病率增加,产后瘫痪导致胎衣不下、乳房炎发病率增加。不同胎次、妊娠天数、产犊月份、围产时间和犊牛初生重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炎、蹄病和产后瘫痪有一定的影响,且产后疾病间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产后瘫痪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奶牛产后瘫痪的预防与治疗中开展了乳房送风法、补磷补钙法等多种有效方法,但是在奶牛发生瘫痪的同时经常会伴有风湿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奶牛的哺乳质量。本文中将对于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治疗体会进行总结,以提高今后针对此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正>奶牛产后瘫痪又叫乳热症,是奶牛生产后比较常见的代谢类疾病。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原因较多,了解这些病因并做好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1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分析(1)季节变化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怀孕奶牛在分娩前后所需的蛋白质、脂肪和糖分等营养物质越来越多,如果赶上冬季,气温急剧下降,奶牛体内的血糖等能源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神经体液的调节水平等都较低,使奶牛发生产后瘫痪的概率大大增加。如果环  相似文献   

20.
奶牛产后瘫痪多发生于高产奶牛,常称高产奶牛产后瘫痪。人们常说“高产牛难养”就是因为高产奶牛易发生产后瘫痪。奶牛产后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瘫痪和昏迷为特征。一般认为主要与血钙过低有密切关系。1 发病与胎次、日产量及季节的关系多是以在第3胎以后、日产量在25kg以上,舍饲、无运动场、晒不到太阳的奶牛多发,而且新增的饲养户或不注意补充钙质的饲养户所养的奶牛多发。在发病季节上以3~10月份青草茂盛的时节多发(草料足奶量高),冬天常喂干草,产奶量相对下降,较少发病。2 症状2.1 典型病例急性发作常出现在产后12~2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